论房屋商品买卖中的弊病
(2010-01-11 09:03:34)
标签:
房产 |
论房屋商品买卖中的弊病
商品学课程作业--------刘欣妹(06工商管理)
作为普通老百姓,在抱怨的同时,是否真正认真反思过自己的买房理念是否出了问题呢?我个人正好经历了2006年至今的房屋买了又卖,卖了又买的双角色过程,在这过程中有明智也有误区,因此,我希望从我个人的体会中,总结的一些买房的弊病同大家一同分享。
一 买涨不买跌
在2006年我刚刚结婚作为投资,在顺义的一个镇上买了一套楼房,之后就把房子挂在了二手房,2008年房地产跌声一片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过问我房子的事,因为大家认为房价还会继续跌,坚持再等等,然而等到2009年价格又上涨了20% 的时候,急了,害怕自己不买别人会买了就没有了,会涨得更高,便纷纷有中介给我打电话,我也因此比预想的多卖了十万块钱,但是在房市,永远没有顶和底,也没有哪个人会知道未来跌多少涨多少。涨就是跌的开始,而跌就是涨的先兆。所以当身边的人都在入市买房的时候,自己最好不要去凑热闹。因为凑热闹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别人恐慌的时候,自己一定要贪婪,在跌的时候买 ,在涨的时候卖。只有这样,才不会白白浪费自己的血汗钱。
二
经历过2007年房市疯狂大起大落的人应该不会忘记 ,如果政府不出手,就深圳的房价而言完全可以炒到3万元/平方米。而2009年,当国家的鼓励政策一出台,就应该意识到房价要开始涨是必然的。这说明房价完全是在政府的掌控之中。我想告诉大家的秘诀就是:每天一定要看《新闻联播》,看报纸的头版新闻。政策鼓励而且政策很松的时候买,政策控制开始收严的时候密切观望。因为这些国家政策是最直接的涉及到市场反应中的。
三
其实正因为没钱才更要买房,否则的结果是等你攒到足够的钱时又不够了。很多老百姓每日精打细算,要攒到足够的钱才买房,有的甚至傻到去付全款。其实,购房一定程度要掌握窍门,首付越低越好,月供越长越好。普通老百姓能够“套”到国家贷款的唯一机会就是房贷了,第一次购房利息又是如此优惠,你为什么不用呢,我们既不能套用美国老太太的故事,也不能套用中国老太太的故事。而是要各取其一,手中留有足够的可以投资的现金。
四
很多老百姓看到房子多涨了以后,觉得自己上班辛辛苦苦好多年还不如炒一套房一转手赚得多,于是也忍不住加入了炒房的队伍。殊不知炒房是一个很专业的活,一不小心就被套。因为房子变现手续复杂、税费繁多、周期长,碰上调整,或者你的眼光不准,你就很难脱手,最后只能被动的“炒房炒成房东”。压了资金,耗费了时间,影响了工作,最后心力交瘁,得不偿失。千万不要有短炒的心理。要有一种长期投资的心态。如果自己要参与房产投资,可以选择参加房产理财俱乐部,让专业人士帮你赚钱,回报也比较稳定。如果自己要做,就一定要多方调查了解和研究,做足功课,对自己的资金要有一个至少2年以上的安排规划,也就是说在2年之内不会担心断供问题。
五
每一个所谓的专家,其所有的言论背后一定有其根源。只要我们认真看一下这些专家所处的环境,就知道他在为谁说话。比如政府机构的专家学者,那些只是御用文人,没有任何实战经验,而一些房地产商赞助的研讨会论坛,由房地产商支付报酬的专家学者嘉宾,他们讲的话能为老百姓着想吗?其实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很多连自己买房的过程都没经历过,根本不知道第一线的真实现状,可能住的是国家分的或房地产商送的房子,他们哪知道普通老百姓的艰难!普通老百姓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清醒,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没有任何实战经验整天纸上谈兵的专家学者(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要实在效果的话还不如去听一个可靠的经验丰富的一线房产中介人员的话)。其言论只能作为宏观参考指标之一。
六
七
很多老百姓获取购买信息的渠道来源于楼盘的各种广告。却不知房地产广告是开发商雇佣写手炮制的“美好愿望”,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开发商的实力和良心。要到现场去实地调查、走访、分析,找可靠的专业人士请教,找老业主了解真实现状。
八
只图价格便宜。谁都知道便宜无好货。贵一定有贵的价值。而房地产市场永远是:便宜的会越来越便宜,贵的永远更贵。即使在北京,很多原来便宜的房子就涨不了多少。 一定要买最好。无论是未来增值还是转手都容易。如果手头真的没资金,不好的买了也是负债资产。
九
一直以来也有很多人在争执不已,打了很多口水战。在参照“死穴”八的情况下,如果你是买一个泡沫资产,买是一种很大的损失。我们来算一笔账:现在的商品房的月供和资金基本上是差距很大的。根据我们的调查,月供5000元的房子,租金最多只能租2500~3000元左右。而买房子首付加上装修和家具电器用品,至少前期也要拿出一、二十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还要月供(一年也要好几万元)。但如果您先租房住一年二年,最多也就几万元租金,您把这几十万元去做一些投资,赚回来的钱一定会比你支付的租金多。
十
有很多老百姓连通货膨胀是何物何因都不知道就在跟着恐慌通货膨胀,其实,就北京而言,有的房子已经提前完成了通货膨胀。现在好的未来不一定好。在北京,一些楼盘曾在1989年就卖5、6千元的所谓好房子,由于发展局限到2009年,20年后也许还是这个价,但20年前的钱能和今天比吗?要用未来的眼光来看现在。不要买已经透支未来很多年的房子。对于房子所处地段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即使现在很差,只要清楚其规划,就不要担心。买房自住更是一种投资,要投资就一定有风险,如何把风险最小化,把价值最大化,这是每一个要买房的普通老百姓要静下来思考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