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国善女儿邹群霞获“模范荣誉”

标签:
军事临汾旅邹国善文化情感 |
分类: 有聊日志 |
邹国善女儿邹群霞
获“模范荣誉”
邹国善战友,就是那个在浙江余姚低塘(镇)开“爱心超市”的?就是2016 年5月,荣获“最美助残人”殊荣的?就是2017年夏天,在美国“唐人乒乓球大赛”中夺冠的?战友们说的没有错,就是他。
父亲为女儿做出了榜样,女儿从父辈身上汲取积极向上的“养分”, 成为“团结友爱模范”,她的荣誉,同样值得战友们及战友的女子们学习。
今天,把邹国善战友女儿的“风采”展示出来,期盼更多老战友子女的“风采”,在这里不断的展示。
【援疆干部人才风采】援疆教师邹群霞荣获
2022年第一季度“出彩阿克苏人”团结友爱模范荣誉
4月23日,阿克苏地区“出彩阿克苏人”颁奖典礼在地区融媒体中心举行, 阿克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对2022年第一季度“出彩阿克苏人”获奖个人进行了表彰。阿克苏教育学院援疆教师邹群霞荣获“团结友爱模范”荣誉。
邹群霞,浙江省第十批第二期援疆教师,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阿克苏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副主任、阿克苏地区学前教育教研员。200多个援疆日子里,她的身上多了不少“标签”:教研员、副主任、副领队、专业教师……多一个身份,增一份责任,她坚定地践行着援疆初心,用专业、专心、专注成为了一名奋进的新阿克苏幼教人,用真心、真意、真情浇灌着最美的幼教团结友爱之花。
在阿克苏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赵莉的眼里,邹博士是女神般的存在,实干又实在,“在她的专业引领下,我们组建了课程组共同体并推进教学研究,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打样了专业课程标准的‘范本',极大鼓舞了老师们的学习动力。”她多次牵头浙师大学前教育专家与学院开展线上线下专业建设研讨,助力专业内涵提升;带着阿教院老师参加各大论坛交流和地区教研活动,带领徒弟们(其中一位民族徒弟)开展厅级课题研究,指导徒弟荣获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
她的教育智慧也深深感染着学前专业的学生,学生艾扎尔表示,老师上课特别亲和,我们民族学生都喜欢邹老师的课,我们给她起了个维族名字“阿依古丽”,因为她像月亮花一样美好,让我们对所学专业多了一份热爱。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是教育援疆的主责主业,她的传帮带故事也在新华网刊发。
阿克苏教育学院附属阿克苏市第四幼儿园从无到有,她没赶上;从有到优,她倾尽全力。对于四幼的建设,她心中有蓝图:四幼有35%的民族孩子,生源结构在地区幼儿园中具有代表性,四幼的成长应是地区示范幼儿园建设的“孵化器”,也是幼儿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的实践场域“范式”。
在她带领的“女汉子”学前团队指导下,她将浙江“场景学习”的课程模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要义融入幼儿园课程,令四幼的园所文化、办园理念和培养目标日渐清晰,园所环境日新月异。她利用她个人资源联络浙江玩具公司捐赠价值22万的教玩具,助力幼儿园完成了木美创意馆、传统体验馆、童乐建构馆;她亲自指导设计石榴籽图书馆的筹建,她的真心感染着援友联络了浙江园长捐赠10万元,联络多所幼儿园赠送8000余册图书,为四幼孩子们打造书香校园;牵线浙阿幼儿园结对子,两地小朋友共读图书,推动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工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孩子们心灵深处。
诚如郭新兰园长感慨,“在邹博士团队的持续领航下,现在幼儿园自上而下、由内而外散发着团结友爱向上的勃勃生机。”
200余天、两大平台、10余场高峰论坛等大型活动、受益教师达102余万人……她是聚能推动地区学前教育教研活动的先行者,地区七县二市和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都留下了她调研和送教的足迹,她那温婉而专业的“外交”魅力折服了众人,远至浙江幼教名师,近至地区幼教人都成为了相亲相爱的“战友”。
她依托浙江省特级教师胡瑛名师工作室(阿克苏)、浙阿学前教育教研联盟两大平台,系统规划地区学前教育教研行动计划,创新高质量学前教研活动,推动地区学前教育联动与发展。她主导实施“领雁工程”之胡瑛名师阿克苏工作室成员帮带计划、幼儿园骨干教师和园长领导力研修班;协助地区教育局举行“首届幼儿园教师自制玩教具大赛”,协助起草《阿克苏地区示范幼儿园评估标准》;组织策划“幼有优育”保教质量提升论坛、“童语同音•同心筑梦”浙疆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支持论坛、“早期阅读——奠基儿童的幸福人生”主题教研等大型活动,现场及云端累计参与人次达102余万,广受好评。
她着力开发中华优秀绘本教学资源库,组织团队编写《学前儿童普通话学习新形态读本》,丰富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载体,通过阅读节等活动服务地区民族孩子的国通语提升,以专业行动践行教育部“童语同音”计划的指导精神和浙江援疆之“语润浙疆”计划的要求。
每每看到她,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思考工作。她却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感谢一路同心同行的朋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她和她的团队将继续坚守初心,勇毅笃行,相信在地区所有学前工作者的团结奋斗下,不久的将来会实现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的蜕变。
(资料来源 |浙江援疆·阿克苏教育学院/作者 :宋淑阳/编辑: 叶锡挺/签发 :杜挺)
一次春天重返军旅的相聚
一曲动人心弦的真情回味
一篇有关战友的奋斗故事
一条流淌不尽的青春岁月
一个感恩的细节震撼心灵
临汾旅铁脚板迎外一连老战友简报
总顾问:
柴以贤、吉爱生、周炳国、王龙庆、
王本龙、沈斌煊、欧阳焕森、李文奎、王正德
编委会主任:
瞿冬生
副主任:
孙小飞、姚海华、
俞炳祥、励华龙、陈子雷、金锋
执行主编:季白
编委会成员:
瞿冬生、孙小飞、姚海华、沈伟潮、
季白、励华龙、刘九江、陶相林、
毛明武、欧阳焕森、李文奎、王正德、
陈子雷、潘刚、孙虎、王晓东、武兴华、
朱跃进、管正康、林荫、王汉杰、宋建宁、
何登龙、解正来、刘民、金锋、
毛芳干、周呈祖、郭镇海、
刘全银、沈军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