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旧时代教材对《促织》主旨的不同解读

(2010-07-02 16:42:55)
标签:

高中

语文

教学

促织

比较

教育

分类: 草盛苗稀[我的作业本]

 新旧时代教材对《促织》主旨的不同解读

    今日,翻开书柜中的《开明文言读本》(开明书店民国三十七年九月出版,朱自清、吕叔湘、叶圣陶合编,前些年购于地摊。)课文有《促织》篇(删除了末段“异史氏曰”),比较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发现对该文的主旨分析,差别颇大。比较一下,有点意思。

                   新旧时代教材对《促织》主旨的不同解读 新旧时代教材对《促织》主旨的不同解读 

对《促织》主旨的理解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促织》的“课文鉴赏说明”:《促织》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他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缴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胥吏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开明文言读本》中《促织》的“作者及篇题”:本篇在《志异》里,也是“志怪”之作,设想奇幻而不离人情。成名盼得着佳种,迷离恍惚之间果然得了一头。儿子把这一头弄死了,听了母亲的叱骂,就化为最为勇健的蟋蟀,为父亲解除困苦,并挣得许多好处。这一切,都可以用阅览童话的眼光来看。

    可见,对《促织》主旨的挖掘,现人教版主要是“批判”和“同情”,《开明文言读本》主要是“奇幻”和“人情”。
                         两教材的课后思考练习题

    人教版《促织》共三个大题:

    一、通读课文,研讨下列问题:

    1.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多次转折,请指出来,并做简要分析。2.小说如果先交代那只勇猛善斗的小促织是成新旧时代教材对《促织》主旨的不同解读名的儿子所化,在阅读效果上会有什么不同?

    二、下列语句是有关成名的行动和心理描写,试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共3句,原句略。)

    三、小说结尾是作者托名“异史氏”对这个故事所作的评论。你也可以以今天的眼光写一段话,谈谈你读完这个故事后的感想。

    《开明文言读本》共十一个题:

    1.华阴县本来不必供蟋蟀,为什么竟要“常供”?

    2.成名当了里正,为什么“薄产累尽”?

    3.驼背巫屋内情形是什么人眼中看见的?何以见得?

    4.“如被冰雪”比的什么?“茅舍无烟”指的什么?“气断声吞”描写的什么?

    5.“虫宛然尚在”的“虫”是哪一头?真有这头虫吗?

    6.蟋蟀献了上去,人人都得到好处,对于这一层,你有什么感想?

    7.试指出省略主语的处所。

    8.试指出用作动词的名词。

    9.试指出省略“于”字的语句,愈多愈好。

    10.试指出省略“之”字的语句,愈多愈好。

    11.简缩本篇,用现代语写出。

新旧时代教材对《促织》主旨的不同解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