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断奶 |
分类: 育虫路上 |
断奶,对于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个大事,是个关口,而且历来在妈妈们的博客里面都是必写而且一定要大写特写的事件之一。虫虫的奶断完了,我一直犹豫着没有写,心里仿佛总有东西还没有放下,也许吧,其实断奶这件事情,不仅仅是断掉孩子对妈妈的眷恋,更是妈妈要断掉心里对孩子的依赖。
http://s2/middle/4c2ccb75nbe08bf3dd681&690
不是吗?当第一天跟虫虫分开睡觉的时候,我是被虫虫爸爸“义正言辞”的赶出卧室的,而且,很“严厉”的拒绝了我要睡在卧室地上或者在卧室门口打地铺的要求,被赶到次卧。当晚,当虫虫睡前在卧室里面哭闹时,我躲在书房里面关着门贴着门握着拳头揪着心,听着虫虫哭着喊妈妈,我就要冲进去,晚上睡在次卧的床上,将近两年的时间,第一次晚上睡觉旁边没有儿子,我辗转反侧,他一有哭闹,我马上就醒来......那一晚,虫虫哭的撕心裂肺,虫爹累得精疲力尽,我在次卧,夜不能寐。
可我的儿子,在那一晚之后,就真的相信了妈妈的咪咪“破破”“妈妈疼”“不能喝”,白天抱着妈妈想吃奶的时候,说“妈妈,喝宝宝”之后还没等妈妈说话就自己回答“破破,妈妈疼,不喝”。我听得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忍受着涨奶之苦,心里也慢慢在剪断着对小人的眷恋,我是太没出息了吧,可又有什么难为情的?做妈妈的,谁人不是如此?断奶之前的忧心可全部都是关于儿子,怕他吃不好,睡不好,身体适应不了会生病,种种,从来没想过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坎,生理上的涨奶是次要的,心理上的对孩子的眷恋,又在这个断奶的隘口,无限的放大了。
可一个不到两岁大的孩子,在断奶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惊人的隐忍和对妈妈的体谅心疼和他超乎年龄的懂事,真的让平时照顾儿子再苦再累的妈妈,爱他爱得更加义无反顾,毫无怨言了。断奶之前查阅了一些资料,对于孩子和我需要面对的一些困难做了很艰难的思想准备,只有我和虫虫爸爸两个人在他身边,我又不能离开他,不得不说,整个过程,比我想象的要轻松的多——孩子哭闹差不多就是两个晚上,第三晚开始明显好很多,到了第四天就一觉到天亮了,这在吃奶的时候也是想象不到的。在此期间,也许是过于劳累的休息不好,我和虫虫爸爸相继感冒,我的感冒更是严重,可虫虫就流了一天鼻涕,之后就痊愈,这让我心里欣慰不已。我相信这是和平时对他的均衡饮食是分不开的,日积月累,虫虫有了比爸爸妈妈还要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功夫做到平时,看似每天繁琐,也累极,我累些,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无疑是一笔最划算的投资。
从虫虫四个月开始,我便很仔细的调理虫虫的肠胃和饮食。从菜泥果泥果汁到后来给他加面食和菜到现在。没有让孩子出现因为饮食不当出现的便秘拉肚子或者吐之类的情况,每天保证小人都吃到肉蛋奶鱼虾面食奶制品和水果,饭菜尽量绵软烂,也尽量保持食材的营养不流失,更是注意饭菜的种类和花样粗粮和细粮的搭配,三天之内,纵然他再喜欢吃的东西也不给他吃第二次,让孩子对厨房,对吃饭存有着期待,让他高兴的坐到餐椅上,高兴的吃饭,胃肠毫无压力的吸收营养,健康的长大,这也是我这个做妈妈的每天可以给他的最基本的照顾。
http://s16/middle/4c2ccb75n796746281cff&690
也许你会说这太麻烦了,做起来很难,小孩子的饭菜少油少盐,而且很多菜都要剁碎了炒,我也更是早早买了小锅方便给他单独做饭,虫虫爸爸也说每天这样太麻烦,大人吃什么,孩子吃什么,再给他添点奶粉就是了。可我要说,这么悉心照料长大的虫虫是最有说服力的,细心不是溺爱,仔细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配合适当的饮食对一岁多大的孩子来说能避免生多少病?要知道,孩子生病是大人最最揪心的事情了,照料生病的孩子所要付出的精力和体力可比每日细心照顾孩子的饮食要多的多。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慢慢实现这种过渡,让他从母乳到可以吃和大人一样的饭菜的这种过渡,我想,这两年是照料孩子的关键所在。做妈妈的,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为孩子的一生的健康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给他培养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一个免疫力抵抗力都很强的身体,这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又是多么超值的投资?
说简单点,春天干燥,容易上火,百合梨片粥,丝瓜豆腐炒蛋,都是不错的饭菜;孩子大便有些不成形,肛门处有些发红,舌苔有些厚重,那就是有些湿热淤积,煮粥时放些红小豆,停一下鱼虾,水果配些凉性的猕猴桃之类,症状很快就能改善。每天早上孩子醒来给他一个吻,再给他一杯温开水,孩子就很轻松的交便便作业,之后便洗完脸跑到厨房兴奋的看妈妈准备了什么吃的给他,然后又很着急的让爸爸快点喂他,这是多么美的场景,让做妈妈的看了,真的是很舒心的事情。
现在,我真的很庆幸我把功夫下在了平时,让孩子的身体多积攒了一些抵抗力,让他能算是轻松的越过了断奶的关口——饮食如常的好胃口,断奶后没有生病,而且很快就适应了。有时,看着孩子跟着爸爸甜甜的睡着,心里的感觉也是恬静的,孩子在一天天的长大,他要一点点的学会自己去面对今后所需要面对的一个接着一个的困难和考验,妈妈不会每每都陪在他的身边,更不可能预见到所有的困难来帮助他,唯有在他需要的时候为他做到妈妈能做到的,帮他杨好帆,剩下的就是孩子自己去乘风破浪了。
这就开始了儿子,知道你准备好了,妈妈也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