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产:心理阵痛大于生理阵痛

(2010-08-14 18:49:41)
标签:

育儿

阵痛

婆婆

产房

无痛分娩

分类: 倾情分享

生宝宝之前,如果有人问我“要生了,准备好了吗?”

我的回答多半是“早就迫不及待了,恨不得下一秒就进产房把孩子生出来。”

 

现在,我再问自己“当初生虫虫之前,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我会告诉自己“或许有很多,我当时都没有准备好,宝宝让我有些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都说女人生孩子就是过关,想要做母亲,这是必须要闯过的关口。以前医疗水平比较落后的时候经常有女人在生孩子的时候遭遇种种不幸,所以,这个关口也被称作“鬼门关”。到了现在,虽说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生孩子已经不再是让准妈妈那么恐怖的事情。再加上很多麻醉术的应用,比如顺产的无痛分娩针,剖腹产的镇痛棒等等,确实减轻了很多产妇的疼痛。但是,就算是这样,麻醉过后的伤口还是会痛,而且这种疼也要伴随着产妇身体的恢复才慢慢减轻。

 

说到这里,我自然不是想要描述生孩子的疼痛,而是想要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实体会来说——生宝宝之前,重要的不是待产包,而是心理准备。因为以下这些,相信很多人都要经历——

 

❤和自己的身体较劲

我是顺产,无痛分娩。生完宝宝大概四个小时小床解小便,这个时候麻药的作用还没有完全褪掉,所以侧切的伤口感觉不到很疼,当时甚至还能下蹲,只是腿脚不是很灵便,身体虚弱无力,只需要老公搀扶一下。

 

但是到了第二天,麻药劲下去,伤口就开始疼了,虽然这种疼较之生产的疼痛不及其九牛一毛,但是就类似于牵一发动全身一样的感觉——翻身疼,咳嗽疼,动一下疼,不能坐,站直不起腰......反正它在那里就时时刻刻提醒着你那里是有伤口的。躺在病床上,那种感觉就仿佛是床上还有钉子,难受,太难受了!虽然到第五天我出院拆了线就仿佛一下轻松了很多,但是伤口所带来的诸多不便,比如不能坐,大便不能用力,只能右侧卧舒服(左侧切),不敢坐,走路不方便等等,一直到了宝宝十几天大了才真正缓解。所以刚生完宝宝的那段时间,每天数着分秒,一天天数着日子过,度日如年。

 

生完宝宝住在医院里,人多嘈杂,不论是医生护士还是自己的家人都对自己的睡眠有影响,,再加上宝宝的哭闹,产后本来就亟需休息的我在医院里没睡几个好觉,睡不好人就容易烦躁,可想而知。

 

生完孩子之后的前三天是涨奶的关键时候,我是傍晚的时候生的宝宝,晚上吃了小米粥,第二天下午就陆续开始喝鲫鱼汤猪蹄汤了。产后第二天乳房感觉不到什么变化,也没有发涨的感觉,虽然我不能坐,但是还是让宝宝躺在床上,我下床去俯下身子让他吸吮奶头。可是舒服了没多久,到了第三天凌晨,我就感觉两个乳房涨的硬邦邦的,稍微碰到就很痛,我平躺在那里,根本就不敢动。天亮了,妈妈婆婆都来了(晚上老公照顾我),让我给宝宝喂奶,可是不论是我侧身躺着喂还是下床俯身给他喂,宝宝他是哭个不停,根本就吃不到嘴里。我的奶头纵然已经被宝宝裹得很疼,他每裹一口都像被使劲掐了一下似的,我的乳房依旧张得疼,宝宝仍然吃不到。到最后我疼得哭,宝宝饿得哭,所有人都急躁而无措,那种心情......

 

就这样,那种刚看到宝宝时的幸福感就随着这些产后的种种身体不适,从刚生产完的那一刻降落到了谷底。我的心情在宝宝哭闹的时候变得更加烦!甚至连看都不想看宝宝!!这种烦躁的心情随着我伤口拆线,我的乳头经历了被宝宝裹得流血,结痂,之后宝宝慢慢喝上母乳之后才慢慢的好转。

 



 

 

❤和老公的磨合

常有人说,男人是长不大的孩子。做了爸爸的男人,纵然是多了一份责任感,但他依然是孩子,需要包容关心和照顾。再加上男女天生有别,在照顾人的事情上,男人做的再好也无法和女人相比。我老公是在我生完宝宝之后全程在医院里面陪护,白天晚上跑上跑下,照顾我衣食起居,照顾宝宝,现在想想能做到这些,已经算是男人中的模范,可我当时还是不满意。

 

特别是在刚生完宝宝身体行动不便的时候,渴望被照顾,在心理上的诉求是远远大于身体上的需要的。甚至在产后那个特殊的时间里面我都曾经很偏激的想——我为你生了宝宝,我疼的死去活来你又没有疼,你照顾我们娘俩就算是再累也不如我付出得多,你做的还不够多不够好,你还应该做什么,还应该怎么做,你不能喊累......

 

但是老公也是血肉之躯,不是铁打的,他也累,他也需要休息,他在心理上更要适应,照顾宝宝的事情上他也需要学习。在面对我的烦躁和耍性子的时候,老公稍有语气和措词上的不合适我就控制不住的发火,掉眼泪,委屈,莫名其妙的钻牛角尖,当然了,现在是钻出来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ZHE1SIGG.gif

 

❤关于婆婆

婆婆和自己妈妈的区别在于你刚出产房的时候,婆婆肯定会第一时间高兴的奔向宝宝,而自己的妈妈会第一时间泪汪汪的抓住你的手。说这话当然不是说婆婆怎么不好,婆婆的那种反应自然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在生孩子这件事情上,婆婆偏重于沉浸在家里添丁的喜悦之中,不像自己的妈妈,多是在产房外面担心这里面的女儿受着和自己当年一样的罪。

 

当在鬼门关闯了一遭疲惫的出了产房被妈妈握着手,看着婆婆直奔孙子的时候,心里的那种感觉相信每个女人都能体会到,这也需要在产后调整心情,需要适应。

 

我是在妈妈身边坐月子的,婆婆在照顾了我几天之后就回去了。我很庆幸在生完宝宝那段心情烦躁的日子里有妈妈在自己的身边,让我长到快三十岁又体会到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我可以尽情的跟妈妈倾诉,抱怨,诉苦,甚至发火,她是我的妈妈,什么都可以包容我。但是婆婆呢,相信没有几个儿媳妇和婆婆之间可以做到这些。

 

所以如果要婆婆伺候月子,最好自己的妈妈也在,或者像我一样在自己的妈妈身边,再或者找个手艺不错的月嫂。因为自己和妈妈生活了二十多年,生活各个方面都很习惯,跟婆婆自然是不习惯。伺候月子的时候虽然两个妈妈都是为了自己好为了孩子好,很多事情上都会有意见不同的时候,处理不好还会闹矛盾,还不如都听专业人士——月嫂的,省了掰扯。这是我一个好朋友的经验,或许值得借鉴。

 

 

写了这么多,再回头看看,仿佛有种不堪回首的感觉,产后心理的调整确实很痛苦,在我看来这个过程甚至都产房里面的那几个小时难熬,熬出来了就轻松了很多,顺利蜕变称了一个新妈妈。遇到点麻烦就几乎要抑郁了,这可能就是很多人得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吧。希望对看到这篇博文的准妈妈们有所帮助。每个妈妈都顺利的渡过产后那段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