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

标签:
时 |
分类: 絮语 |
中国山水画坏就坏在“不求形似求神似”上,以至于很多伪名家、骗子招摇撞骗,大行其道,也因此影响到了中国书法。
如一个人弄个小虫子蘸上墨,让其在纸上爬,根据爬的痕迹添上几笔,就成了写意中国画,是不是有点蒙人的感觉?
用毛笔在纸上甩些墨点子,然后点染勾勒,弄成一幅山水画,是不是让人惊叹手法离奇、点石成金?
有人在白纸上用屁股坐了两个印儿,勾勒点染之后,居然画成了山水画,那两个印儿就是两块肥石,居然“神似”!
如此一来,蠢笨的猪也会在泥地上作山水画了。
虽说中国山水画史上,唐宋尚法,元尚意,明尚趣,以此形成的审美意向、审美情趣都是对人生理想近于诗意的关照,反映了那些文人士大夫近乎田园牧歌似的生活理想。以此来逃避仕途的不顺,人生的不如意等等。山水画有多么好就能反衬画家在人世间的遭遇有多么坏,隐逸之气成就了山水画,却毁掉了积极进取的人生!
山水画讲求“气韵生动”,有灵动之气,但画多了就有了同质化倾向,看来看去无外乎峰峦叠嶂、幽泉怪石、烟云明灭、曲径通幽,没什么新意。而且超脱世俗久了,就会生出不食人间烟火之幻,让人觉得自由的同时分明夹杂一种荒寒萧瑟,并不完全是和谐与温暖,甚至根本就没有那种天人和一的和谐与温暖。
而且发展至今,门派林立。“画家”们寄情山水,强调“以形写神”“不求形似求神似”,美其名曰表达、追求一种恬然自适、空灵超脱的境界,其实刚好成为展示弊端的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