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雁丘词》

(2021-01-03 08:57:44)
标签:

赏析

元好问

《雁丘词》

唐宋时期可以说我国的诗词文化达到了顶峰,《全唐诗》《全宋词》中收录的作品一篇比一篇还精彩,而与宋朝曾共同存的辽、金也有不少诗人,并且他们作品优秀程度并不比宋朝人的差。元好问,被誉为金国一代文宗,其词风又与柳永、李清照辈不同。他是金国著名词人。
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bīng兵)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这是元好问《雁丘词》(摸鱼儿)序。
一个16岁的少年,因为参加科举考试的旅途中看到了这一幕,竟然写下了一首感动无数人、流传数百年的词,不得不说,神童就是神童,果然才华横溢。他的家族史可以追溯到北魏的皇族,出生于1190年,家境殷实,祖辈都是读书人。
词曰: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词调:摸鱼儿)
此一开头便是惊天一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请问大家,爱情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大雁竟然甘愿以死相随?而后便是元好问自己开始寻找答案。这两只大雁想必是一同从南边过冬结束后飞回来的,这或许已经是他们数次这样度过每一年的日子,依旧是相爱相依。比翼双飞的快乐,“爱人”突然离去的痛苦。看到眼前这一对大雁,不得不感叹它们比人世间的痴情儿女更加痴情。看到与自己比翼的爱人被猎人捉住后杀死,大雁一定是知道从此之后自己只能形单影只,去飞跃那千山万水。前路茫茫,没有爱人的自己将是多么的孤独,失去挚爱,苟活余生,也该有什么意思呢?
汾水一带原本是汉武帝游玩出行的好地方,似乎还能听到那遥远的箫鼓声,然而,再看看眼前,一片凄凉,哪有以前的繁荣与音乐声?留下的只是这一片荒凉的情景。汉武帝已经死了上千年,就算想要招魂,恐怕也找不到了。山鬼夜夜啼哭,也唤不回汉武大帝,他始终不会再归来。
大雁的生死相许连上天都是嫉妒的,我相信上天不会让这一对大雁向莺儿和燕儿一样化作一抔黄土,它们将声明远播。千秋万代之后,或许还有像我这样文人墨客到这里来寻访它们坟茔吧,大家纵情高歌,开怀畅饮来祭奠这一对大雁的亡灵。
词风有“豪放”,有“凄绝”,又不乏“婉丽”;时实、用典,浑然天成,诸般妙喻,无怪古今同赞。
诚然,现在虽然没有人去祭奠这一对大雁,但是元好问的这首词将大雁对爱情的忠贞留给后世,引来多少人感慨万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碎语·8
后一篇:咸阳城东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