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行欧洲】从马耳套说起

(2010-01-17 21:20:00)
标签:

旅游

欧洲

马耳套

交通工具

庄子曰

分类: 欧游散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维也纳的观光马车

 

    话说去年5月在德国旅行,去往洪恩堡的路上,巧遇当地人的婚礼。

 

    那天,新娘坐在马车上从坡下“哒哒哒”地快步逼近,我回转身的一瞬发现两匹棕色骏马的耳朵上戴着红色的耳套子。当时以为人家就是图个喜兴,好比我们农村人家办喜事,把个马头、骡头、甚至驴子头上绑结上大红花。

 

    回来写《洪恩堡下的婚礼时》,博友“香猪草”询问这马耳套的学问,还真把我问住了。不过之后的10月在维也纳我惊奇地发现,观光马车的马耳普遍戴上了套子。除了红色的,还有深蓝色、白色、黑色、甚至绿色的,赶紧请导游一探究竟,谁知对方马夫说是为了防止小飞虫跌进马耳中。

 

    这多少让我不解!人的(外)耳道有很多细绒毛,当飞虫骚扰侵入,我们首先会摇头晃脑,再不然上手煽乎,那些细绒毛也起阻挡作用。马就不会吗?这是生物体的本能!

 

    不管怎样,就像给狗狗们穿布鞋套外衣,人类的多此一举其实降低了动物的天性,可谁让人类如此能搞!【旅行欧洲】从马耳套说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2:09年5月德国洪恩堡下的婚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3:维也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4:维也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5:维也纳

 

当交通工具从“马”发展成“车”,后者保持它的机械、电动性能外,它的外表也被人类几番装点。看看下面这些~~【旅行欧洲】从马耳套说起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6:咖啡店的迷你工具车——摄于Wolfgangsee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7:宝马一款超迷你车——摄于德国罗滕堡市政厅广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8:迷你小车的好处是不会发生这样的相遇【旅行欧洲】从马耳套说起——摄于德国罗滕堡老城城门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9:德国慕尼黑的人力车——摄于慕尼黑玛利亚广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0:如果只有不多的时间停留维也纳,可以乘坐这样的观光车走马观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1:德国班贝格的公交车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2:奥地利萨尔斯堡的电缆车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3:维也纳的旅行大巴车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4:维也纳金色歌剧院一侧装载道具的货车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5:马戏团的宣传车——摄于奥地利维也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6:月亮湖湖畔发生的车祸,交警5分钟之内赶到,方向盘上的气囊已经开启【旅行欧洲】从马耳套说起——摄于奥地利湖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7:美国500强企业GOOD YEAR(轮胎制造商)的一款红色概念摩托车——摄于慕尼黑现代艺术博物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8:3566载着我们7人游走于欧洲大陆,留个纪念吧~~【旅行欧洲】从马耳套说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