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图2
不知道是不是天气阴晴不定的原因,布拉格给我的印象相当复杂,其中查理桥上那些谋生之人的状态,有些还很令人心酸。不过,对于游客来说,或许好奇胜过了一切,比如布拉格城堡内的那座圣维特大教堂。
那些哥特式的尖塔、尖拱顶、飞浮雕,还有什么巴洛克、文艺复兴风格等等,我就不说了。它的建造史从930年起,一直到1929年正式完工,其间历经3次扩建------如此长的时间,也难怪融合了多种风格。
于我最玄妙的一刻,是在仰视教堂那些彩色玻璃窗时,那些艳丽的色彩更加现代,并且有种装饰感。这是艺术家阿尔丰斯·慕夏的作品,关于他的生平和画作,我是花了些功夫才找到的。
当然我也在想,宗教到底是什么?这些窗子为什么让阿尔丰斯·慕夏来完成?从《牛虻》到这次我去的萨尔斯堡的那个美丽花园,所有的故事或者传说能不能归结为:其实它们都离不开人性的本真呢?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8



图9~11

图12

图13

图14
【阿尔丰斯·穆夏】(Alphonse Maria
Mucha,1860-1939)
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或是立体主义等艺术流派相比起来,新艺术运动作为第一个真正将普通大众当作艺术的观众、且时间跨度达30年之久的艺术运动,如今却似乎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穆夏(Mucha)与他所属的新艺术运动一样,他的名字在今天的中国几乎已被完全遗忘。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找不到他的名字,而从网上对他名字五花八门的翻译就可以看出,对于中国人来说,他的名字是多么陌生:姆佳、慕克、米哈、穆恰------
穆夏的创作经历几乎就是“新艺术运动”的一个缩影,他的创作涵盖了招贴画、油画、雕塑、书籍插图、建筑设计、室内装饰、首饰设计、彩色玻璃窗画等许多艺术领域,还包括家具和咖啡壶等日用品的设计以及大量的商品包装画。而其中他那些被称为“穆夏风格”的招贴画展现了成熟的追求极端唯美的新艺术曲线装饰风格,几乎成为新艺术招贴画的同义词。另外,不为人所知的是,穆夏竟然还是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套邮票和纸币的设计者!
穆夏的作品对后世的商业绘画有着极大的影响并曾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重新掀起一股热潮。看过穆夏的作品,你就会明白解放前流行上海滩的美女月份牌和日本漫画中甜美的女性形象是从何而来的了。
画作介绍:http://tieba.baidu.com/f?kz=598066494
生平介绍:维基百科(略)。

图15

图1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