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度肖像(2):职业乞丐

(2009-04-15 20:28:28)
标签:

旅游

印度

乞丐

庄子曰

分类: 【印度】莲一般盛放

印度肖像(2):职业乞丐

图1:占西某火车站的小乞丐

 

印度肖像(2):职业乞丐

图2:占西某火车站的小乞丐

 

斋普尔的酒店大堂外有2对父子。一对:父亲架着印度胡琴有一搭无一搭地演奏着,已知天命般的脸似笑非笑;儿子同样装束地陪伴在身边,眼神永远郁郁着,一声不响地看着进出酒店的人群。另一对:地摊卖着印度纪念品,偶尔那父亲拉两下地上的风琴,儿子随即敲打一下手鼓,眼神中热切地期盼人们的光顾。

 

印度人的贫富,看穿着你就能猜八九分,我喜欢看他们的眼神。穷人也有快乐的眼神,特别是在孩子身上……

 

在印度行走,得有一颗坚强的心,尤其在旅游景点、火车站附近,那些职业乞丐、那些空洞的眼神和伸出来的脏手,会突然闯进你的视野。给,还是不给?

 

和《印度肖像(1):孩子》图1中的那个红衣少年相比,职业乞丐的眼神几乎可以杀了你的悲怜之情,那种空洞中隐晗的冷漠、丝丝无畏,让你不寒而栗。

 

 

图3~7:看占西某火车站这3个小乞丐如何行乞:

印度肖像(2):职业乞丐

印度肖像(2):职业乞丐

印度肖像(2):职业乞丐

印度肖像(2):职业乞丐

印度肖像(2):职业乞丐

“哈喽!妈咪。哈喽!爹哋。”是印度乞丐儿的职业呼唤吗?

 

印度肖像(2):职业乞丐

图8:占西古堡外的老乞丐:简装的乐器只是花架子!

 

印度种姓制度】:

 

印度人原本信奉婆罗门,相信轮回,崇拜大自然,然而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雅利安人来到印度后,不但喝酒、吃肉、好战,而且带进“军人”阶级。种姓制度将人严格分为四大阶级:最高阶层“婆罗门”相当于祭司;尘世的统治阶层“刹帝利”相当于国王、军人;第三等“吠舍”泛指商人、工人;第四等“首陀罗”就是奴隶。另外还有被排斥在阶级之外的“第五姓”是连奴隶都不如的“贱民”,甚至被禁止与其他阶层的人一起喝水、洗衣、进食,以及身体碰触。

 

种姓制度的每个阶级各有职守,不得僭越,不能通婚。而且,从姓氏便可知道每个人各属于哪个阶级,世世代代难以翻身。由于印度人相信转生,即每一生都取决于前世善恶的因果;即使今生为贱民,也是上辈子的恶果。所以印度人普遍不抗争,只求修来较好的来生。

 

好在,虽然种姓制度依然影响着现今印度,界限已经开始模糊。

 

印度肖像(2):职业乞丐

图9:瓦拉纳西圣河边的行乞长队

 

印度肖像(2):职业乞丐

图10:瓦拉纳西圣河边的行乞长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