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印度瓦拉纳西鹿野苑佛教庄子曰 |
分类: 【印度】莲一般盛放 |
图1:斯里兰卡建的佛教寺院
离开雾霭重重的恒河河岸,我们赶往瓦拉纳西以北 10公里外的鹿野苑。说实在的,在一个信奉印度教(印度的婆罗门教)的国度里,遇见一群佛教徒,我的内心满是好奇。尽管如此,我无意打扰别人的沉浸与专注,我的心思除了拍照,更在寻找一柱香,为我远方的朋友送上一份祝愿,这也是我来此地的目的之一。
与在国内、甚至其他东南亚国家不同,我在鹿野苑未见烟雾缭绕的景象,教徒们不是像学生那样认真地听着,就是拿着教义头也不抬地吟诵着;稍远的地方有藏民“五体投地”,而更远处......
我依旧无法做到一本正经,想到远方的朋友,心里填满了喜悦:“愿一切一切安平如意!”。
图2~7:鹿野苑内最重要的佛教遗迹:昙麦克塔(建于公元6世纪)
图8~10:昙麦克塔下的吟诵
图11
图12~13
图14~15:另一处被严重破坏的佛教遗址:阿育王时期所建的红砖根基
图16
图17:斯里兰卡建造的佛教寺院:牟拉甘陀库底寺院,内有描绘佛陀一生普渡众生的壁画。
图18~19:佛教寺院旁的讲习所内,教徒以女性老者居多。
图20
佛教,产生于印度,创始人悉达多·乔答摩,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简称佛陀(觉者)。
鹿野苑【中文另名为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园等】是佛教古印度的四大圣地之一,在这里释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
由于当地国王与富商的支持,佛教在鹿野苑附近传播开来;公元4世纪~6世纪达到顶峰。唐朝高僧玄奘于公元7世纪来到这里,见证了鹿野苑当时的盛况。
9世纪以后,印度教(乃印度的婆罗门教),经过改革后逐渐兴盛,而佛教僧团内部派系纷争不已,从而日趋衰落。
12世纪阿拉伯民族大规模入侵,伊斯兰教随之进入印度,统治者排斥佛教,很多佛教的重要寺院被毁。13世纪初,印度的佛教终于一蹶不振趋于消亡。
19世纪末,在印度沉寂了约700年的佛教出现了复兴。1891年锡兰(今斯里兰卡)的达摩波罗在印度首创摩诃菩提会,恢复了一些佛教胜地,重新建立佛教寺院。
1947年印度独立后,佛教有了新的发展。1956年印度政府举行释迦牟尼涅盘2500年的国际性大规模纪念活动。同年10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长、宪法起草人安培多伽尔在那格浦尔组织了一个有50万“贱民” 参加的改信佛教运动,以后又有几百万“贱民”陆续由印度教皈依佛教。
今日印度,佛教教徒占印度人口<1%((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