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咫尺天涯

(2008-11-16 08:20:20)
标签:

校园

杂谈

咫尺天涯

 

7号周五的下午,我的手机接一条短信:“明晚6点陈XX召见大家。具体地点:福泉坊港式火锅,宋XX”。

 

电话过去,宋同学答应搞清楚详细地址,再群发短信给大家。很快手机再次显示:“幸福村中路渝信旁边。十条桥向东(三里屯路口向西),红绿灯左转(右转),见红绿灯右转路南。这回明白了吧!”。

 

说实在的,我更晕了。第二天是个阴天,傍晚5点半我从家出来,乘公车在工人体育场下来,然后开始电话宋同学。

 

------

 

听说,每次中学同学聚会,都是热心的宋同学张罗,去年中秋节他们总算找到我,于是在朝阳公园西侧8号公馆的孔乙己,我得以与阔别20多年的老同学见了面。

 

同学们都变了,主要是体态上的,个别没向横里长的几乎还是老模样。虽然大家都在一个城市,可我跟大家没来往,一来自己中学太平庸,二来上大学我去了外地。

 

------

 

其实,福泉坊离我下车的地点很近,走过去10分钟,我宁愿宋同学这样指示:城市宾馆所在的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幸福中街,渝信川菜旁。在北京住了N多年,谁记得那些胡同和路口?

 

迈进福泉坊,很快看到一间包厢内的仨同学,21女,女的认识,男的一个是宋同学,一个很面生。“你是谁啊?”我一边脱外衣,话也脱口而出。“啊!啊!啊!”,宋同学叫起来:“你不认识了?”。

 

还真是,走在马路上,我一定认不出。我根本想不到如今面色红润又富态的他,就是当年那个难民似的陈同学,虽然他那时是班干部、校学生会主席等等等等,可面黄肌瘦、长得像抹了绿色芥末的意大利面条似的他,在我脑海里是相当地根深蒂固。我说“绿色芥末”的原因,是我们那时候全是一水的绿军装,其实还没绿色芥末好看呢!

 

席间大家开始念叨同学们的名字,谁谁谁去了哪儿,在做什么;谁谁谁已经不在了,死了或因为什么而亡;甚至提及当年早恋的3对,还好硕果仅存的一对,已从美国回京工作。

 

大家一边涮锅子,一边嘴不停的咀嚼和拉话话,往昔的岁月也便仿佛那扔进锅中的料理被我们重新回味了一遍。

 

解散前,陈同学用他带的卡片机为大家合影留念,还告诉大家,会把照片放在他博客里,他的博客地址印在他分发给同学们的名片里。大家惊说“你还有博客?”,我即刻小声跟上“那,我可是要去的,我也有,不过我写旅行方面的,你呢?”,他说他写老子,我便道“我是庄子”。他旋即做出回忆状“我好像去过你那儿”。

 

是的,回家后当我按照他给我的地址进入其博客,我清楚地记起他曾经以老子的身份来拜访我,我回访时看到他题头的个人照片,居然不知道那就是我20多年前的校友;甚至在拜读了他那篇《我的初恋》后,我都不知道那里面的女主人公,就是我初中班的同班同学,当年她的座位就在我身后,也姓陈,是女生中个子最高的一个,后来去了白求恩医科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