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北京市集邮展览特别规则

(2019-10-02 11:42:59)

2019北京市集邮展览特别规则

第一条  宗旨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普及和推动现代集邮发展,遴选2020年全国邮展参展邮集,促进首都邮政与集邮事业的更加繁荣

第二条  邮展名称、时间、地点和规模

一、邮展名称:2019北京市集邮展览

二、时间:2019年11月(具体时间待定)

三、地点:东城区第一文化馆

四、规模:300-400标准展框(每框16贴片)

第三条  邮展组织机构

一、邮展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北京市集邮协会主办,东城区第一文化馆、东城区集邮协会承办,《集邮》杂志社、《中国集邮报》社、《集邮博览》杂志社、邮来邮网、中国投资资讯网协办

二、主承办单位组成邮展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负责邮展组织工作。组委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分别设在北京市集邮协会。

三、由国际邮展评审员、国家级邮展评审员和省级邮展评审员组成邮展评审委员会,实施对竞赛性展品的评审和颁奖工作。邮展将施用FIP和ACPF相关类别展品评审专用规则,市邮协颁布的相关类别展品评审专用规则,以及本次邮展特别规则

第四条  展品参展条件、参展程序及相关要求

一、展品参展条件

1.获区级邮展镀金奖以上(含)的邮集展品。

2.参展者必须拥有该展品两年以上的完全所有权。

3.参展者可使用化名,但报名时应注明真实姓名。

4.参展者在编组制作展品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类别展品评审专用规则处理。

二、参展程序

1、参展展品均须各协会指定的征集员报名。征集员应在对本协会候选展品进行认真会审、严格把关的基础上,将报名表原件及展品纲要页寄至邮展组委会。组委会不接受参展者个人报名。

2.每位参展者同一类别只能报一部展品。需要强调的是,每位参展者只能在一个协会报名。对于在其他协会重复报名的展品,邮展组委会将不予接受。

3.最终参展展品由组委会确定。

4.展品一经组委会确认接受,参展者不得无故拒绝参展。

三、相关要求

1.展品应使用白色或浅色贴片,并标明页码。

2.可展出以下3种规格的贴片:23cm x 29cm,每框16贴片(4x4);46cm x 29cm,每框8贴片(2x4);31cm x 29cm,每框12贴片(3x4)。

3.展品若需附专家鉴定证书,应将原件置于相应贴片背面的护邮袋中,以备必要时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检查之用。

4.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照片、题词和书信等的展品须提供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第五条  邮展性质及类别

一、本届邮展为省级邮展,类别:竞赛性、非竞赛性。

二、竞赛性类别及展品的限定框数:

1.FIP规定类别

1)传统集邮类:5框

2)邮政历史类:5框

3)邮政用品类:5框

4)航空集邮类:5框

5)航天集邮类:5框

6)专题集邮类:5框

7)极限集邮类:5框

8)印花(税票)类:5框

9)现代集邮类:5框

现代集邮展品须由邮政部门近30年(1989年以后)发行的集邮素材组成。此类别展品的评审将依据现行的、施用于传统集邮类、邮政历史类、邮政用品类的相应专用规则,总分分配如下:

外观                5分

处理和重要性        30分

              处理      25分)

              重要性     5分)

知识和研究          35分

品相和珍罕性        30分

品相       10分)

珍罕性     10分)

收集难度   10分)

合计                100分

(10)开放类

(11)图画明信片类(试验):5框

(12)青少年集邮类:

A组(10岁-15岁):1-3框

B组(16岁-18岁):2-4框

C组(19岁-21岁):3-5框

实足年龄以2019年1月1日为准。

(13)一框展品:1框

参展者应选定某个较小范围作为主题,且该主题应适合在1框范围内进行最佳处理。该类别中不接受参展者利用国际上获奖展品(5框或8框)素材精选而成的一框类展品。该类展品可按下列方式编组:(A) 传统类;(B) 邮政历史类;(C) 邮政用品类;(D) 航空集邮类;(E) 航天集邮类;(F) 专题类;(G) 极限类;(H) 印花(税票)类。

2.国家级邮展及本次邮展设立的类别

(1)原地集邮类:3-5框

(2)首日封集邮类:3-5框

(3)生肖集邮类:3-5框

3.命题集邮类:1框

以庆祝祖国70华诞为主题。

第六条  禁止展出以下素材

一、1949年9月30日以后台湾地区发行的有“中华民国”、“台湾”铭记邮票、邮政用品及其它邮品;

二、伪政权(伪满洲国、伪蒙疆委员会、伪华北政府、伪华中政府及伪华南政府)发行的邮票、邮政用品及其它邮品;

三、带有 “达赖集团”、“东突”人物、徽志的邮品;

四、以法西斯、纳粹政权发行的邮品为主题的展品;

五、其它不宜展出的邮品。

第七条  展品奖级

一、非竞赛性展品颁发纪念奖和证书。

二、竞赛性展品奖级的评定:

1.FIP规定类别设8个奖级,分别授予奖牌和获奖证书。奖级如下:

金奖          90分(含)以上

大镀金奖      85-89分

镀金奖        80-84分

大银奖        75-79分

银奖          70-74分

镀银奖        65-69分

铜奖          60-64分

2.国家级邮展及本次邮展设立类别设4个奖级,分别授予奖牌和获奖证书。奖级如下:

金奖          90分(含)以上

镀金奖        80-89分

银奖          70-79分

铜奖          60-69分

     3.命题类展品设3个奖级,分别授予奖牌和获奖证书。奖级如下:

一等奖        85分(含)以上

二等奖        70-84分

三等奖        60-69分

未获奖的竞赛性展品将获参展证书

三、设立特别奖,以表彰在特定领域表现突出的竞赛性展品。

第八条  参展费

一、本届邮展对竞赛性展品收取参展费,非竞赛性展品免收参展费。

二、一框展品每框收取30元,多框展品每框收取20元

三、参展费须经各征集员于布展前统一交纳至组委会秘书处。

第九条  展品征集时间安排

一、2019年10月31日前,各征集员将参展报名表原件及展品纲要页、区级邮展获奖证书复印件报送组委会。

二、2019年1110日前,组委会将最终参展展品名单通知各征集员。

三、征集员送交展品,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第十条  邮展组委会秘书处地址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志辉

电话:68226203

传真:68226203

电子邮箱:bjsjyxh@aliyun.com或13001203212@163.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173号

第十一条  本规则解释权属邮展组委会

 

 

 

 

 

 

 

 

 

 

 

 

 

 

 

 

 

 

2019北京市集邮展览部分展品评审规则

 

开放类集邮展品评审指导要点

1.竞赛性展览

本指导要点施用于开放类展品,将作为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准则和集邮者完善展品的指南。

2.准则

开放类力求拓宽展示范围,允许参展者在其展品中展出一部分非集邮藏品,从而更好地诠释和拓展该展品中的集邮素材。

开放类为参展者提供一个机会,使其既能够通过展示文化、 社会、 工业、 商业等领域的集邮素材来表现其研究范围,又能够(通过展示非集邮素材)更深层次地展现其在所选主题方面的专业知识。

开放类旨在通过放宽素材范围来吸引新的集邮爱好者,培养其编组展品的技能及兴趣。

2.1 集邮素材须至少占展品内容的50%

2.2 非集邮素材在展品中所占比例可少于二分之一,但素材的多样性将影响该展品在“处理”和“素材”方面的得分。

3.展品的组成原则

开放类展品展示集邮素材和非集邮素材两方面内容,展品须对选定的主题进行富有想象力和创新性的拓展。

开放类展品可展示以下素材:

3.1 所有其他参展类别中涵盖的各种集邮素材。

3.2 非集邮素材可以包含除危险或禁止素材以外的所有类型。非集邮素材必须与所选定的主题有关并且有助于展品主题的展示。

3.3 开放集邮展品须对选定的主题进行富有想象力和创新性的拓展。

3.4 开放类展品中的集邮素材须用集邮术语正确描述,与该素材在相应传统、邮政历史、专题等类别展品中出现时的描述相一致。

3.5 非集邮素材必须加以说明且与所选主题相关,并有助于展品的拓展。

3.6 展品可按照时间、地域或其他参展者认为恰当的逻辑进行编组。

4.评审标准

4.1有关所选主题背景信息的文字说明对于理解一部开放类展品是至关重要的。所有文字说明应简明扼要,同时非集邮素材必须有助于对开放类展品主题的理解,并且增加该展品的吸引力。

4.2 开放类展品应分别由擅长该展品相应正式类别的评审员进行评审。

处理和重要性  30

题目和纲要        10

集邮处理           5

非集邮处理         5

集邮重要性         5

非集邮的重要性     5

知识和研究    35

集邮知识和研究    20

非集邮知识和研究  15

素材          30

品相              10

珍罕性            20

外观印象       5

总分         100

5.处理和重要性

5.1题目和纲要总分为10分,主要考察展品的题目、故事与展品结构间的关系。

所有的开放集邮展品都必须包含纲要页或主题页,用于说明:

  展品展示目的

展品主题相关信息 

展品纲要,纲要内容不应出现大段文字,而应根据一定逻辑分章节拟写,以便于评审员和观众阅读

个人研究介绍

参考书目

一份构思巧妙的纲要页对于参展者本人、评审员、其他参展者以及公众都十分重要。

5.2处理和重要性总分为30

5.3集邮处理和非集邮处理各占5

5.4集邮的重要性和非集邮的重要性也各占5分。

6.知识和研究

6.1 研究包括集邮与非集邮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参展者对于其所选主题全面深入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参展者对素材的选取以及文字说明是否简洁明了。

6.2知识和研究总分为35分。

6.3知识和研究的35分中,集邮知识和研究占20分,非集邮知识和研究占15分。

7.品相和珍罕性

7.1品相和珍罕性总分为30分。

7.1.1集邮素材和非集素材的品相占10分,集邮素材和非集素材的珍罕性占20分。

7.1.2 复印件的面积最大不超过原件的75%

7.2 集邮素材:

7.2.1 所有的集邮素材必须为原件。

7.3 非集邮素材:

7.3.1 所有非集邮素材应尽可能使用原件,包括照片。

7.3.2 鼓励参展者展示各种形式的非集邮素材,从而进一步拓展主题,非集邮素材不应局限于不带邮资的明信片和其他图片类资料。

8.外观印象

8.1 良好的外观印象十分重要,外观印象分值为5分。展品在外观上应具有吸引力,每一框的每一贴片乃至整部展品都应编组均匀。

8.2 为了更好地展示面积较大或异形的非集邮素材,可使用A3大小的贴片。

8.3 为了不影响装框,非集邮素材厚度不得超过5毫米。

 

命题集邮展品评审指导要点

1 命题集邮展品
    命题集邮展品就是参展者按照邮展组委会规定的题目和素材,在规定的展出空间内制作的集邮展品。

2 展品的组成原则
    为了便于表现主题,参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素材,选择适当的编组方式编组展品。展品的素材必须是适用于各个类别的建议素材。

3 展品的评审标准 

 根据命题集邮展品的特点,评审使用以下标准:

 3.展品的切题
    参展者根据既定的题目,或在限定素材的条件下,展品表现的内容是否切题。

3.处理和创造性
    参展者对展品主题的表现力和对素材的驾驭能力。参展者应在展品首页设置一个简明的纲要。
    3.知识、学习研究
    参展者应展示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素材,并且对素材出恰当的诠释。
    3.4 品相和收集难度
   素材的完好程度获得的难易程度。
    3.外观印象
    素材的布局应合理,文字清晰,贴片整洁美观。

为了引导评审员对命题集邮展品进行评审,使用下列分数标准
展品的切题                         10
处理和创造性                         3520+15)
知识、学习研究                             30
品相和收集难度                       2010+10)
外观                             5
合计:                           100分

4 展品奖项
    根据本规则第6条评出的总分数确定展品的奖项:
    一等        85以上
    二等        70-84
    三等        60-69

参展证书      60分以下
    

图画明信片类展品评审指导要点

1  图画明信片集邮

图画明信片集邮就是收集各类可用于邮政服务的明信片,并利用这些素材表现收藏者学习与研究成果的集邮方式。

2  竞赛性展品

图画明信片类展品就是在本评审指导要点第3条所规定的范围内,围绕一个主题,并按照一定逻辑将所收集的素材编组起来的展品。

3  展品的组成原则

3.1  图画明信片类展品只能由图画明信片组成,并展示明信片图画一面。

3.2  图画明信片应在各个时期内适用于邮政服务的无邮资明信片。明信片应带有图案,其规格、形状、材质可以不同。

3.3  图画明信片应是一种原始的、批量印制的出版物。以手绘、贴补、裁剪等方式加工的明信片,极限明信片,以及照片、画片、自行打印的明信片不属于本类展品的展出范围。

3.4  所展出的明信片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3.4.1  明信片图案应尽可能突出,图案要在明信片上占有显著的位置。

3.4.2  明信片正面应印有必要的铭记和书写格式。

3.4.3  明信片可以是使用过的或未使用过的。

3.5  参展者应在每张标准贴片上展示两枚明信片(计划页除外)。

3.6  每部展品规模应为5个标准展框。

3.7  展品的分类

A.专题

B.专门课题或研究

C.参展者选择适当的方式

4  展品的评审标准

展品的评审标准

处理和重要性(处理20)(重要性10     30  

知识和研究

学科知识(15)明信片知识(20         35  

品相和和珍罕性 (品相10)(珍罕性20  30

外观                                    5

总计                                  100

处理和重要性

参展者应利用所收集的素材按照所列计划构成展品的结构,展品的标题、计划及其内容应分类合理,符合逻辑,其内容应紧密结合计划的内容发展。

展品必须拥有一个包括标题和计划在内的前言页,以表明其意图和结构。

在保持叙事性和明信片平衡的前提下,标题与计划应贯穿于整部展品。展品的叙事应支撑和串联起明信片,而不是控制它们。

知识和研究

知识包括与主题相关的学科知识以及明信片的相关知识。这些需要参展者在贴片上以简短文字来叙述。

学科知识是指对展品主题范围内的全面叙事,并且要将这种叙事平衡到各章之间。

明信片知识体现在参展者对明信片知识的研究,包括参展者对明信片图案的创作者、出版商、印制方式、邮政使用及资费信息设置等方面。

品相和珍罕性

展品的素材应尽可能选用品相好的。通常情况下,明信片不应有折痕、污迹、缺角、洞孔等瑕疵,而且不应有褪色和修补。

展品的素材必须是经过精选的、比较珍罕的或有特殊意义的版本。素材版本的多样性很重要,每枚明信片都应与展品主题相关。

珍罕性取决于明信片的原始供应量、流行程度、收藏者需求以及预计存世量等。

外观

外观应有利于明信片的展示,而且能吸引观众。良好的外观包括为明信片加框线或衬垫,使用不同字体、字号或颜色,以区别技术资料信息。明信片展示不应出现叠压。

展品的叙事不应超过明信片而占据贴片的主导地位。展品的贴片宜使用白色或浅色的纸张。

原地集邮展品评审指导要点

1条  原地集邮

原地集邮是收集和研究在邮票主题或邮票图案直接相关地邮局寄发的邮品的一种集邮方式。

2条  竞赛性展品

原地类展品就是在本评审指导要点第3条所规定的范围内,围绕一个主题,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将所收集到的相关素材编组起来的展品。

3条  展品的组成原则

3.1  原地类展品只能由原地邮品组成。

3.2  原地邮品是指从邮票或邮政用品邮资图的主题或图案直接相关的邮局寄发的邮品。

3.3  展品的适用素材

A   贴有邮票的原地邮品(信封、明信片、邮简、信卡、邮政单据等)。

B   原地邮政用品(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邮资信卡等)。

C   带有主题或图案的原地邮资机符志封。

D   混贴邮资的邮件,其中有一枚以上邮票符合原地条件。

3.4  原地邮局

    原地邮局的确认原则是:

A   与邮票主题或图案直接相关地点产生用邮关系(邮政管辖)的邮局。

B   距邮票主题或图案直接相关地点最近的邮局。

C   在邮票主题或图案直接相关地点开办的临时邮局。

D   在邮票原地所在地范围内的其他邮局(仅限于比较早期的原地素材)。

E   原地邮局选择的正确性和精度会影响对展品素材的评价。

3.5  盖销原地邮品邮票或邮资图的戳记必须是邮政有效的。邮戳上的图案或地名应与邮票或邮资图的主题或图案密切相关。原地邮品上的邮票或邮资图必须是在有效使用期内,并尽可能接近邮票的发行日期。

    3.6  展品的组集方式:

2019北京市集邮展览特别规则    A.按国家或地区。

    B.专门课题或研究。

    C.专题。

3.7  展品的规模

原地集邮展品应为3-5展框。

4条  展品的评定

展品的评审标准:

处理和重要性               30分(20+10)

知识和研究                 35分

品相和收集难度             30分(10+20

外观印象                   5分

总计                      100分

(1)处理和重要性

处理是指参展者根据自己所收集到的素材,选择一个能够展示原地集邮特点的题目或研究课题,并且合理、恰当、富有创造性和逻辑性地表现这个题目,以显示参展者的处理能力。应该避免按邮票发行顺序式的编组。

重要性是指展品选题的重要程度和所用素材的重要程度。

    (2)知识和研究

知识应是参展者对展品所反映的题目或课题内容的了解程度,以及参展者对原地邮品本身的认识程度。参展者还应注意对素材的合理运用,以及对所用素材寄发邮局邮戳的准确选用并作出必要的说明。

研究不仅限于专题方面的课题,还应兼顾原地邮品自身的研究。既可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还应展示自己的新发现。

    (3)品相和收集难度

原地类展品的素材应尽可能选用品相完好,邮戳清晰,标签和副戳齐全的邮品。

收集难度不完全由邮品的市场价格所决定。就整部展品而言,素材寄发地域的广阔性、早期性,邮资是否相符,收件人和寄件人的分散性大,以及邮品的存世量都将影响收集难度的得分。

    (4)外观印象

原地类展品的外观主要体现在素材在贴片上的合理布置,文字的安排应均衡、整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