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孩子谈生死

(2011-10-29 13:51:05)
标签:

杂谈

        90岁的生日,90年的人生 里提到的Nancy去世了。

        在此之前,女儿对于死亡的态度是无知无畏的风清云淡,“噢,那是去天堂,上帝那里。”

        我对她的这种态度是欣慰的,我幼年时有相当一段时间对死亡及其恐惧,担心父母会突然离开,夜夜以上厕所为由检查他们是否安好。

        去年好友菲菲过世,孩子们和我们一起参加了追思和葬礼。那时候陷于自己的悲情里,忽略了关注孩子---他们悲伤吗?他们害怕吗?他们明白吗?

        今年夏天,写作组的Grace去世。我向他们详细描述Grace的追思仪式,哀伤而有节制,肃穆却又暴发阵阵笑声,让我感觉到她没有远去,她在我们中间,玩笑地体验这一过程。我说我那身全黑的裙装实在与气氛违和,很多人的穿着,都色调明亮。

        我想我是在试图婉转地告诉孩子,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

        90岁的生日,90年的人生 派对回来,马上告诉他们,看见Nancy了,她情况很不好。

        她患的是渐冻症,仅仅两年时间,已经明显影响到进食、说话、活动。她坐在我的对面,我们却几乎无法交流。这种病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让你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机体一点点丧失功能,一步步走向死亡。

        女儿突然泪流满面,低声哽咽:“太悲伤了。” “太可怕了。” 我搂住她,不知该说什么,对她的反应感到意外。

         写作课上,我问大家:我做得对不对?应不应该对孩子讲述这些?什么年龄可以涉及这个话题?

        Marilyn说,她在威斯康星州长大,每逢有亲戚去世,大人都会鼓励小孩子亲吻逝者,作为告别。也算是一种教育吧。

        Julaina说:“这是情感教育的一部分,现在的父母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了,把一切认为有害的可怕的东西牢牢挡在他们的保护伞之外,殊不知,越是躲躲藏藏,越容易造成
惧怕。”

        既然每个人都说是,我便找了个机会,和孩子们浅入探讨探讨。

        嘎嘎说,“我希望人可以活得久一点,比如三百年、四百年?”

        我很赞同,“是啊,真希望如此。但有没有可能,正因为我们活不了那么久,生命才显得更加珍贵呢?”

        我们上网,谷歌“关于死亡的摘引”,结果发现,历史上不少聪明人对此都留有经典语录。

        幽默如马克.吐温:我不畏惧死亡。在我出生前我已经死了上亿年了,并没有遭受哪怕一点点的不舒服。

        简明如甘地:每天晚上,当我入睡的时候,便是死去;第二天早上,我醒来时,便获得重生。

        哲理如托马斯.摩尔:在我腐烂的身体上,花儿将会生长起来,我是它们的一部分,这便是永恒。

        浪漫如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

        不知道孩子们理解多少。女儿说:“我并不想永生,因为当所有我爱的人都离去后我会非常伤心和孤独。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会去那另一个世界和大家相聚。”
"I don't want to be immortal, because I'll be very sad and lonely when all my loved ones passed away. When the day comes, I'll go to another world and stay with everyon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群鬼出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