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宠物阵营蜥蜴 |
分类: 我的爬宠 |
南美蜥可以分為兩個品種,一個是黑白南美蜥 T .
merianae,又叫阿根廷南美。一個是黑南美蜥 T .
teguixin,又叫哥倫比亞南美。其不同處在於黑白南美蜥的鼻腔鱗片有兩片,而黑南美只有一片,另外黑白南美蜥的身體兩側會有一條白線,而黑南美則沒有。實際上南美蜥也就只有這兩個品種而已,其他什麼紅南美蜥、藍南美蜥還有更少見的金南美蜥都只是變異種罷了,只是經過人類刻意的飼養,所以這些變異種的數量才有日漸增多的趨勢。
南美蜥剛出生就有大約15-20cm,按飼養環境不同,在一年半到兩年之間就會成年。南美蜥很難用肉眼去看出性別,必須帶到醫院去給醫生用探針或者是超音波、X-ray才能看的出來,而且必須等到成年以後,太過幼年常常會有誤判的情形發生。牠們通常在春天交配,一次可以產下30顆以上的蛋,產量極高,有興趣玩繁殖的人也可以多試試看。
第二章 帶隻南美蜥回家
大多人會興起養南美蜥的念頭不外乎是因為牠巨大的體型、鮮豔的花色,而且價格和真正的巨蜥比較起來又實在便宜的多,所以往往一看到就忍不住出手。但是必須要注意一下,通常寵物店裡的南美蜥品質不見得都是那麼的好,許多隻擺在一個小小環境內的情形隨處可見,所以慎重挑選是極度必須的。
通常在寵物店中的南美蜥都為幼體,體長含尾巴為22-28cm左右,這些都是剛出生不久的小南美蜥,遠渡重洋來到這裡,身心疲乏可想而知,所以會出現一些狀況不佳的個體,在購買時必須看仔細些。
買南美蜥的時間在早上為佳,因為南美蜥是日行性蜥蜴,而且極度嗜睡,晚上通常都睡死了,去看也看不出什麼,而早上南美會出來進食,且活動一下,所以在早上去看蜥蜴是最佳時機。
選一隻活動力較強的南美蜥,請老闆讓你抓取一下,注意!抓取時絕對要小心,雖然南美蜥大家都說溫馴,但是沒有經過馴化的南美蜥還是有一定的攻擊性,而且對於企圖抓牠們的人更是不會放過,所以抓取時千萬別從南美蜥的頭伸手過去,盡量從牠們的背後伸手去抓,以不要被發現為原則,抓起來後一定會遇到蜥蜴極大的掙扎,這也是必須要有事先心理準備的。
先看看南美蜥的鼻子是否有不明液體,如果有,那代表這隻蜥蜴可能有呼吸道方面的疾病。再來看看皮膚和爪子是否有潰爛、傷口和斷裂,一隻有傷的幼體蜥蜴很容易受到細菌感染而引發其他不可收拾的後果,所以也在挑選範圍之外,最後看看蜥蜴的尾巴,是否有斷裂過的痕跡,南美蜥和大多蜥蜴一樣,在遇到生命危險時會自斷尾巴以求保命,在運送過程的擁擠環境,往往會使南美蜥受到壓迫而斷尾,這雖然是會長回來的,但是在外觀上就不會那麼好看了。
如果都沒有問題,先別高興的太早,現在輪到寵物來挑選飼主,也就是該冷靜思考一下,畢竟玩都把玩過了,多想一下也不犯法。
第三章 環境佈置
帶南美蜥回家後,當然要給牠佈置一個安穩舒適的家囉。首先就是籠子或飼養箱,南美蜥和綠鬣蜥不同,在國外有許多人會讓綠鬣蜥就在家中亂跑,那是因為綠鬣蜥體型大,找個那麼大的籠子很麻煩,二是綠鬣蜥吃素,所以不會危及家中其他成員或生物。南美蜥就不同了,不但大而且兇,就算馴化你也不知道牠哪天會又發起脾氣來咬你一口,想想你在馬桶上,忽然南美蜥衝過來對準你的小腿肚咬了一口,那樣的情形叫救命也不是,不叫也不是,多尷尬啊!所以還是幫牠準備個環境吧。
南美蜥成體的體型很大,可在幾年內達到100cm長,所以事先就可以準備一個夠大的飼養箱,以後就不需要再做更換,可以省下許多錢和麻煩。南美蜥屬於地棲型的蜥蜴,所以籠子應該以寬大為原則,高度適當就好,可以不用太在意,但是必須加蓋子,南美蜥的臂力也不錯,所以基本的攀爬對牠們來說還是不成問題的。如果你打算用狗籠來飼養南美蜥的話請注意幾點,一是如果還在幼蜥階段,很有可能會從籠子的細縫中脫逃,二是狗籠的底部大多還是鐵絲罷了,南美蜥的腳很容易陷落其中造成受傷,而且這樣南美蜥在睡覺時會十分不舒服,所以必須在底部鋪上木板或是塑膠板。
南美蜥生長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和草原的交接處,適合的溫度在23-38度之間,台灣在夏天時要達到這樣的溫度非常簡單,所以夏天可以不用加溫,但是冬天就一定要有一盞加溫燈和一個加溫墊或加溫石供牠使用,溫度如果太低,南美蜥或開始拒食而且進入冬眠的狀態,這時候非常容易生病和死亡。而且因為是日行性蜥蜴,所以UVB燈也是不可或缺的物品,一天開十到十二小時左右。在有陽光且溫度適合的天氣,也可以帶南美蜥去曬曬太陽,一次曬個15-30分鐘就好,且盡量避開中午時分,免得南美蜥中暑。
飼養箱中可以鋪些樹皮作為底材,寵物店中都有販賣一種爬蟲專用的樹皮,因為南美蜥本來就是生長在熱帶雨林邊境的蜥蜴,而這種樹皮有保濕的作用,也比較能符合南美蜥所需要的生長環境。底材可以鋪厚一點,因為南美蜥喜歡挖洞把自己埋起來睡覺,為了讓自己在睡覺時不至於被敵人發現和偷襲,這是南美蜥的天性,雖然牠在挖洞時很容易把環境弄髒,但事後清理也不會很困難,重新鋪平底材就好了,既然南美蜥喜歡這樣,就順著牠去做吧,這樣牠也會睡的較安穩一點。我不建議使用爬蟲沙或是核桃沙作為底材,因為南美蜥挖洞的這個舉動很容易讓這些沙滿天飛舞,造成粉塵影響空氣品質,而且南美蜥也容易吃進肚子裡,少量還好,量多就不保證一定能消化和排出了。
飼養箱中還有兩個不可或缺的物品,第一是水盆,南美蜥在身體過熱時會有兩個處置方式,一是挖洞把自己埋起來,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泡泡水,另外南美蜥也是會喝水的,所以一個適當大小的水盆有絕對的必要性。水盆可以選擇周圍高一點的,避免南美蜥在挖洞時將過多底材拋入水盆中,造成環境缺水狀況。再來就是一個隱蔽可遮陽的環境,這是因為通常我們的環境並不像大自然,有許多天然掩蔽物可以遮陽,一盞燈照的四周通明,而且每一處溫度都這麼高,所以有個陰暗處可以讓南美蜥真正躲避太陽是絕對需要的,市面上有賣一種大型的半截樹洞,那會是不錯的選擇。
第四章 食物
南美蜥是個天生的大胃王,什麼東西都吃,但是還是以肉食為主,幼年時期可以餵食蟋蟀、麵包蟲這些基本食糧,但是我的建議是從幼年時期就開始馴餌,所以讓我們把蟋蟀和麵包蟲先放到一邊吧,留給小小的守宮們吃就好了。
OK,現在讓我們來馴餌吧,南美蜥既然是屬於雜食偏肉,那麼食物方面有個很簡單的東西可以取代,就是狗罐頭,狗罐頭有肉這是不用多說的,甚至有些狗罐頭內會有一些蔬菜,完全滿足了南美蜥對食物的需求,如果怕光只有狗罐頭營養不夠(實際上是非常足夠),也可以餵食一些生雞肉當作點心,至於份量就得看個體了。也可以常常更換不同口味的狗罐頭讓南美蜥不至於口味膩而拒食,甚至可以多做些變化,例如:狗罐頭配上蘋果汁、狗罐頭加上芒果,狗罐頭加上鬣蜥飼料….等,如何去調配出一份營養餐點就端看主人自己的巧思。
從小餵食狗罐頭給南美蜥還有一項好處,就是使南美蜥忘記打獵的方式和血腥味帶來的暴戾性,也就會變的更溫順更安全,而且可以避免寄生蟲的危機。我知道有些人會餵食乳鼠或帶血的肉,這不是不行,反而更接近南美蜥原始的食物,但是我完全不建議這類型的食物-活體和帶血的肉,這樣的食物很容易激起南美蜥的野性,使南美蜥變的暴躁而且凶悍,如果變成這樣很容易危及你或者是身邊的人。也千萬別用手抓著食物去餵南美蜥,請一定要記得,牠們很兇而且有強壯的下額和牙齒,而且絕對不會吝嗇去使用這些本能,所以記得,永遠不要認為你的南美蜥不會咬人,因此就放心赤手空拳抓著食物送到南美蜥的嘴前,相信我,牠們不會客氣的。
雖然狗罐頭的營養成分很足夠,可是不見得都能包含爬蟲所需要的養分,所以鈣粉+D3和營養粉也同樣不可以缺少,一個禮拜餵個一、兩次,加在狗罐頭中餵食就好,確保你的南美蜥可以健康正常地長大。
第五章 馴化
就像我一直強調的,南美蜥的野性是嗜血及凶猛的,雖然和其他巨蜥類的蜥蜴比較起來南美溫順的多,但是還是不能小看了牠的攻擊力,我就曾聽說過飼主被南美蜥咬斷手指頭的案例,所以在這個前提之下,為了安全而且讓飼主和南美蜥有更多的互動,適切的教育和馴化是存在著必要性。
當你歡天喜地買進一隻南美蜥回家,先別急著把玩牠,為了自己著想,請先準備一雙厚的工作用手套,事實上在外國南美蜥的人工飼養廠內,員工在抓取南美蜥時規定一定要戴上手套才行,就是為了避免被咬傷。再來就是要注意,別從南美蜥的頭前面去抓取牠,也盡量避免讓手從高空落下抓取。正確的抓取法是手的高度盡量與南美蜥貼平,從南美蜥的身後抓住牠,拇指和食指圈過南美蜥前腳的腋下,之後就緊緊抓牢,但也要控制力道別太用力而勒傷南美蜥。
當你抓住南美蜥時,牠一定會很用力的掙扎,指甲抓、甩尾巴什麼都來,我知道這樣會痛,甚至會受點小傷,但是請千萬不要放手,就這樣抓著牠,四處走一走,讓牠冷靜下來之後就好了,如果你在牠掙扎時就放手的話,南美蜥會認為這招管用,以後就會用更兇暴的態度來對你,所以必須讓牠瞭解被抓住不會對牠的生命有危險,但是牠也不可能自行掙脫,讓南美蜥知道你絕對比牠強硬,在動物的世界中只有弱肉強食,牠只要知道你比牠強,以後就不太敢造次啦。但是有個動作絕對要禁止,不要把臉靠近南美蜥,既使你抓著牠也一樣,你把臉太過靠近南美蜥會給牠壓迫且危險的感覺,到時牠會做出什麼事情,就連我也不敢想了。
在初期飼養時這個抓取遊戲必須天天進行,一次最好能有十五到三十分鐘的時間,過少牠記不住,過多則會給南美蜥壓力。到了後期可以漸漸減少抓取的次數,並仔細觀察南美蜥的反應,但最好還是可以兩三天就玩一次,以免牠忘記破壞馴化的成果。
馴化後的南美蜥溫馴乖巧,可以任意抓取,也比較不會對於飼主和家人有危險產生,在養寵物的過程中必須瞭解,你已經把這個動物帶進人類的世界來了,就必須教導牠在這個世界生存的方式,這是保護牠也保護你的作法。新聞常常報寵物傷人的事件,政府也常常因為這樣制訂不當的政策,有時我們不能太怪罪於政府或媒體,先把自身該做的事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第六章 成長
南美蜥的成長非常迅速,從剛出生的十幾公分到成體接近一百公分只需要兩、三年嘟時間而已。南美蜥和一般的爬蟲一樣都會脫皮,當你發現你的南美蜥膚色變的有些暗沈,那就是牠準備要脫皮了,南美蜥脫皮非常明顯,一大塊一大塊的皮就這樣掉落下來,脫完皮後又會顯現出美麗的色彩。
南美蜥大約要花上一個禮拜的時間才會把舊皮完全脫乾淨,牠不會自行吃掉這些老皮,所以必須要靠飼主來清理,也別用手去幫助牠脫皮,這樣很容易造成因為牠新皮還未完全長好,舊皮就被你撕去而受傷。脫皮期間可以帶南美蜥去泡泡溫水,這樣會有助牠更方便把舊皮脫去。
南美蜥剛出生就有大約15-20cm,按飼養環境不同,在一年半到兩年之間就會成年。南美蜥很難用肉眼去看出性別,必須帶到醫院去給醫生用探針或者是超音波、X-ray才能看的出來,而且必須等到成年以後,太過幼年常常會有誤判的情形發生。牠們通常在春天交配,一次可以產下30顆以上的蛋,產量極高,有興趣玩繁殖的人也可以多試試看。
第二章 帶隻南美蜥回家
大多人會興起養南美蜥的念頭不外乎是因為牠巨大的體型、鮮豔的花色,而且價格和真正的巨蜥比較起來又實在便宜的多,所以往往一看到就忍不住出手。但是必須要注意一下,通常寵物店裡的南美蜥品質不見得都是那麼的好,許多隻擺在一個小小環境內的情形隨處可見,所以慎重挑選是極度必須的。
通常在寵物店中的南美蜥都為幼體,體長含尾巴為22-28cm左右,這些都是剛出生不久的小南美蜥,遠渡重洋來到這裡,身心疲乏可想而知,所以會出現一些狀況不佳的個體,在購買時必須看仔細些。
買南美蜥的時間在早上為佳,因為南美蜥是日行性蜥蜴,而且極度嗜睡,晚上通常都睡死了,去看也看不出什麼,而早上南美會出來進食,且活動一下,所以在早上去看蜥蜴是最佳時機。
選一隻活動力較強的南美蜥,請老闆讓你抓取一下,注意!抓取時絕對要小心,雖然南美蜥大家都說溫馴,但是沒有經過馴化的南美蜥還是有一定的攻擊性,而且對於企圖抓牠們的人更是不會放過,所以抓取時千萬別從南美蜥的頭伸手過去,盡量從牠們的背後伸手去抓,以不要被發現為原則,抓起來後一定會遇到蜥蜴極大的掙扎,這也是必須要有事先心理準備的。
先看看南美蜥的鼻子是否有不明液體,如果有,那代表這隻蜥蜴可能有呼吸道方面的疾病。再來看看皮膚和爪子是否有潰爛、傷口和斷裂,一隻有傷的幼體蜥蜴很容易受到細菌感染而引發其他不可收拾的後果,所以也在挑選範圍之外,最後看看蜥蜴的尾巴,是否有斷裂過的痕跡,南美蜥和大多蜥蜴一樣,在遇到生命危險時會自斷尾巴以求保命,在運送過程的擁擠環境,往往會使南美蜥受到壓迫而斷尾,這雖然是會長回來的,但是在外觀上就不會那麼好看了。
如果都沒有問題,先別高興的太早,現在輪到寵物來挑選飼主,也就是該冷靜思考一下,畢竟玩都把玩過了,多想一下也不犯法。
第三章 環境佈置
帶南美蜥回家後,當然要給牠佈置一個安穩舒適的家囉。首先就是籠子或飼養箱,南美蜥和綠鬣蜥不同,在國外有許多人會讓綠鬣蜥就在家中亂跑,那是因為綠鬣蜥體型大,找個那麼大的籠子很麻煩,二是綠鬣蜥吃素,所以不會危及家中其他成員或生物。南美蜥就不同了,不但大而且兇,就算馴化你也不知道牠哪天會又發起脾氣來咬你一口,想想你在馬桶上,忽然南美蜥衝過來對準你的小腿肚咬了一口,那樣的情形叫救命也不是,不叫也不是,多尷尬啊!所以還是幫牠準備個環境吧。
南美蜥成體的體型很大,可在幾年內達到100cm長,所以事先就可以準備一個夠大的飼養箱,以後就不需要再做更換,可以省下許多錢和麻煩。南美蜥屬於地棲型的蜥蜴,所以籠子應該以寬大為原則,高度適當就好,可以不用太在意,但是必須加蓋子,南美蜥的臂力也不錯,所以基本的攀爬對牠們來說還是不成問題的。如果你打算用狗籠來飼養南美蜥的話請注意幾點,一是如果還在幼蜥階段,很有可能會從籠子的細縫中脫逃,二是狗籠的底部大多還是鐵絲罷了,南美蜥的腳很容易陷落其中造成受傷,而且這樣南美蜥在睡覺時會十分不舒服,所以必須在底部鋪上木板或是塑膠板。
南美蜥生長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和草原的交接處,適合的溫度在23-38度之間,台灣在夏天時要達到這樣的溫度非常簡單,所以夏天可以不用加溫,但是冬天就一定要有一盞加溫燈和一個加溫墊或加溫石供牠使用,溫度如果太低,南美蜥或開始拒食而且進入冬眠的狀態,這時候非常容易生病和死亡。而且因為是日行性蜥蜴,所以UVB燈也是不可或缺的物品,一天開十到十二小時左右。在有陽光且溫度適合的天氣,也可以帶南美蜥去曬曬太陽,一次曬個15-30分鐘就好,且盡量避開中午時分,免得南美蜥中暑。
飼養箱中可以鋪些樹皮作為底材,寵物店中都有販賣一種爬蟲專用的樹皮,因為南美蜥本來就是生長在熱帶雨林邊境的蜥蜴,而這種樹皮有保濕的作用,也比較能符合南美蜥所需要的生長環境。底材可以鋪厚一點,因為南美蜥喜歡挖洞把自己埋起來睡覺,為了讓自己在睡覺時不至於被敵人發現和偷襲,這是南美蜥的天性,雖然牠在挖洞時很容易把環境弄髒,但事後清理也不會很困難,重新鋪平底材就好了,既然南美蜥喜歡這樣,就順著牠去做吧,這樣牠也會睡的較安穩一點。我不建議使用爬蟲沙或是核桃沙作為底材,因為南美蜥挖洞的這個舉動很容易讓這些沙滿天飛舞,造成粉塵影響空氣品質,而且南美蜥也容易吃進肚子裡,少量還好,量多就不保證一定能消化和排出了。
飼養箱中還有兩個不可或缺的物品,第一是水盆,南美蜥在身體過熱時會有兩個處置方式,一是挖洞把自己埋起來,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泡泡水,另外南美蜥也是會喝水的,所以一個適當大小的水盆有絕對的必要性。水盆可以選擇周圍高一點的,避免南美蜥在挖洞時將過多底材拋入水盆中,造成環境缺水狀況。再來就是一個隱蔽可遮陽的環境,這是因為通常我們的環境並不像大自然,有許多天然掩蔽物可以遮陽,一盞燈照的四周通明,而且每一處溫度都這麼高,所以有個陰暗處可以讓南美蜥真正躲避太陽是絕對需要的,市面上有賣一種大型的半截樹洞,那會是不錯的選擇。
第四章 食物
南美蜥是個天生的大胃王,什麼東西都吃,但是還是以肉食為主,幼年時期可以餵食蟋蟀、麵包蟲這些基本食糧,但是我的建議是從幼年時期就開始馴餌,所以讓我們把蟋蟀和麵包蟲先放到一邊吧,留給小小的守宮們吃就好了。
OK,現在讓我們來馴餌吧,南美蜥既然是屬於雜食偏肉,那麼食物方面有個很簡單的東西可以取代,就是狗罐頭,狗罐頭有肉這是不用多說的,甚至有些狗罐頭內會有一些蔬菜,完全滿足了南美蜥對食物的需求,如果怕光只有狗罐頭營養不夠(實際上是非常足夠),也可以餵食一些生雞肉當作點心,至於份量就得看個體了。也可以常常更換不同口味的狗罐頭讓南美蜥不至於口味膩而拒食,甚至可以多做些變化,例如:狗罐頭配上蘋果汁、狗罐頭加上芒果,狗罐頭加上鬣蜥飼料….等,如何去調配出一份營養餐點就端看主人自己的巧思。
從小餵食狗罐頭給南美蜥還有一項好處,就是使南美蜥忘記打獵的方式和血腥味帶來的暴戾性,也就會變的更溫順更安全,而且可以避免寄生蟲的危機。我知道有些人會餵食乳鼠或帶血的肉,這不是不行,反而更接近南美蜥原始的食物,但是我完全不建議這類型的食物-活體和帶血的肉,這樣的食物很容易激起南美蜥的野性,使南美蜥變的暴躁而且凶悍,如果變成這樣很容易危及你或者是身邊的人。也千萬別用手抓著食物去餵南美蜥,請一定要記得,牠們很兇而且有強壯的下額和牙齒,而且絕對不會吝嗇去使用這些本能,所以記得,永遠不要認為你的南美蜥不會咬人,因此就放心赤手空拳抓著食物送到南美蜥的嘴前,相信我,牠們不會客氣的。
雖然狗罐頭的營養成分很足夠,可是不見得都能包含爬蟲所需要的養分,所以鈣粉+D3和營養粉也同樣不可以缺少,一個禮拜餵個一、兩次,加在狗罐頭中餵食就好,確保你的南美蜥可以健康正常地長大。
第五章 馴化
就像我一直強調的,南美蜥的野性是嗜血及凶猛的,雖然和其他巨蜥類的蜥蜴比較起來南美溫順的多,但是還是不能小看了牠的攻擊力,我就曾聽說過飼主被南美蜥咬斷手指頭的案例,所以在這個前提之下,為了安全而且讓飼主和南美蜥有更多的互動,適切的教育和馴化是存在著必要性。
當你歡天喜地買進一隻南美蜥回家,先別急著把玩牠,為了自己著想,請先準備一雙厚的工作用手套,事實上在外國南美蜥的人工飼養廠內,員工在抓取南美蜥時規定一定要戴上手套才行,就是為了避免被咬傷。再來就是要注意,別從南美蜥的頭前面去抓取牠,也盡量避免讓手從高空落下抓取。正確的抓取法是手的高度盡量與南美蜥貼平,從南美蜥的身後抓住牠,拇指和食指圈過南美蜥前腳的腋下,之後就緊緊抓牢,但也要控制力道別太用力而勒傷南美蜥。
當你抓住南美蜥時,牠一定會很用力的掙扎,指甲抓、甩尾巴什麼都來,我知道這樣會痛,甚至會受點小傷,但是請千萬不要放手,就這樣抓著牠,四處走一走,讓牠冷靜下來之後就好了,如果你在牠掙扎時就放手的話,南美蜥會認為這招管用,以後就會用更兇暴的態度來對你,所以必須讓牠瞭解被抓住不會對牠的生命有危險,但是牠也不可能自行掙脫,讓南美蜥知道你絕對比牠強硬,在動物的世界中只有弱肉強食,牠只要知道你比牠強,以後就不太敢造次啦。但是有個動作絕對要禁止,不要把臉靠近南美蜥,既使你抓著牠也一樣,你把臉太過靠近南美蜥會給牠壓迫且危險的感覺,到時牠會做出什麼事情,就連我也不敢想了。
在初期飼養時這個抓取遊戲必須天天進行,一次最好能有十五到三十分鐘的時間,過少牠記不住,過多則會給南美蜥壓力。到了後期可以漸漸減少抓取的次數,並仔細觀察南美蜥的反應,但最好還是可以兩三天就玩一次,以免牠忘記破壞馴化的成果。
馴化後的南美蜥溫馴乖巧,可以任意抓取,也比較不會對於飼主和家人有危險產生,在養寵物的過程中必須瞭解,你已經把這個動物帶進人類的世界來了,就必須教導牠在這個世界生存的方式,這是保護牠也保護你的作法。新聞常常報寵物傷人的事件,政府也常常因為這樣制訂不當的政策,有時我們不能太怪罪於政府或媒體,先把自身該做的事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第六章 成長
南美蜥的成長非常迅速,從剛出生的十幾公分到成體接近一百公分只需要兩、三年嘟時間而已。南美蜥和一般的爬蟲一樣都會脫皮,當你發現你的南美蜥膚色變的有些暗沈,那就是牠準備要脫皮了,南美蜥脫皮非常明顯,一大塊一大塊的皮就這樣掉落下來,脫完皮後又會顯現出美麗的色彩。
南美蜥大約要花上一個禮拜的時間才會把舊皮完全脫乾淨,牠不會自行吃掉這些老皮,所以必須要靠飼主來清理,也別用手去幫助牠脫皮,這樣很容易造成因為牠新皮還未完全長好,舊皮就被你撕去而受傷。脫皮期間可以帶南美蜥去泡泡溫水,這樣會有助牠更方便把舊皮脫去。
前一篇:教你如何饲养(宠物蜥蜴)
后一篇:观赏:北京动物园里的各种蜥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