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2亿手机用户私隐面临威胁

(2008-03-17 00:03:42)
标签:

手机

用户

央视

it

分类: 互联网砖头
 

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分众无线和世纪众凯两家公司大规模制造垃圾短信的新闻后,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强烈的反应。追查垃圾短信根源,是众多媒体的焦点。垃圾短信的肆意发布,侵犯了手机用户的隐私权、安宁权和通信自由权。不仅仅如此,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公民个人隐私权正面临者极为震撼的威胁。

分众传媒的网站上,一份财务报告:2007年第一季度手机广告营收为600万美元,2007年第二季度为1090万美元,2007年第三季度为1400万美元,同比增长298.9%。这些财务数据可以完全证明了,很多经营无线增值业务的企业,利用个人隐私大量发送垃圾信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而手机用户的个人隐私面临如此大的威胁,谁泄露了用户的个人隐私,谁来保护个人隐私?将是人们讨论的一个焦点。

我们不难看出,日常生活中,银行、移动手机、证券单位、车辆管理所、房产登记中心、保险等等单位记载着大量真实的个人信息数据。这些个人数据很轻易流动到企业手中,也就说明个人隐私几乎没有什么保密可言。也难怪网上很多不法份子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贩卖,获取暴利,使大量的手机用户时常被骚扰和收到大量的垃圾短信,投诉无门之下,令消费者烦恼不已。造成央视曝光的原因,也就是这些垃圾短信制造企业长期以来的恶行。中国的手机用户是5个多亿,垃圾短信制造企业就掌握了整个全中国一半手机用户的信息。这些包含着所谓的精准短信还区分了手机用户的职业、住址、收入甚至消费取向等等。通俗的说法中国已经有2个多亿的个人信息安全已经构成威胁,数目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不可想象一旦这些数据库被转卖或者盗用,不管使官员还是企业老板、平民百姓都很害怕,他家在哪块住,哪号楼,几层都很清楚。而这些数据除了购买得来以外,更有企业开发了无线身份识别系统和用户属性挖掘系统进行收集用户信息。当前由于个人信息泄露所造成的案件日渐增多,保护个人信息的相关措施和条例也期待着急需完善。(作者:周新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