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沈阳张氏帅府民国建筑西院红楼建筑群哥特式建筑实景随拍 |
分类: 我约我的城 |
赵一荻故居俗称赵四小姐楼
位于大帅府围墙外的东侧
小楼整体为日式建筑风格
故居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与几步之遥的大帅府相比
独门独院的日式二层小楼
显得幽雅而清静也很低调
门柱上“赵一荻故居”匾额
为沈阳书法家李仲元题写

红色的瓦错落的檐
飞鹤图案彩绘望板
褚红色的楼体围墙
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中
宛若亭亭玉立的少女

当年于凤至得知张学良
与赵四小姐的恋情后
十分大度地接纳了她
让她于1929年底搬进
这座帅府墙外的独楼
建筑面积428平方米
内设会客厅、舞厅、琴房
起居室、书房、办公室
既有中国传统的描金彩绘
又有欧式雕塑廊柱
是中西建筑的完美结合
张学良(1901-2001年)
1927年夏与张学良相识
她与张学良长相守74年
特别是1938-1990年间
张学良被软禁的52年里
依然相依相伴不离不弃
1964年她等了近半个世纪
在52岁时和63岁的张学良
终于名正言顺地结婚了
最终与张学良在美国合葬
也算死生挚阔,不枉一生
对外称是私人秘书
一直陪伴张学良
这张照片为赵四小姐
1945年在贵州桐梓留影
张学良一直把它带在身边
当时因为西安事变
他们已开始被软禁
走进小楼会觉得
这里的室内装饰细节
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特点

这里是故居一层餐厅
赵四小姐在这里过着
没有名分的生活
就连一日三餐都是
从大帅府的边门送过来
仿佛“金屋藏娇”
风情万种的感觉
令琴音伴私语萦绕
可以想象出那时的他们
很恩爱很幸福很享受
还有后来有难同当的
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

大小姐赵绛雪(前)
二小姐赵紫双(右)
三小姐赵缣云(左)
四小姐赵一荻(后中)
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
也可追溯他们不朽的
可歌可泣的一世情缘
也是张学良最喜欢的照片之一
后来在软禁中与世隔绝的寂寞里
她与张学良两相依共凄苦同患难
洗尽铅华尽所能安慰照料张学良
1933年她随张学良赴欧洲考察
随张学良回国后抵达上海后
张学良被任命豫鄂皖三省
“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
她和张学良是包办婚姻
比张学良大三岁的她
一直很照顾并爱着张学良
在张学良释放后到美国
住在于凤至专门为他建的别墅
甚至在死后还为他预留墓穴
于凤至用一生的时间
让张学良明白这位
原配夫人是值得他敬爱的
为爱无怨无悔孤其一生
但她至死也没等来所要的爱情

于凤至的宽容成全了
张学良和赵一荻的爱情
对张学良有至死不渝的爱
留下遗言:“死后所有的
财产都留给张学良”
赢得了张学良的敬重
“她是我最好的夫人”
为此他曾用几个字表达
“此生无憾事,只负此一人”
张氏帅府中的传奇故事
留在那个经久难忘的时代
所有的往事都留给记忆

在帅府院外东南处
高高的钟楼上有着
“1925”醒目的数字
这里是帅府办事处
因主楼内有一个
两层中空的豪华舞厅
被人们称为“帅府舞厅”
第二次直奉战争张作霖获胜
成为北洋政府举足轻重的人物
为接待日益增多前来拜访的客人
建立这专门接待客人的办事处
采用北欧建筑风格
六座建筑造型各有不同
被称作为“少帅府”
采用了水彩渲染的效果设计图
他的设计别具一格很有特色
以设计严谨布局宏大建筑精美
击败了众多中外著名建筑师
成为西院红楼建筑群设计师
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家中
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童寯
被公认“中国建筑四杰”
造型各具特色但风格大致相同
均采用三角形山花和红砖楼梯
矩形方窗、壁柱、门窗框和檐部
采用色彩明快的白色石头
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张学良除了设计图和图片
一生都没能看到他的“少帅府”
是帅府中规模最大
房屋最多的建筑群
共有六栋大楼均为
地上三层地下一层
其中两栋厢楼四栋正楼
签订了荷兰建筑公司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
因战争使得施工无法进行
因此官司打到了国际法庭
最后判处日本当局承担
履行建筑合同义务
但日方把本来设计七栋
改为六栋并改动了位置
然后继续让荷兰建筑公司施工
尚未对外开放
只能在围墙外
看到建筑局部风采
转到帅府围墙的北面
看到大青楼的后面
有一趟长长的房子
拍摄时间:2020年8月
后一篇: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永远的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