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番红花城风情(2)——土耳其风情之旅(四)

标签:
土耳其风情之旅番红花城感受风情古城故事心情随拍 |
分类: 境外旅摄 |



番红花古城
每一条小巷
每一幢古宅
每一扇门里
都有它的故事
漫步在石块铺就的坡路
眼前出现了一幢三层楼
“头重脚轻”典型古宅
据说这里曾是都督府
得知我们是中国人后
允许我们走进古宅参观
进大门有楼梯通往楼上
底层与楼上为木质间隔
有一扇大门通往里间
右边有敞亮的格栅式木窗

进门左边有一小木屋
有桌子电脑类似工作台

过一大门走向里间
左手边是一个吧台


四壁皆为古朴的石头墙
将木质结构紧紧裹住
对防火很有效果
看上去墙体很厚
灯光有些昏暗
看布局和摆设
很像一个酒吧

房主送我们水果品尝
还特意上树摘串葡萄
他用手拍着心示意着
拒绝我们给的“小费”
我们学了几句土耳其语
在这里用的最多的就是
发自内心说出的“沙窝”(谢谢!)
热情地向我们打着招呼
怜香惜玉的三库色大叔
想都没想把手中的葡萄
送给了可爱的小美女们

历史悠久的帕夏清真寺
尖尖的宣礼塔是它的标志
始建于1796年的清真寺
外观看上去很质朴
独特的半圆形拱顶与不远处
公共浴池的屋顶相映成趣
听说我们是中国人
连忙用中文说:
台湾是中国的!
然后带我们来到
清真寺旁的隧洞
溪水潺潺非常荫凉
岩壁上着很多野鸽子
原来他是做锡制品生意的
顺带我们来到他的商铺

这家餐馆不仅有中文菜谱
还能微信支付买单
目前在古城里很少见
身后的年轻老板
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自称在哈工大留过学
牛肉面+豆丁面+可乐
还有两杯红茶共消费72元
我们调侃说:按哈尔滨的习惯
可以抹零么?他说:可以!
很守规矩从不上桌
但它很会讨巧
让你忍不住从盘子里
挑牛肉给它吃
老板不让给它吃
怕惯坏了它会有人举报
而是各自盯着手机
这熟悉的场景
真的不分国界
古城的傍晚渐入眼帘
来自南京的年轻夫妇
带着8岁的小女儿
从上海飞过来自由行
伊朗、土耳其一路自驾
已经出行20天
在他们居住的民宿平台
一边畅谈一边享受
番红花城醉美的夕阳景
给这里起了个名叫“星月国”
因为她只要哥哥姐姐
不要弟弟妹妹的“合理要求”
让她很优秀的年轻父母放弃了二胎
还说她长大要去伊朗
因为那里的女人不用工作
看来她小小的年纪
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每个小孩子都有未来
他们的父母是榜样
自己的努力更重要
偶尔瞥见别人的幸福
橘色灯光的院子里
一对幸福的古城夫妇
友好回敬着相视的微笑


星星点灯
小城之夜
奥斯曼古镇番红花城,将近1000栋保存完整的建筑群,反映了18/19世纪典型的奥斯曼帝国生活特点和建筑风格,是土耳其奥斯曼建筑风格的“活化石”,这座城市经历了罗马、拜占庭、塞尔柱和奥斯曼等重要的历史时期,是奥斯曼时期重要的驿站,连贯了丝周之路上的一些城市。
1994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缓缓走来
热闹而不喧嚣
从事传统手工制作工艺
Chinese(中国人)
在这里很少欢迎
因为是中国人
几次被邀请做客合影
渐渐步入少有商铺游人的巷子
一个转角忽然看到墙上几幅画
于是我们走进了这座古宅
让画室显得有些凌乱
但并不妨碍交流
和对艺术的热爱
这条鱼给人新鲜感
飘逸着咖啡的味道
有多种文字留言
还有他给来访者画的肖像
不知有多少八方来客
三库色说
下次来也许
能看到他画的
回望着留下故事的那扇窗
返回的小路清静而悠长
传来欢快的音乐
让夜空不再寂寞
正举行热闹的婚礼
一群人簇拥着新娘
热情洋溢舞得正欢
围坐着观看热闹的场面
加入他们的行列
三库色终于被拽进舞池
为了答谢他们的友好
地道的土耳其歌声
欢快地进行着
祝福着他们
生活美满幸福
心儿多爽朗
多么迷人的夜晚
可惜不能像他们
这么安逸的浪浪
没有定位图怎么办
嗨!有神指路!
转圈终于找到“家”
看窗外灯火
美梦夜在异乡
拍摄时间:2019年8月22日
拍摄地点:土耳其番红花古城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