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方俄罗斯风情小镇横道河子镇俄罗斯小木屋文艺范儿的小木屋实景随拍 |
分类: 旅行旅摄 |


宛如童话的俄罗斯小木屋
迎候着春雪初晴的早晨
它已历经122年风霜雪雨
依然俏丽美观浪漫如初

东正教圣母进堂教堂和这座小木屋
都属于“木刻楞”式的木质结构
有所不同的是教堂不住人
而小木屋里原本有一位
32岁的女牧师生活居住在这里
曾在这里居住的女牧师
黑漆金字的木匾演绎着
小木屋主人的现实人生
“牧明根艺”为央美院长题字
如今这里是教学科研文艺基地
受到很多来访者和游客的青睐
保持着原有的建筑风貌
整体色调是那么的绚丽而生动
宛若童话世界里的漂亮小木屋
为了维护这座俄罗斯小木屋
政府投资换了屋顶和院里的步道板
并给小木屋重新涂了油漆
田老师喜欢留恋并很懂小木屋
在保持原貌中进行很多细节修缮

小木屋的门窗皆为两层
门窗上的挡雨板和房檐的嵌板
都雕刻着俄罗斯风格的花纹
冷暖色调强烈的套色十分抢眼
窗户的挡雨板实用美观
昼开夜关冬抗寒风夏挡雨
它的开和关不同的色彩
带给人梦幻的视觉
便是一间不大的“厨房”
只见炉火正旺的小炉子
上面放着一个“干烧锅”
是用来取暖或烤食物用的
其中有一个通道
可以通往室外
遥想当年战争年代
可以从室内逃生到外面
挂着满满的根雕及收藏品
建筑面积为32.28平方米
小门斗连通着厨房
室内的卧室与厨房
仅隔一道墙

琳琅满目显得很拥挤
中间放置一个博古架
既可以陈列物品
犹如一道隔离屏风
屋中的白色俄罗斯女雕像
是田老师的弟弟送给他的
成了独特的“装饰”
那些藏品都是老田淘来的
根雕作品都是他个人创作的
田老师对任何一件物件
都能说出它们的故事
他笑言央美院长对此的评价
“这里就好像一个包子
什么样的馅儿都有!”
这里珍藏着三盏信号灯
被老田称为“镇宅之宝”
它们属于不同的时代
右为中东铁路时期沙俄制造的
中东铁路指挥行车煤油信号灯
中间为中东铁路时期
日本制造的电石照明灯
左边为国民时期扳道叉人用的信号灯
其内的电池为铝制
都有着铁路情结
房梁上悬挂着
一个是铁轨钳子
也许铁路徽的图案设计
灵感就来自于这个造型
另一个是枕木钳子
后来枕木换成混凝土
这种钳子就成历史了
解读女人的人生轨迹
右边为长发随风的《少女时代》
上面是少女转变成母亲《生命的孕育》
左边是人到中年依然《满面春风》
酷似一位
沉思的阿拉伯人
与老田的创作不谋而合
这个原滋味根雕黄鼬造型
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神采奕奕
老田此黄鼬的造型忍俊不已
忍不住劝它别太张扬
在它旁边立了一个“忍”字
这个根雕形象很接地气
之前在空荡荡的百年老宅里
真的见到一直仙逝的黄大仙

根雕艺术也是需要有眼缘的
不同的角度和想象力
会带来不同的视觉解读
品读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这个根雕作品是两个组合
可以灵活地摆动
有时像吊环上的鹦鹉
有时像疾行奔跑的狡兔
有时像一个转过身
体态丰腴的仰头少女
自然天成惟妙惟肖的造型
塑造了逼真的根雕艺术作品

犹如呼之欲出的飞禽
这些根雕艺术作品
大都是红松树根
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
这把收藏的俄罗斯制造
长柄大斧子是用来防火的
曾被当成废铁
被老田按称重收购的
是老田从北极带回来的
挂着一块“心语”
这样的小木牌
镇子里看到很多
演示着如今
横道河子的理念
俄式保护建筑104处
保护这些日渐消逝的文化遗产
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为了重温横道河子旧梦
在春节期间住了四晚三天半
攀登了之前不曾登顶的佛手山
寻摄了不曾走进的机车博物馆
还有那座全国唯一的木刻楞式教堂
如今被告知为了保护永不开放
幸亏前年进去过教堂内
带着对这里的眷恋和故事
我们再一次告别了
最文艺的横道河子火车站
在本博文的下面链接里
能看到我们前年来这里的寻摄图文
行摄日记:
拍摄地址:横道河子镇
拍摄时间:2019年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