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头叶猴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非常珍贵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
白头叶猴又叫花叶猴,分布狭窄,数量稀少,据说世界上只有数百只白头叶猴。至今已有300多万年的生存史。
白头叶猴是中国特有种,仅分布在广西的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地带内。白头叶猴性情机警,十分活跃,积善跳跃,在林中或峭壁上跳跃自如、行走如飞。
白头叶猴的幼猴儿,十分顽皮好动,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很像动画片里的“天线宝宝”耶!
白头叶猴顾名思义,它是以常绿和落叶乔木的树叶为主食,主要吃构树、榕树等植物的叶子,偶尔采食果和花序。在生长环境里根据不同的季节,吃不同的树叶。春天品嫩芽,夏天尝绿叶、绿枝,秋天吃绿叶、果实,冬天仍有20多种树叶可食。
这群猴子有19只,它们貌似“父系社会”,也就是说这群猴子中只有一个成年雄性猴子,就是猴王,还有9个“猴老婆”,分别都有一个或雌或雄性的猴孩儿。这是一个大家族在一起群居。这是最后的一个猴孩儿“老九”,是个出生10多天的“小金猴”,其他的猴孩儿已经毛色变白了。白头叶猴一般在秋天繁殖。
白头叶猴生存的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石山连绵,山峰挺拔陡峭,悬崖绝壁,岩溶溶洞随处可见,为其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白头叶猴近亲繁殖很严重。
白头叶猴的栖息地位于广西南部的亚热带,这里是植被繁茂的岩溶地区。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石山连绵,悬崖绝壁,山峰挺拔陡峭。也许白头叶猴天生就会在悬崖峭壁上攀岩走壁,这是猴妈带猴孩儿攀岩的一组镜头,只见猴妈长长的尾巴像手一样能够让猴孩儿牵拽着,猴孩儿虽然要有猴妈帮着,但是也靠自己的能力跟着猴妈一起攀岩,也真是很了不起了。
猴孩儿攀岩抱住猴妈的瞬间。白头叶猴飞檐走壁中,灵巧的四肢和它长长的大尾巴完美平衡配合,令人惊叹。
顽皮的小猴子,十分好动,只见一只小猴子从猴妈怀里窜出来,自己在峭壁上穿梭嬉戏。
白头叶猴长长的尾巴,不仅在飞崖走壁的穿行中起到平衡作用,还给猴子增添了一个十分灵活的“长臂”,瞧!猴妈和猴孩儿的相拥,有了小猴儿的四肢抱紧,加上尾尾相缠,猴妈可以四臂行走如飞,自若潇洒。
白头叶猴生活很有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白天猴儿们都是活跃在它们生存的活动范围之内。这三只白头叶猴很安逸地坐在山石上,而它们的孩子十分调皮,在附近的山林里窜飞跳跃着嬉戏。
猴儿们有着自己的活动的大致线路,还会根据食用的植物嫩叶来选择行径。
白头叶猴行进中的一个“驿站”,是在崖壁上一个不大的凸起的一个小小“座台”。
猴儿们不会停歇很久,会继续“环山”活动。小憩一会儿,猴妈妈领先继续行走,猴孩儿们会随后跟从。
有了外在的惊扰,猴儿们也会改变行走线路,忽然来的一群学生,让猴儿们不在继续下山了,很遗憾的失去了近摄的机会,据说最近的拍摄距离只有几米远。
正当我为不能近摄猴儿感到惋惜的时候,忽然猴子们演绎了更惊险的一幕,只见一只猴妈抱着猴孩儿,终身跃起,像飞鸟一样,飞跃过约10来米的山涧,尤杰兴奋地说,你们太幸运了,猴子们不是每天都这样表演的!!我也兴奋起来,好吧,猴儿们如此的精彩表演权当弥补了没能近摄的遗憾。
这是猴儿们起跳悬崖山涧的“平台”。猴孩儿们此时会很安静,也许望着这么深的山涧,它们的小心脏会砰砰直跳。猴妈妈们此时也需要短暂的平心静气,为准备惊险的一跃做好心理准备。
猴儿们将开始它们寻食“必经”的也是最惊险之路。
9对儿白头叶猴母子,相机依序在这个平台小憩,然后猴妈抱着自己的孩子一个一个地依序飞跃。
一只猴孩儿不知深浅的还很顽皮,去撩闲另一只在猴妈怀里的小猴孩儿。
一只猴妈抱着猴孩儿开始了“大飞跃”。
就像观看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猴儿们为我专场表演,我拼住呼吸轻弹手指连动着快门,看着猴儿们一对对地从镜头中飞过,定格了猴儿们惊险精彩的“大飞跃”瞬间。正如尤杰所说,猴儿们的“大飞跃”也是需运气偶遇的。
“大飞版”是白头叶猴的绝技表演,当白头叶猴抱着猴孩儿,腾空而起,飞身越过10多米的断崖,宛若长着翅膀的飞鸟,十分灵巧地飞身横越断崖,令人叹为观止。猴儿们终于完成了大飞跃,开始了新的行程。
1957年由中国学者首先发现的,由动物学家谭邦杰定名为白头叶猴,也是唯一一种由中国人发现和命名的灵长目动物。
在白头叶猴生活的地方,还有很多大自然的生灵。这只变色龙那么耀眼地站在突兀的山石上,淡定自若地回首望着对着它的很好奇的人们。
看到镜头越来越近,它忽然异常迅速地从山石上窜蹦到杂草丛中,依然还回望着,回眸的眼神十分令人怜爱。
行摄日记:
我们寄宿在离保护区最近的板利乡。白头叶猴生活很有规律,天亮后就开始活动了。头天晚上就约了三轮摩托车(6公里15元),第二天早6点半就出发了。一路顺利到了保护区,沿着小路很快到了“望猴亭”,三轮车夫嘀咕着,就在这里呀。可是我们四处张望着,只见旷野群山,处处郁郁葱葱,树木茂密,根本不见猴子的影儿,幸亏前一天晚上客居的金诚利商务宾馆老板,给我尤杰的电话,并说尤杰对白头叶猴的行踪了如指掌。
“爱猴奇人”尤杰是辽宁锦州人,曾经喜欢大自然“玩单反”的他,爱上了白头叶猴,为了观察拍摄白头叶猴,舍家弃业已在保护区多年。手机联系没几分钟,尤杰就开着三轮机动车来了,原来他几乎每天都要观望猴子的习性。
尤杰说,你们很幸运,这里阴了好几天今天见太阳了,这群猴子好想知道你们来,特意过来欢迎你们的,昨傍晚5点多才从保护区过来这边的“母子山”。原来白头叶猴不是出没在固定的地方,每周只有一、两次才到“母子山”这边来,其他时间在保护区那边。
可是猴子在哪儿呀?尤杰用手一指,早就出来了!仔细一看,原来在山上的高处,因为高而远,只看到一只猴子坐在树杈上的剪影。只有当猴子跳跃是摇动树枝,才能发现它的行踪。我们一直关注着猴子的动态,期待猴子能下山,能近距离拍摄到可爱的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很随性,日出而行、日落而归。
原来白头叶猴“下山”途径也很有规律,常常根据所食用的树叶来决定,只见猴子们从西到南再向东,呈螺旋状线路,边吃便往山下跳跃。据说最近的拍摄距离可以5米左右。可是这时候却来了一群学生在山下观看,看来野生白头叶猴还是怕人的。受到惊扰之后改变了下山的线路。没有下到预想的低处,而是继续环绕着山,从南向东边吃边便行了。
忽然一只猴子腾空飞跃,眨眼间“飞过”了那岩壁山涧,尤杰兴奋地说,你们很幸运啊,第一次来看猴子就赶上了“大飞跃”!原来猴子的这个精彩表演不是每次都可以看到的。白头叶猴不仅能飞檐走壁,还能横空飞跃,太厉害了。
我国有6种叶猴:黑叶猴、白头叶猴、长尾叶猴、菲氏叶猴、戴帽叶猴和白臀叶猴,都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因为当时30多度的高温,临近中午,看到白头叶猴也在树林中午休了,所以我们开始离开,尤杰很客气地用他的三轮车把我们送到路口,与尤杰道谢告别,等候到了前往崇左的班车(一个小时的车程,10元车票)。然后在崇左国际客运中心汽车站,然后与SK分手,独自乘坐前往龙州方向的班车,14:00抵达响水镇(车票10元),电话约来弄刚村的黄姓司机(接车100元,80来公里车程)。
终于抵达此行最终的目的地——广西龙州县逐卜乡弄刚村陇亨屯,,去相约典型的喀斯特鸟儿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