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小空山”的山顶,才知道腾冲的民谣“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的缘由,这也是火山地貌的奇观。
山高仅40米,火山口150余米的名符其实的“小空山”,在“锅底”处,不知谁摆出了这些“字母”。
围着小空山转了一圈,恍惚间总觉得火山喷出了一个图案,貌似一张微笑的“神脸”,宛若仰视“天问”。
腾冲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的山门,正对着“大空山”,拍摄角度直接把本来就“无顶”的大空山“抹平了”。
火山公园大门,借用古罗马城堡的模式,用火山石砌大门,既突出火山特色,又暗喻走进此门宛若走进时空隧道,重返遥远的第四纪火山喷发岩地带。
错过攀登的“大空山”,大空山海拔2050米,相对高仅150米。
当地包车司机是绝对的导游,带我们去看了这里的“神柱”,也是火山遗迹。火山爆发时喷出的未露于地表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的柱状结晶,地质学上称为“柱状节理”。
继续前行“黑鱼河”,这里有很多当地人摆摊卖山货和小吃,因为时间有限,只能是匆匆过客。
这就是传说中的黑鱼河的鱼儿,据说很美味儿,只是连品尝的时间都没有,只能闻着飘过......
猴子在这里增加了野趣,也成了卖香蕉人的商机,无瑕逗引猴子,继续匆匆向前寻找火山岩“神柱”峡谷了。
前方的路几乎看不到游客的影子,路遇她们返回:“走了很远,什么也没有啊”。不知什么时候,才发现同车的伙伴也“丢了”,也许喜欢户外的她在前边,我决定继续向前独行去追。
带着向往向前,因为只有火山石铺就的小路在延伸,变得神秘而幽长......
山路密林中,小路青苔连连。
就这样,一个人在山中徒步行走,宛若整个山林成了一块大自然的模板,然后用足迹走过的火山石小路,在森林里拼接绿色的拼图,伴随着一首无言的森林进行曲,忘我的空寂,无忧的前行,独行的足迹,无所顾忌地向前。
前方终于看到了“光亮”。

也许是因为这块斑斓的超大巨石,才让森林有了如此的“豁然开朗”,在这里能俯瞰到涛涛的河水,听到急流哗哗作响。
火山石小路并没有在这里终止,依旧平铺在这个小环境的“平原地带”里继续延伸着,于是继续踏上小路,任凭延伸的方向牵引向前。

踏着火山石铺就的山路,品读着铺路人的艰辛。
火山石山路尽头转向一座吊桥,吊桥上提示仅限15人通过,不许蹦跳及跨越护栏。
走过吊桥,终于看到了前方有“神柱”赫然显露的山体。

沿着这条火山石小路一只走到头,是一个水坝,看到这里依然正在施工。
峡谷中的水坝两边山体上,尽是火山遗迹,大棱柱和柱状节理的玄武岩景观比比皆是。
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火山“柱状节理”遗迹,“壁立千仞”的景观,让人在震撼的视觉中,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走近‘神柱’石壁,纵横交错的“神柱”千姿百态。

这些斜插山谷的石柱,有的断面呈五棱、四棱还有六方石柱形,宛若一堆堆码放整齐的加工木料,令人称奇。

这些“神柱”的柱状节理宛若一个巨大的“百褶裙”,令人敬佩着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这些神奇的排列,是火山爆发时留下的神来之笔,不仅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特殊的科学考察价值。

在返回的路上偶遇一只漂亮的小鸟,我们互相好奇地互相打量着,我向前一点,小鸟也跳跃着向前,就这样我们保持着若即若离,每当鸟儿飞起的时候,鸟羽美丽的蓝和红色的尾羽,便飞成一朵花儿,在寂寞的山谷里非常美丽,鸟儿的名字——红尾水鸲。我终于没有时间与鸟儿游戏了,几乎是一路小奔般地返程。
拍摄日记:
走进腾冲地质公园的山门,看到一匹漂亮的白马,看看前边直直的路,直通大空山。可是骑上了马,没想到马是要被牵着走的,而且走的路据说是当年的“马道”,再后来发现被马夫忽悠了,他牵着马没有直直的走向大空山,而是绕行上了大空山右边的小空山。回来才发现,一张大空山的照片都没拍,小空山也是到了山顶拍的“锅底”。
小空山高仅40米,但火山口却大得出奇,直径150米。大、小空山均属截顶圆锥状火山,喷发后山顶留下的火山口,呈锅状。
为了寻找火山的另一番神奇的遗迹“柱状节理”,在杳无人烟的山路上跋涉,最后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神柱”。
随车观光了当地的湿地盛景——北海湿地,据说有着神奇的“稻田搬家”的故事,只可惜不能亲临体会了。
包车一日游,走马观花地游走,奔马式旅行,绝对是需要一个好的体能,4人之中,唯我独行去寻找“神柱”了。即使是四人的包车一日游,也难逃“购物”这一项强行的占用旅游资源。这里是卖玉的,一座镶满玉石的小桥,引起了我的兴趣。
腾冲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这里的温泉水质很好。腾冲的温泉是一定要泡泡的,奔忙了一天的风光,傍晚十分,泡温泉成了很的舒心享受,悦椿温泉,在包车司机讲价后242元。有自助餐享用。室内室外温泉情景交融,身心愉悦非常享受,一天的奔忙疲惫都泡在温泉里解乏了,两个多小时在这里泡温泉时间太短了,这里其实应该呆上一整天。
包车司机说得对,你们把几天的游玩时间压缩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