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平卧龙湖,是自然生态中候鸟栖息的天堂。秋去冬来,这里成了候鸟迁徙的驿站。

当雾霾笼罩的时候,候鸟依然飞来飞去,忙碌鸟奔在迁徙的征程之中。
雾霾仿佛一张蒙尽灰尘的天网,放眼望去,灰暗的湖面上“雾朦胧,鸟朦胧”,视觉中的候鸟“花容失色”。
白鹤是大自然中美丽的天使,为了拍摄到它的靓影,带着向往,听信了天气预报“北风、晴天”的“美丽谎言”,鸟奔到卧龙湖,如愿以偿初遇了“在水一方”的白鹤。
雾霾中,那种“鸟朦胧”的景象,让镜头中的所有鸟摄皆无亮点。
当我们发现了一个白鹤三口之家,尽管我们匍匐在山坡上一动不动,距离200多米的白鹤还是不安地举家起飞了。宛若仙鸟的野生白鹤,“拒人千里之外”的婉拒,惊飞“投江”的背影令人怜惜不已。卧龙湖湿地的泥泞与沼泽更是白鹤天然的拒人屏障,不得不让前来鸟摄的人们“望洋兴叹”,对它们肃然起敬而遥望。
天地水浑然灰蒙蒙的一色,这样无光影的天气,如此”雾霾镜像“污染了大自然的环境,对人类和鸟儿不利,也不利于鸟摄。在不断的期待中,只见太阳几经挣扎都无法逃离雾霾的“绑架”,让天地间无休止地处在迷蒙之中。“乌烟瘴气”无形中给视觉凭添了与鸟儿的相视距离。
在我们寻找的行进中,忽然间太阳拨开了雾霾,瞬间天空露出一片阳光,呼啦啦又一群白鹤借着北风飞翔了。然而,仿佛转眼间,雾霾又笼罩了天空。
流连、徘徊、寻找、发现。我们再一次发现了一家白鹤的时候,小心地把车停在苇草的外围,然后徒步悄悄地穿行,在一片湿地前不得不止步了,这里也许是与白鹤最近的距离,相距约200米左右。 隔着湿地湖水与白鹤遥遥相望,我们安坐在瑟瑟的风中,蜷缩在苇草丛中守望着视线中“安全距离”的白鹤,只见白鹤神情自若,在风中优雅地梳妆着羽衣。
我们默默地守望着,雾霾依然笼罩着天空,看不到阳光的影子游移斜长,就这样随着白鹤的灵动轻点快门,宛若一场痴痴的单相思。任凭冷风寒气袭来吹去,依然痴心相望执着相守,渴望着期待着白鹤的回眸,任凭时光就这样慢慢地随鹤舞蹁跹流转。
直到这一家白鹤又扬长而去的背影离去,我们才又开始了新的一番寻找。
当我们几乎放弃而归的时候,同行鸟友又发现了10只白鹤。
面对着如仙的白鹤,让我想起了央仓嘉措的那首《见与不见》,十分贴切地表达了此时的鸟摄心情。在茫茫的芦苇湿地的旷野中,在苇草浮动湖水皱起的冷风中,让守望白鹤成为一种禅意,一种痴恋,一种专情。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
让你住进我的心里
默然 喜欢
寂静
欢喜

秋末央借着呼啸的北风,已经悄然刮起了初冬的瑟瑟风寒,栖息的候鸟早已开始陆续迁徙的征程,这些“拉家带口”的白鹤小家庭,仿佛是最后一只迁徙队伍。据资深鸟人说介绍说,去年的11月6日,白鹤全部迁徙南飞了。

忽然,白鹤群里发出集结的鹤叫声,仿佛在呼唤着距离10来米处的另外一家三口之家的白鹤。以家族为单位的白鹤开始做迁徙之前的练习飞行了。开始还弄不懂七只白鹤是几个家庭,原来这个四只是一个家庭了。颜色棕黄的是未成年的白鹤宝宝。

白鹤一家又起飞了,也许这是白鹤带着鹤宝宝的最后一天的飞行训练。当最后一家白鹤起飞的时候,已经14点30分了了,手机里墨迹天气,预报着的“晴天”时段早已过去了,太阳依然被雾霾包裹着看不到一点晴天的迹象。虽然白鹤家族群依然在空中盘旋,偶们还是无奈地决定返程了。
毕竟雾霾只能“打折”镜中鸟儿的美丽,但阻挠不了鸟儿的飞翔。白鹤依然婀娜多姿,豆雁依然欢悦鸣唱,大自然的生灵自有大无畏的精神,面对各种风雨雾霭,依然抗争顽强不息。
心随雁南飞
不等今日去
已盼春来归
寻找野摄的鸟友们。
一只可爱的笑眯眯的长耳鸮,悄然站在卧龙湖畔的树丛中,虽然它的保护色那么好,还是被有着“鹰”一样敏锐眼神的资深鸟友发现了。将近傍晚的湿气加寒冷,已经给它挂上了一层的“胡子霜”。

因为白鹤的诱惑,午后我和鸟友一起单车赶往卧龙湖,按照定位图,手机导航不知为什么让我们在”调兵山下了高速,而不是到康平下高速,尽管我们困惑,但我们还是按照手机导航走了,一直到”陶代屯“的一片荒野,我们面对大片庄稼地的纵横岔路,终于不知如何向前了,宛若”有神之路“,一个羊倌给我们指了一条通往”五棵松“方向的新修的路。后来每每到了进退两难的岔路口,总是能遇到善良的指路人。傍晚夜色渐深,也没看到传说的”瞭望塔“标志,正好向村口一位村民问路,为了不在陌生的黑天奔波,也为了方便翌日起大早再次寻找白鹤,我们决定留宿在这个大齐村,农家里有火炕,有吃着很香很甜的大白菜和”二米饭“。

清晨,按照日出的时间,我们提前5点就起床了,吃了泡面,与凌晨3点就启程赶过来的鸟友们一起,在卧龙湖附近,行驶在寻找白鹤的乡间小路上。

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瞭望塔“,原来距离小马路较远,难怪傍晚我们没有看到。登临尚在建设中的”瞭望塔“,正好赶上迎面起飞而来的群鹤。就这样在兴奋地终于第一次见到了白鹤。在”瞭望塔“上,资深鸟人S老师用望远镜眺望到白鹤飞翔的方向,确定了白鹤群大概的”落点“,于是我们连忙朝着那个方向驶去。

寻摄的小路弯弯曲曲,时常让我们找不到曾经路过的路,后来才发现,在这里用定位图经常失灵,会迷失方向。后来鸟友描述的标志性”小房子和铁路“也找到了,可是白鹤去哪儿了。我们继续鸟奔,带着茫然,跟着前边行驶的S老师,如同导航一样,紧跟不舍地继续寻找了。

我们按照资深鸟人S老师观察的白鹤落脚点方向驶去,果然发现在那片空旷的庄稼地里有一大片白色的”暖棚“,正当我们好奇地把车停下来的时候,呼啦啦起飞了大群白鹤,场面相当壮观,望着飞满天空的白鹤,只能拍摄到这一部分群飞的白鹤。资深鸟人们观察白鹤渐行渐远的方向,判定它们这是一场迁徙之飞·,离去不在回来了。
拍摄日记:
雾霾已经成为气象中的一个越来越常见的恶劣天气之一。不仅仅给人类带来很多烦恼,也给大自然中生息的鸟儿们也带来很多的烦扰。据说鸟儿迁徙总喜欢选择一个北风的天气,顺着风势启程一场遥远的南飞迁徙。秋末初冬是白鹤最后一批的迁徙南飞。
喜欢野拍,但这次的卧龙湖寻摄野拍白鹤,或登高望远,或自驾行驶或徒步跋涉,显得有些过于鸟奔和艰辛了,即使找到了白鹤的落点,拍摄距离也是200米以外,因雾霾更显得鹤影朦胧了。这是一次少有的野拍经历。拍摄几乎是”徒劳无获“,更进一步说明寻摄野拍的不易。
因为天气预报“有误”,未能借助“天缘”,因为第一次去卧龙湖野拍白鹤,对迁徙白鹤在卧龙湖的活动范围无所了解,而陷入了对“地利”的迷茫之中,在这种“天时地利”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们依然没有放弃,依然靠着车轮和足迹,跋涉着去寻找飞翔的鹤影,在卧龙湖湖边将近20多公里的边缘线,在村庄、旷野、乡间小路、湖边的苇草丛中寻寻觅觅,流连往返循环穿梭,那种渴盼和辛苦是可想而知。
这次与鸟友同行野拍的经历,深深感受到鸟友们为了野拍到白鹤,所付出的辛苦跋涉,凭着一种坚持、努力与执着的精神,在大自然的恶劣环境里,寻找野生白鹤的影子。也因为有了资深鸟人的伴行,让我懂得了野生鸟儿生存的不易,让我了解了野拍生态鸟,不仅仅要有热情,还要了解鸟儿的习性。要通过观察和瞭望。当白鹤飞起的时候,观察它们是不是南飞了不再回来?还是在做迁徙的飞翔练习?若是盘旋飞行最后的落点在哪里?白鹤喜欢在哪片湖边栖息?很多都是要有常识和经验的。
这次卧龙湖野拍白鹤,虽然没有心仪的美丽鸟图,却也了解到大自然恶劣天气中,知遇和了解了卧龙湖的迁徙白鹤的自然状况。
据说雾霾与农村烧荒有关,听说卧龙湖附近的村庄,已经不允许擅自焚烧庄稼地里的苞米杆,已经开始有收购回收,也许意识到这些地方交通不便,这里乡村田野间都新修了的柏油小马路。
但愿所有能导致雾霾这样恶劣天气的人为因素,在人类的自省中渐渐得以完善,让大自然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美好。
拍摄时间:2016年11月5日
拍摄地点:辽宁沈阳康平卧龙湖
行车路线:沈阳高速——康平——五棵树——大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