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2016-10-06 20:24:43)
标签:

金蝉脱壳

秋蝉趣拍

微距摄影

昆虫世界

实景随拍

分类: 动物世界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金蝉脱壳的成语故事众所周知,金蝉脱壳的自然生态,是一个诱人的微摄题材。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这是我第一次走近并看到的秋蝉,它美丽的令人心颤,绮丽初绽的娇媚羽翼,清澈透明而显得空灵。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两只刚刚脱壳的秋蝉,懵懂地望着这个新奇的世界。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脱壳后的秋蝉,仿佛从沉睡的长梦中醒来,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情,缓缓而坚定地向上游移......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宛若听到了集结号,另一只秋蝉也奋力挣脱出尾巴,骄傲地展示着“金蝉脱壳”后的惊喜。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带着对秋的梦想和渴望,秋蝉开始了又一个崭新的禅意虫生。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蝉儿的世界很神奇,蝉儿的世界很精彩。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只有走近,才会发现秋蝉在“金蝉脱壳”中渐渐变幻着不同的美丽,它的羽翼在“脱壳”中不仅是如花开的缓慢舒展,而且颜色也是渐变的。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据资深微拍影友说,今年的秋蝉比往年多许多,真的是赶上秋蝉集结年了。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很多树干上都可以看到“金蝉脱壳”后的空壳,据说空壳可以做药材。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又遇见一只正在“脱壳”进行中的秋蝉,只见它奋力地向后仰着,小翅膀像一个小树叶儿。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贴着树干与秋蝉默默对视,这个角度看秋蝉宛若一个小天使,秋蝉的姿态和“纹身”看上去都十分对称协调,羽翼缓慢舒展的样子好可爱。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刚刚“金蝉脱壳”的秋蝉,颜色艳丽,点缀虫身的花纹也极其精致、缤纷而美丽。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徘徊在树丛中,又发现一只在树叶上已“脱壳”的秋蝉。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只见它渐渐收拢翅膀,然后排泄滴下几滴水滴儿。据说这也是“金蝉脱壳”的一个自然现象,然后才离开“虫壳”的。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出壳后的秋蝉,因为消耗太多的体能,需要很长时间的调整,并不能马上飞走。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徘徊在丛林中发现,秋蝉喜欢选择在有行人的小路两边来完成“金蝉脱壳”。猜想是因为林中好多飞来飞去的鸟儿,尤其“横行霸道”的成群喜鹊是秋蝉的天敌,而“金蝉脱壳”时间近2个多小时,时间如此漫长,危机四伏,因为鸟儿怕人,所以秋蝉选择离人近的地方,也是保护自己的一个有利选择吧。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秋蝉很会利用“保护色”,瞧!这个秋蝉一动不动,若不是走近看,真的像一片树叶。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发现这个蝉蛹的时候,已经是近午的11点了,完全不像传说中,蝉蛹是半夜出行的那样。这个蝉蛹只爬到离地一尺多高的树干,只见它已开始难以察觉的“弓背”,进入“金蝉脱壳”的初始状态。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仅仅4分钟,秋蝉的上半身已经“脱壳”而出。因为这个蝉儿的位置在树干一尺多高的位置,所以我们四个人不得不围着树干,或盘腿坐在地上,或蹲着一起近距离微拍,引来围观的路人,好奇地凑过来说:哦,原来他们在拍树芽!我们顾不上偷笑,依然专心致志地观察并拍摄着,偶尔仍然低着头解释一下,结果惹来更多的围观。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秋蝉开始把它美丽的翅膀“拽出来”了。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秋蝉伸展着“憋屈”了不知多少年的“臂膀”。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漂亮的翅膀,很神奇地一点点舒展,眼看着一点点变色变大。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当它最后奋力“拔出”尾巴的时候,看样子秋蝉也很兴奋,摆出“振翅欲飞”的高昂姿态。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漂亮的秋蝉。

金蝉脱壳(一)——走近秋蝉
   “金蝉脱壳”后的秋蝉,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自由自在地飞行。

拍摄日记:
   金蝉脱壳的成语故事众所周知,金蝉脱壳的自然生态,是一个诱人的微摄题材。初秋时节,秋蝉的幼虫懵懂地钻出地面,仿佛一夜间,丛林里到处都悬挂着金色的“蝉壳”。据资深微拍影人说,今年的秋蝉比往年多了好多,于是带着好奇,手持“老百微”镜头,搜寻在树木丛林中......

   金蝉脱壳,感受大自然中弱小昆虫的奇妙蜕变过程,从发现蝉蛹开始,一直到婵儿完全脱离壳,历时2个多小时,期间备受煎熬的是秋天的大蚊子,还有一种叫做“瞎蒙子”的吸血虫,被咬之后奇痒并红肿成一元硬币那么大的红包。但是这一切都忍了,只为随拍金蝉脱壳这个自然界神奇而有趣的过程,揭开了金蝉脱壳的神秘。
   后来知道自然界有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比如昆虫和螃蟹可以断腿再生。壁虎可以断尾再生。昆虫不仅会蜕皮,还有变身本领,由蠕动的虫子,变成蛹,再变成蛾子或蝴蝶,变化之大,是别的动物所不能的。
    拍摄金蝉脱壳始末,首先是要寻找,据说今年的北陵公园蝉蛹比往年多,因为今年是第一次拍金蝉脱壳,所以跟着资深微距影友一起,开始学着怎样识别尚未脱壳的蝉蛹,仔细观察才发现,蝉蛹几乎不挑树种,很随意地铁挂在大树干上、树杈上、灌木枝条上,有的甚至还挂在树叶上,今年感觉真的很多,但仔细看看很多都是脱壳后的空壳,就这样我们几个人分头撒网式地搜索起来,不管谁先发现,大家都凑过来一起拍。终于我自己发现了一个尚未脱壳的蝉蛹,连忙喊大家过来拍,于是大家互相谦让着机位,从各个角度拍摄着金蝉脱壳的过程。
   金蝉脱壳的过程太有趣了,第一天没拍到尽兴,第二天带着被咬了18个大红包,依然兴致勃勃地又开始寻找蝉蛹了。真的很幸运,终于又找到一个蝉蛹。
   其实蝉蛹的寻找真的需要不早不晚的偶遇,据有关资料说,蝉在树根下“潜伏”几年甚至17年之久,直到有一天从雨后松软的土地里钻出来,然后一一点点地爬上来,爬到某一个位置或高度,然后抓牢足够使它挣脱蛹壳的“力度”,然后就开始“剥茧而出”,这个开始的过程仅有几分钟,如果在这个时间,你没有发现蝉蛹,就不可能拍摄到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为此很多微摄影友因没及时找到蛹壳而没拍全始末而颇感遗憾,这个机会就要靠“虫缘儿”靠偶遇了。
    一次在寻找蝉蛹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看不准树干上蛹是否已经脱壳,结果用树枝去碰了一下,只见它居然动了起来,正高兴着没想到它忽然掉下来了,连忙在树下的草丛中寻找起来,一边还很忏悔的嘀咕:人家真不容易,在地下好多年了,好不容易熬出来,还让我给弄掉了,带着愧疚我俯身在草丛中找啊找,也许蝉虫它具有保护色了,眼看着它掉下来,居然没有找到,也许一会儿它会重新爬上来吧,我祈祷着。
   后来虽然有资料说蝉属于害虫,但是毕竟是个生命,说它是害虫其实是针对树木来说的,因为它寄生在树根吸食树根的营养。
   后来在遇倒难以辨别是否出壳的蛹,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后来也学会了观察,不会误判了。
   第二天寻到一个尚未出壳的蛹,招呼来另一个微摄影友一起拍,拍了两个多小时,因为心中还惦记去拍蝴蝶,所以错过了金蝉脱壳的后的一个细节,就是蝉脱壳后,会拍出几滴液体,然后才会离开它的蛹。

   
    孙子的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成语中的“金蝉脱壳”比喻用计逃脱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

拍摄地点:沈阳北陵公园
拍摄时间:2016年8月1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