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来,万鸟齐翔的神奇景观,又一次上演在东港鸭绿江口湿地的海岸线上。
每年春回大地,这里是全球八条鸟类迁徙线路之一。
随着潮涨潮落,迁徙的候鸟们飞起飞落,逐浪追潮在滩涂上,寻食着大自然奉献的丰富鲜美的“海鲜”。
成千上万的候鸟,长途旅行途经这里,集结栖息,宛若一只训练有素。井然有序的庞大的候鸟队伍。
每当潮起潮落,万鸟腾飞,恰似卷起千层浪,前赴后继地飞起又飞落。
春回大地,这里便是鸟儿的天堂,这里便是观鸟的胜地。
因为来不及转换广角镜头,使得腾飞的群鸟,宛若一张万鸟编织的“天网”,而不是飞行有型有样的鸟浪儿了。
潮来潮去,万鸟齐飞,热闹了海岸线,也喧腾了观鸟人的心海。
鸻鹬鸟儿是候鸟中的主力军,宛若一个个大家庭,又仿佛组成了一个个专属鸟种的小分队,它们的展翅是那么的“步调一致”。
每当退潮的时候,候鸟们都是在潮水退去一段距离,才起飞一次,一段段地随潮而飞,然后再一段段地作短暂的寻食栖息,真可谓追逐潮水,“步步为营”。
大勺鹬,总是发出嘹亮的鸟叫声,宛若银铃般地动听。
大勺鹬,总是喜欢独行。
海鸥,好像天生喜欢跟人亲近,总是不介意的在镜头前飞来飞去。
悠闲自在的小海鸥。
斑尾滕鹬是鹬鸟队伍中最大的家族。
春天来了,斑尾滕鹬的繁殖羽很好看。
在滩涂中寻找“海鲜”的斑尾滕鹬。
傍晚黄昏,万鸟仿佛欢送夕阳一样,非常活跃。
眺望远处的鸟浪儿,仿佛是那艘大船是放飞的起点。
挥挥手作别夕阳,作别迁徙的鸟儿,作别人间的自然美景。
相关资料:
东港鸭绿江口湿地总面积770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二大湿地,是全球八条鸟迁徙线路之一,每年3-4月,在鸭绿江口的黄海岸边,成千上万只候鸟迁徙途经这里,在此觅食、繁殖、栖息。每当这个季节,数十公里的海岸线,成了人间仙境,鸟类天堂。从这里过境的涉禽,,是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候鸟,北迁飞往俄罗斯远东地区和美国阿拉斯加繁殖地,这里为这些被称为“不拿护照的国际旅行者”涉禽,提供了最后的停歇之地。每年这个时候,也吸引一批批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鸟类爱好者前来观鸟、科研。
每年4-5月,巨大的迁徙鸻鹬鸟儿约10多万只在此停留一个月左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鸟种是斑尾滕鹬、大杓鹬、大滨鹬等,这些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水鸟在此交汇,并组合成中国最为庞大的鸻鹬水鸟群。
东港观鸟潮汐表。今年见证了这个潮汐表真准。4月2日在东港实拍(农历25日),很准的涨潮时间。

万年不变的潮汐表。
拍摄日记:
自从去年偶遇数万只鹬鸟迁徙的壮观场景,又是一年春,赶上今春鹬鸟又归来,怎能不前往去观赏,因为我们只有两天的行程,虽然已近傍晚,我们依然从岫岩,享受着清明假期高速公路的福利,鸟奔东港。
也许我们的诚心感动了海神,也许我们很有鸟运,清晨还淅沥沥地下着的春雨,在我们寻古探幽中渐渐地停了下来,在赶往东港的路上,天色已经大晴,我们更加地期待能够观赏到夕阳下的迁徙鸟浪。
当我们来到去年熟悉的古港观鸟地,没想到正赶上大潮,只见一群海鸥驻守在靠近岸边的潮水里,忽然一船队趁着大潮出海了,也许惊动了鹬鸟群,只见鹬鸟群腾空而起向岸边飞来,我兴奋地连忙扫描着鸟浪的方向,太近了,镜头几乎收不进来鸟浪飘逸的列队,只好拍局部漫天的鸟影。鹬鸟成群地随着潮水涌来,转眼又随着潮水离去,每隔20分钟左右,鹬鸟就会有一次大型的列队飞行,然后随着潮水的退去渐行渐远.......
转眼之间,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潮水涨落的一个周期完成了,当夕阳最后一抹余晖消失的时候,成群的鹬鸟已经随潮水远离岸边,远远望去仿佛滩涂上的密集的小黑点,再见了,再等明年候鸟相约,华灯初上,我们也踏上了返程......
拍摄地点:丹东市东港鸭绿江口湿地海岸线
拍摄时间:2016年4月2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