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2015-11-06 18:00:10)
标签:

东方白鹳

白鹤

法库獾子洞

候鸟迁徙

观鸟随拍

分类: 鸟类摄影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法库獾子洞,是东方白鹳和白鹤迁徙途中的“加油站”。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晚秋的“小阳春”,候鸟看上去显得十分安逸。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宛若仙鸟,在大自然的舞台上,表演着动人的鸟姿。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据说鸟儿们与鸟人的距离有300米以上,所以拍摄的效果更显得栩栩若仙。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东方白鹳的“曲颈向天歌”,是大自然最美最动听的天籁之音。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迁徙的东方白鹳数量明显多于白鹳,只见它们和睦相处,安泰宁静。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獾子洞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好,是候鸟们的乐园。天空中飞来飞去的是豆雁。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还有很多小型涉禽鹬鸟,自由自在地混居在大型候鸟之中。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东方白鹳和它的孩子们,在安逸地享受着这里丰富的食物。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东方白鹳群聚群居,并不飞离很远,大都在水面盘旋。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晚秋初冬时节,这里是候鸟的快乐世界,这里除了候鸟,只有闻讯而来的鸟人。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鸟人们尽量想靠近候鸟们,无奈泥泞的河滩湿地,阻止着与鸟儿的相望,即使用大长焦,也很难拍摄到“数毛”片。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遥望着几百米开外的候鸟们,只能放大图片,来欣赏美丽的东方白鹳鸟姿。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东方白鹳,前赴后继游移向前行进在浅水区域中,到了一定的地域,还会折返前行。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群聚的东方白鹳,总是排着整齐的队列,远远望去像羊群那样低首游移。据说它们喜欢吃的是一种水草的根,当地老百姓俗称叫“地梨”的一种水生植物。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黄昏将至,东方白鹳依然几乎不抬头地忙忙碌碌地在浅水中寻食。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从上午到黄昏,一直想拍夕阳下的鸟儿剪影,但是鸟儿们并不高飞,依然眷恋着河水,依然匆匆地“加油”,看来鸟儿没有我们闲置的心情,也不理会鸟人们痴痴地期待,因为鸟儿迁徙的征程,早已在季候的风中吹响,鸟儿们需要增强体能,来适应长途飞行的迁徙。

东方白鹳宛若仙鸟——獾子洞观鸟记
   摄鸟,辛苦并快乐着。到獾子洞拍野生鸟类,最早出发的鸟人是星月高悬的2点钟,日落返回的鸟人,是追赶星月、万家灯火的夜晚才回到家的。从清晨到黄昏,河畔都有鸟人的身影,都很敬佩鸟人的那种执着精神,那种披着星星而来,带着星月而归。摄鸟是一种情趣,是一种生活方式,摄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生活状态。对鸟儿的理解,来源于对大自然的热爱,对鸟人的理解,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


   11月7日,也就是立冬的前一天,在法库獾子洞依然有鸟人在那里守拍,回信说:獾子洞的水面全冻上了,什么鸟儿都没有了。沈阳的这一天也是小雨过后,由于气温骤降变成冰挂了。只有等待明年春天,这些美丽的候鸟才会归来。


拍摄日记:
   秋高气爽的晚秋末央,依然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早有所闻獾子洞是候鸟迁徙的地方,是候鸟迁徙的“加油站”。于是我们决定去寻摄候鸟。当我们打开GPS,才发现辽中、新民、法库都有叫“獾子洞”的地方,询问鸟友之后,锁定了“法库獾子洞”,目的地为“法库獾子洞村”。
   一路行驶在城市平坦而拥挤的条条大路,终于驶进两边有着大树护卫的柏油路,一路有歌相伴,顺利抵达目的地。看到了獾子洞辽阔的原野湿地,果然看到水面上宛若星点的小小鸟儿,因为水面离岸边较远,我们信步走下河堤大坝,踩在软软的露出水面的河床上,忽然天空一阵阵鸟儿的齐鸣,仰望天空,只见鸟儿“人字型”列队,分成几组翱翔在碧蓝的天空,仿佛整齐的飞行大队,从东方向西方飞行而来,很快就从头顶飞过,向着水面中的苇草湿地纷纷“降落”了。没想到初来乍到就看到如此美妙的“鸟景”,心中大喜,翻看着刚才的画面,原来是一群“鸿雁”。
   途中遇到鸟人,说这里我还未曾见过的东方白鹳和白鹤,于是决定去寻摄,可是眺望茫茫湿地和莫大的湖面,竟然看不到鸟儿们的影子了,就连刚才飞落的上百只“鸿雁”也无影无踪了。于是又手机询问鸟友,方知“仙鸟”已经被找到,我兴奋得恨不能马上就看到“仙鸟”。可是我们对这里人生地不熟,GPS是不会导航鸟儿在什么地方的,獾子洞水库也比我们想象的大许多,而且周围依伴着几个小村庄,有着很多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水库不同的方向,究竟鸟友说的“仙鸟”的具体方位在哪里?不仅我们,后来才知道很多鸟友是颇费了一些功夫才寻找到的。
   我们终于沿着101国道,看到湖面上一片片“仙鸟”的踪影了,看到岸边停着的几辆车,兴奋地随意拐进一条小土路,却发现苞米地是终点。我连忙下车拎着三脚架,背起相机包,穿过苞米地,朝着“仙鸟”的方向徒步走去,SK则返回寻找能够抵达湖边的路。
   终于到了能够看到“仙鸟”水面,急忙奔向鸟友们,才发现脚下已经不仅是软软的,还是黏黏的,一脚踩下去很难拔出来了,后来有经验的鸟友说,要走快才能及时拔出鞋子继续走。就这样终于选好位子淡定下来,但是站立时间长,脚下会陷下去,然后很用力的拔出来,这时候小心会发生脚拔出来了,可鞋子依然在泥泞里的状况。看到有很执着的鸟友趴在泥泞之中守拍,可是用力按下“防潮垫”,才发现有水迹渗出来了。空旷的湖面上,毕竟晚秋风冷,可想而知趴在上边是件多么辛苦的事。有几位鸟友真可谓是爬五更追星月,夜黑3点多就出发,寻找了3个小时才找到“仙鸟”的位置。摄鸟辛苦并快乐着。
    不管我们怎样走近,“仙鸟”还是与我们有着拍摄的遥远距离,但是终于看到了“仙鸟”,眼前的“仙鸟”宛若置身仙境中,迷蒙梦幻飘渺,有些鸟人嫌空气不透,雾气太大,可是仰望碧蓝的天空,雾气也许是因为水面湿度和大气的温差造成的,更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附近很多烧荒的烟雾造成的,尽管这样,我依然兴奋不已地按动快门,记录拍摄了这次观赏“仙鸟”的仙姿美态。
    镜中的“仙鸟”十分安逸,不时在水面上蹁跹起舞,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栖息在水面上,宛若羊群一样,低首摇摆着“舔吮”着水面,后来才知道“仙鸟”们吃的是浅水中的草根儿,附近老百姓俗称这草根儿为“地梨儿”,看着“仙鸟”群乐此不彼,来来回回,一遍遍地低头吃着,猜想那一定是滋味甘美的好东西。
    一位当地的护鸟观察志愿者介绍,这些“仙鸟”已经来了十多天了,已经有好几批的“仙鸟”,在这里的“加油站”起飞到远方了。据说前几天央视在这里拍了有关鸟迁徙的录影。

拍摄日期:2015年11月1日
拍摄地点:法库獾子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