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的清晨,与鸟儿一起赶潮儿的鸟人们。

晨曦中,集结的鸟人已经伫立在海边,静候着初升的太阳,静候着潮汐的涌来,静候着鸟儿的飞来......

东方的太阳终于在众望中喷薄而出,漫天尽是朝晖的渲染。

晨光中静候潮汐的鸟人。

终于耐不住静守,沿着海边去拍别的鸟儿了。鸟人们戏称苍鹭为“老等儿”,这只“老等”也在晨光中盼望着。

晨光中安逸的鸟儿。

宛若止水的海面上,苍鹭的起飞,让画面灵动起来。

在瑟瑟的秋晨中,守候鸟儿的执着鸟人们。

庄河时值温度15——25度,鸟人们静候着黑脸琵鹭的到来,有些鸟人是第一次来,有的鸟人已经来过几次了。

最小的鸟人才8岁,已经是出手不凡的小枪手了。

开始涨潮了,并没有想象中的涛声,海是那么沉静,波平如镜。

继续涨潮中,鸟人也如潮,炮阵越来越庞大了,有来自各地的百来鸟人,在海岸边站成一条长龙阵。

眼前不时有海鸥飞过。

才八点半,晨起的秋凉已散尽,热情的秋阳直射着静候在海边的鸟人们。

忽然一只小小鸟飞上了“黑脸琵鹭”的舞台,鸟儿是那么娇小,不仔细看几乎找不到,也许鸟人们等得太久了,长枪短炮对着这只小鸟也是一阵阵咔嚓嚓地拍。

快乐的小鸟忽然飞回海岸,引得鸟人们蹑手蹑脚地一点点靠近,小鸟也不紧不慢地与鸟人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我手持追摄着小鸟偶尔的回眸。这小鸟叫“蓝矶鸫”,是一只雌鸟。它成了我的新鸟种

蓝矶鸫在草丛中寻找虫子吃。

鸟人们过于集中最西边的骆驼峰礁石,因为那是传说中黑脸琵鹭的舞台,而且拍摄距离是最近的。很多精彩的黑脸琵鹭都摄于此。

迷彩装是鸟人最爱的鸟服,就连炮衣也装备成迷彩的颜色。


哈哈,这阵容,鸟人有说“大炮都是敌人给我们造的”。

列队的鸟人们仰望着天空中同样列队的鸟阵。

终于看到黑脸琵鹭从东方飞来,给了我们一个漂亮的剪影。
拍摄日记:
黑脸琵鹭被称为“海上大熊猫”,据说在全球范围内仅存2千多只,因为物种稀少行踪不定,所以黑脸琵鹭被鸟人热捧但却不容易拍到。大连市庄河的海域,是黑脸琵鹭栖息繁衍的地方,离我们大约300公里,相比全国甚至是世界的鸟人来说,这么近而不去观赏黑脸琵鹭,是没有理由不去的,大有“相见恨晚”的冲动。
于是,在鸟群里鸟人们算准了大潮的日子,开始集结了。因为这个季节,黑脸琵鹭是跟着大海的潮汐在海滩的滩涂上觅食的,所以鸟人们跟着黑脸琵鹭的行踪,成了起早贪黑的弄潮人儿。
因为是周末,沈阳的鸟人过于集中了,纷纷自驾前往,更有大客载着30多鸟人奔赴黑脸琵鹭的栖息之地,一夜之间,有百余来自沈阳的鸟人夜宿庄河市,精神抖擞地准备次日清晨和黑脸琵鹭一起去赶潮儿。
按照鸟人的潮汐表,查看了秋高气爽的庄河天气预报,大潮前后都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让鸟人们身未行心已动了。阴历初三(农历2015年8月3日,阳历9月15日)才是最大的潮,因为有很多上班族,周末我们就提前行动了,准备“初一”就去拍摄。
夜宿庄河,翌日5点准时出发前往拍摄黑脸琵鹭的“鸟人基地”,因为有来过这里的鸟人引路,我们很快就来到海边,看到了那几座“眼熟儿”的貌似大骆驼俯卧在海滩上的礁石,因为黑脸琵鹭落在其上翩翩起舞,而被鸟人热拍的著名天然幕景。
东方已经泛出殷虹,鸟人们支好三脚架,安置好摄影器材,静候着冉冉升起的秋阳,静候着大海的潮汐,静候着黑脸琵鹭的翩翩而来,那种静候在空旷的海岸线,在寂静晨风的秋凉中,是一种心动与渴望的交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