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见九个中华攀雀鸟巢,按照顺序编号了,一号鸟巢为提篮式,位于蒲河岸边,巢主是一个无忧快乐的雄鸟。

二号是一个完工的鸟巢,距离一号鸟巢仅20多米,鸟巢宛若一个毛毡靴子,此时两个亲鸟正在共同育雏。

三好巢距离二号巢大约30米,是一对儿恋爱中的中华攀雀,这只雄鸟很勤奋,不停地忙碌打造着尚未完工的鸟巢,间歇时会停下来高声呼唤,不知去哪儿贪玩的“女朋友”

四号、五号、六号鸟巢很集中,距离不到10米。这个四号鸟巢,是最完美最精致的鸟巢,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鸟巢不同于人类的房子,鸟巢是鸟类为了繁衍生息而筑造的,不是用来居住的,当雏鸟长大出巢飞走的时候,鸟巢也就废弃无用了。所以四号鸟巢已经是个空巢了。

五号鸟巢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这话对鸟巢来说,也是十分适合的,因为鸟巢的出口,是亲鸟孵蛋进出的主要通道,也是亲鸟喂雏攀抓的主要支点,更是雏鸟出飞的重要出口,所以鸟巢的出口筑造,常常是圆圆的方便鸟儿进出功能外,还要特别加固加密。只见这只雄鸟攀雀非常用力地用嘴不停地叨筑加密着鸟巢出口。鸟巢出口大部分都是朝着水塘的方向,为了拍摄方便,鸟友用树枝和绳子把鸟巢出口转过来了,鸟儿飞来的时候,很快就适应了鸟巢出口的方向,但是为了不影响鸟巢的自然方向,拍摄完后,鸟人依旧把鸟巢的方向归位了。

六号鸟巢也是完工的鸟巢,估计是喂雏初期,亲鸟来的频率不是很勤,大都是这只雌鸟喂雏,原来中华攀雀也有分工,筑巢的时候,雄鸟大显身手,付出很多辛苦,喂雏的时候,雌鸟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地忙碌着。

又步行了百米左右,当我看到七号鸟巢的时候,立刻就喜欢上了它,这个鸟巢是个很雅致很梦幻的“花篮儿”形状,它悬挂在水塘边的老柳树上,周围环境天成静雅自然,拍摄环境也十分有利,坐在田埂上,背依的小树丛后面是大片水稻田,前方是水波涟漪的静默鱼塘。视野开阔,背景虚幻,透视效果极好,而且这个鸟巢属于较早的筑巢阶段,所以当时就决定以后就跟踪拍摄这个鸟巢了。

八号鸟巢比邻七号鸟巢,它的特点是鸟巢出口呈方形,发现它的时候,可以观察到鸟巢内有明显的蠕动,说明小鸟已经孵出了,但是亲鸟非常胆小机敏,所以也就没有继续打扰了,后来专注拍不怕人的七号鸟巢,这个八号巢就只拍了这一张纪念版。

第九个鸟巢的发现很有意思,其实它跟七号鸟巢在一棵树上,跟踪拍摄第七个鸟巢近两个月,竟然都没有发现它,直到8月19日,也就是跟拍的末期,才发现了它的存在,但是没有观察到有鸟儿光临,不知是弃窝了,还是已经出飞了,但从颜色来看,貌似今年的鸟巢,所以九号鸟巢对我来说是一个谜。

实景随拍了九个中华攀雀鸟巢,整体完工后的形状大体相同,细节却有很多微妙的不同之处,这也就区分了中华攀雀鸟儿各自的异曲同工之妙。据说鸟儿建筑师是天生的,是无师自通的遗传基因,造就了鸟儿如此精湛的天分。鸟巢的精致与合理的搭筑,其中的奥妙都是与鸟儿的灵性想通的,是与鸟儿的审美分不开,鸟巢的构筑其材料来源于大自然,有鸟儿筑巢的地方,也是生态环境的良好的标准,这里空气清新、幽静,生态环境和谐,所以是鸟儿繁衍生息的理想乐园。

第一次拍二号鸟巢是7月4日,只看到雌鸟来回奔忙着叼虫喂雏,有时候进巢去喂,说明雏鸟还很幼小,过了五天,第二次拍摄,就看到大部分都是雄鸟在频繁喂雏了,看来鸟儿根据育雏的时间是有分工的。后来看到一只露头的雏鸟,很快就突然出巢飞远了。以后没在跟拍。

鸟儿的精明与审美,自有鸟儿通晓。有的雄鸟虽然搭筑好了“花篮儿”,但不一定就能获得雌鸟的芳心。一号巢的“花篮儿”,不知搭筑了多久了,当过了8天后,也就是7月12日第二次去拍它的时候,巢主雄鸟依然独居,它的花篮儿也显得暗淡和陈旧了许多,。据说如果一个月没有招来雌鸟,雄鸟将放弃这个煞费苦心编织的花篮鸟巢,弃巢对于鸟儿来说也是常有的事。
拍摄日记:
在都市的郊外,沿着蒲河水系,有着大片的水稻田和庄稼地,还有穿插之间的星罗棋布的水塘,在蜿蜒伫立其中的老柳树,不知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也不知有多少鸟儿在这里搭建繁衍生息的鸟巢,孕育了多少大自然快乐的生灵。
当我走进这个美好而陌生的大自然生态环境里,第一次惊喜地遇见了中华攀雀候鸟,第一次遇见中华攀雀编织的不同时期的精美鸟巢。令人叹奇的是这九个鸟巢如此地密布,在不足几百米的地方排列着,让人流连忘返,也令鸟人拍摄起来感到颇有顾此失彼的心理,面对如此众多的鸟巢,竟然不知所措的难以取舍了。
我们沿着田间小路,走向错落在田野间的老柳树,让我们惊喜的是,仿佛每一棵老柳树上飘摇的柳枝上,都会悬挂着一个神秘的“空中鸟巢”,在夏风轻拂中,微微摇曳着,那就是我期待已久的中华攀雀鸟巢......
在大片的田野间,也许过了农忙季节,少有人烟,只有绿油油的庄稼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在我们行走间,总会惊飞隐藏在水中苇草间或水田间的鹭鸟、鹬鸟或水禽,但我们无心去拍摄,因为令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中华攀雀。
在这里我们先是依序看到了两个鸟巢,后来又发现了一个,一个随同而来的非鸟人,在闲逛中居然又发现了三个鸟巢,后来沿着小路继续往柳树上寻找,鸟人们又发现了两个,就在一天里,竟然在不足500米的田间小路边的老柳树上,一共发现了八个中华攀雀的鸟巢。当然放眼瞭望,还有更多的柳树,相信其中会有更多的中华攀雀鸟巢,是这里天成幽静的大自然环境,让中华攀雀亲睐,来这里安居栖息繁衍生息。
最后我终于忍痛割爱选中了七号鸟巢,作为跟踪拍摄的鸟巢,因为如果这些鸟巢都去跟拍,会顾此失彼左右为难的。后来在跟踪拍摄的七号鸟巢的那棵老柳树上,居然发现同时有两个中华攀雀鸟巢!
让我兴奋不已,这里的中华攀雀鸟巢如此之多,真是堪称中华攀雀博物馆了!以后前来的鸟人,继续好奇,在这里又发现了多处中华攀雀鸟巢。
因为这里“荒无人烟”,灌木和野草茂密丛生,空寂的乡野因地处都市的郊外而显得十分恬静,这里草木丛生自然生态中,有着最自然的生物链,虫儿繁多,水系资源充沛,自然成了鸟儿们的乐园。
对于想跟踪拍摄的我来说,往返百余公里虽然有点远,但还是能够坚持下来,尽管有时面对旷野的空寂,有时候独行的我会感到忐忑不安,当我静默地望着树上的鸟儿和鸟巢出神的时候,突然飞落眼前的鹭鸟,也会因为突然发现我而“嘎嘎”大叫着飞离,我会心的一笑,我与鸟儿互相被惊吓了却可以安然无恙,有时候静守的脚下,会出现一条小蛇儿,我虽无察觉,但小蛇儿也会退避三舍而求平安,我们依然会相安无事,还有令人恐怖无奈的蚊虫困扰,尤其是一次被盯咬在脸上,当时以为是蚊子,一个巴掌刮了过去,后来才知道是以前从未见过的“瞎蒙子”!据说这东西是喜欢盯在牛身上的,而且盯得稳准狠,它居然盯在我的脸上,“妈呀”好疼的!后来不知道是“瞎蒙子”叮咬的,还是巴掌打的过重,脸红肿了!
有鸟人一起守候拍摄的时候,会很快乐的,但是偶有独自坐在田埂上,背倚着茂密的树丛,守候鸟儿的寂寞也会感到无聊难耐,也时听到虫儿无序的呢喃,也会有莫名的不安,其实,最最害怕的还是突然看到陌生的人,因为在这里少有人影,光有警惕是不够的,想求助都四处无人。曾有鸟人在夸我胆大勇敢的时候,同时还吓唬我说,在这里若是失踪了,因为荒野深幽,因为鱼塘、小河,会几年都没有人发现的!这些因寂寥无人烟的心理压力,都会因为中华攀雀的快乐飞来一扫而光,因鸟儿的魅力无法抗拒,看到鸟儿唱歌,追摄鸟儿奔忙,就会忘情拍摄,就会忘乎所以,纵然被鸟儿诱惑,为鸟儿迷恋,一次又一次的前来守拍,任凭时间流连忘返、流淌无痕......
这次跟踪拍摄,历时54天,每次自驾往返百余公里,一共往返11次,是今年随拍鸟巢历时最长的最远的最执着的一次跟踪拍摄,从拍摄中华攀雀的快乐单身汉时期,到它终于找到女朋友,然后恋爱“踩蛋儿”共筑爱巢,然后繁衍孵蛋,最后的雏鸟出飞,攀雀全家亮相,其中有很多精彩的随拍故事,将在图文中陆续写实记录中。
第一次拍中华攀雀,很多都是没有经验的赶着拍,很幸运地是能拍到中华攀雀繁衍生息的全过程,再此非常感谢一起共守快乐鸟摄的鸟人们,感谢爱心友情指点迷津的鸟友,感谢发现并带我们前往的资深鸟人,感谢互通鸟讯的友爱鸟人,因为路途较远,鸟人们不可能天天去守拍,分别去观察并互相通告中华攀雀进展的鸟况,是个非常友爱并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是利人利己的鸟人之间的和谐沟通。
当8月30日,鸟人来电话说:别再抱有希望了!攀雀鸟巢一点动静都没有了!!我视乎才放下心来,因为毕竟秋凉已到,尤其早晚的气温最低已经达到15度,而且野外的秋风真的好凉,估计7号鸟巢,这个最晚出飞的中华攀雀一家,在鸟妈鸟爸的带领下,一边练习飞翔本领,一边已经开始南迁了......祝福鸟宝宝们快乐成长,明年再来!!!
拍摄时间:2015年7月4日--8月2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