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是深秋,迎来了人潮如水的赏枫大军的最后枫狂。

深秋的枫景如梦如幻,满视野依然是迷醉的枫情。

晚秋邂逅如此枫情。

赏枫的人潮如水流向枫林深处。

人和车并行在风景区的赏枫小路。很窄的路竟然是双向行的。每每遇到会车,可想而知了。

追枫赏枫的人们。

在景区没有看到管理人员,当审美过于集中的时候,人们会很有耐心地依序拍摄。

晚秋枫林宛若一道美丽的屏风,让深秋如梦如幻。

乱花迷人眼,深秋的枫叶在秋阳的映衬下,十分绚丽迷人。

深秋最后的枫狂,令人流连忘返。

一个转弯儿,居然能看到绿黄红渐变的几种颜色的茂盛的秋叶,装点着如此斑斓多彩的深秋。

居然有这样的游客,夭折了如此明艳的“枫景”。




晚秋的山风,使劲地吹着,试图把枫叶摇曳下来。

秋阳绚丽着最后的枫情。

两片金黄的枫叶,相依守望着深秋。

深深地俯首,凝望即将投奔的大地,那份深情的相望,永远凝固在这个秋天。

拥抱整个秋天,拥抱灿烂的枫情。

再回首,已是深秋。

从景区大门徒步到鸳鸯湖,大约10公里。这里也是蒲石河风景区的标志性景点,不过这里已是晚秋风景了,树叶几近凋零已尽。因为返回的时间有限,我们没有继续前行,随行的两位客人感觉到疲劳了,我们想搭车返回(每位10元),可惜因为游人很多,没能搭上车,后来又步行5公里后,终于给两位客人搭上车(每人5元),可是因为塞车,时间也没有快多少,不过可以休息一下了。

徒步前往风景区时的随拍风景。

风景区外随拍。

风景区外随拍。


赏枫一天的游人们,带着疲惫要走出距离景区大门2公里的地方,乘大巴回家。

回望夕阳西下的山峦,告别晚秋起伏的山峦,惜惜枫情只待明秋。
拍摄日记:
昨天国庆节后,晚秋红枫依然,又是一个赏红枫的高潮,追枫赏枫的游人队伍相当地庞大,前往本溪、桓仁、丹东方向的赏枫线路,游人如织依然爆满,6:30我们随着赏枫的满载游客的大客,驶向丹东蒲石河风景区,沿途的第一个高速服务区,竟然车位爆满,我们只好到下一个服务区,很震惊地看到,除了拥挤见缝插针的各种车辆,那个如厕的大军,简直就让人啼笑皆非了(此镜头不忍拍),只见公厕门庭若市,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忽然发现穿戴缤纷的游人,纷纷飘流向公厕的一边,只见公厕周围有人把守,而公厕旁边的施工现场,已然成了露天大公厕,只见那些穿着如花的女游客们前赴后继地奔赴哪里“放松唱歌”,然后弃下一朵朵“小白花儿”......
因为游客太多了,我们的大客在距离蒲石河风景区大门约2公里的地方就停下了,跟着缓缓的人流,在长龙似的车辆中穿行着,终于来到风景区的大门,踮起脚尖越过人头,终于看到了景区里站立迎候的红枫,不仅欣喜若狂:还好,时值晚秋忽冷忽热的“抽风”天气,这里的红枫风采依然,也不枉费我们的一番翘首,更何况我们还有南方客人第一次前来观光,也让我们放心下来,因为之前听说著名的红叶观赏区——关门山,已经红叶飘零了。也许这里相对关门山风景区的温度稍微暖和一些,才余留红枫善待远方的来客。
终于进入蒲石河风景区了,唯一的一条赏枫小路上,塞满了车辆和游人,晚秋的红枫不温不火地伫立在两旁,一边依伴着溪水,另一边依偎着山峦,跟着赏枫游行的队伍,只见那些迟缓前行的车辆尾气突突地冒着,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已成无稽之谈了,我空想,如果不是这么拥挤,这里的大自然风光会很优美,现在看来关门山的管理还是到位的,景区禁止其他车辆进入,只有环保车。蒲石河景区各种车辆进入,污染环境,观赏小路成了呼吸污染“尾气”的通道。人们渴望回归,可无路可走了。
晚秋的天空,秋阳惹人喜爱地播撒着温暖,尽管秋风瑟瑟使劲拽着秋叶摇,但这里的红枫树依然火红正旺,让赏枫的游人忘却了行进中的诸多烦扰,尽情地在晚秋中寻觅一叶枫情。我尽量把镜头放远到无人的地方,让红枫成为主题,旅行随拍,寻找着晚秋的亮点与心情......
沿着景区的赏枫路,来回行进20公里。早6:30从沈阳出发,晚19:30回沈。
拍摄地点:丹东蒲石河风景区
拍摄时间;2014年10月12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