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2014-01-13 20:55:53)
标签:

2014寒冬腊月

雪打灯

体验年味

心情随拍

新老村舍

分类: 旅行旅摄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无雪的隆冬依然凛冽,我们充满好奇,冒着严寒一路驶来,终于寻找到了有着年味儿“雪打灯”的小山村。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在这里满视野都是各种造型的“雪打灯”,置身充满年的颜色和快乐的氛围,让那份未眠的童真和笑容真诚流露。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穿行在卡通“雪打灯”的世界里,体味着童真的快乐,仿佛年的喜悦,提前有约而来。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这个造型有趣的小蛇花灯,被独自放在柴垛旁边。哈哈,跟美女蛇留个影。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拐个弯儿,打个招呼吧!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济公的悠闲,也成了雪打灯的造型。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看上去貌似满族服饰。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这龙爪就这么大,想象不出来这条龙做成了会有多长?记得有一年中街的龙灯有几十米长。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这里有一幢与众不同的青砖房子,还住着人家。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说不清老房子的年代,但是从建筑上可以看到沧桑岁月的痕迹。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福”字下的向阳花,貌似七十年代的产物吧。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老房子旁边有一棵粗壮的老树。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老房子旁边的新房舍。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还有一间老房子,已经很破旧无人居住了。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筑在高台上面的村舍。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村舍房子正脊两头的彩凤好漂亮!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返程的时候,路遇一个热闹的地方。原来是茨榆坨,这里曾经有热闹非凡的大集。我们真的停下车,想逛大集,继续寻找年味儿。可惜因未能找到和时间关系,我们只好继续赶路了。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我们返程行驶的依然是国道,车不多而且路很平坦。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一直想去华圣寺拍几张残荷。可到了华圣寺才得知,荷花已经被铲没了,而且清冷的华圣寺已经开始收门票,票价10元。

 

寻摄民俗“雪打灯”(三)---年味儿花灯先睹为快
    午后的冬阳明媚。忽然想去南阳湖桥那边,看看群集在浑河上的赤麻鸭,于是我们又去了浑河边上,只可惜那些野生的赤麻鸭,发现有人很快地就飞离到远处。
    一天的行程,朝花夕拾,周末的户外时光清新、短暂、快乐,当车后的夕阳渐渐落在楼宇间的时候,我们回家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