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澳门大三巴牌坊--澳门自助游(三)

(2013-12-22 07:28:44)
标签:

漫游澳门

大三巴牌坊

标志性建筑

世界文化遗产

实景随拍

分类: 旅行旅摄

澳门大三巴牌坊--澳门自助游(三)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是澳门的象征之一,是体现东西方艺术风格交融的古建筑。

 

澳门大三巴牌坊--澳门自助游(三)
   大三巴牌坊仿佛成了天然的大布景,其前的广场宛若一个舞台,接憧而来的游客,纷纷在这里与大三巴牌坊合影留念。这里成了游客澳门之行必到的地方。

 

澳门大三巴牌坊--澳门自助游(三)
    大三巴牌坊远看巍峨壮观,近看牌坊(前壁)上的浮雕非常精致细腻并寓意深远。

    大三巴牌坊高约27米,宽23.5米,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建筑物,从牌坊顶部逐层而下,先是高高在上的十字架,向下分3层,每层的壁龛均藏有一个铜像,铜像是由澳门早年的制炮工厂铸造的。

顶端有十字架,其下镶嵌有象征圣灵的铜鸽;铜鸽像的旁边围着太阳、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征圣母童贞怀孕一刹那的时光;铜鸽之下为一圣婴雕像,其左上是“永恒之火”的雕像,右侧则是“生命之树”的石刻;

     大三巴牌坊(前壁)用麻石砌成。上下5层,左右自第三层起可分9格。前壁右侧有一石旗杆夹(左边与之成对的一副已不存),下有68级石阶,与教堂并不在同一直线位置。

 

澳门大三巴牌坊--澳门自助游(三)
    第一层为一个三角形山花,顶部有十字架,山花上有铜鸽象征圣神,左右有日月星辰。

 

澳门大三巴牌坊--澳门自助游(三)
     第二层正中为小耶稣,围以钉死其之刑具,往外由4枝混合式壁柱组成,柱间以天使浅浮雕点缀,柱两边有弧形山墙。

 

澳门大三巴牌坊--澳门自助游(三)
第二层小耶稣左右两边的圣徒雕像。

澳门大三巴牌坊--澳门自助游(三)

    第三层中央为圣母升天,两侧天使奏乐欢庆。周围饰以牡丹和菊花,象征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基督徒技师。代表中国和日本的牡丹及菊花图案,令它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

   第三层左右两两对称的石柱,分别组成六对雕像:

   第一对:左右均雕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象征动物——石狮子。

   第二对:左为在圆球上展翅之鸽,右为双箭交叉穿王冠。

 

澳门大三巴牌坊--澳门自助游(三)
    第三对:(上图)左为女身“面部狰狞的魔鬼”,被一镖枪穿中胸部,其右边有汉文“鬼是诱人之恶”,其左边有顺时针方向的右旋十字。右为鼓楼白骨一具,其左边有汉文“念死者无为罪”,其右边有逆时针方向的左旋十字。

 

澳门大三巴牌坊--澳门自助游(三)
     第四对:(上图)右为同一圣母足踏七头之龙,其右上角文字为“圣母踏龙头”。左为一圣母在大海上互导一艘“葡式三桅帆船”。

 

   第五对:左为三层喷水柱及长方形水池,右为一棵生命树。

  第六对:在无原罪圣母像两边各有对称的上中下三个天使像。

  以上六对雕刻,具有明显的非传统的天主教形式和内容,其中三个雕像分别附刻一句汉文的说明文字,这是其余层没有的。据说在那个年代的巴洛克建筑上,刻有中文字样的只有澳门的圣保禄教堂。这一独特的以汉文解说的雕像,显示出有来自中国的文化和宗教的渊源。当年教堂上的一些新的艺术图形,对于当时欧洲宗教建筑艺术来说,也是很陌生的东西。也成为大三巴牌坊这一宗教艺术建筑最有特色的方面。

 

澳门大三巴牌坊--澳门自助游(三)
    第四层由10支科林斯柱式及3个窗口组成,窗楣上均有七朵玫瑰花浮雕装饰,中间窗口侧两柱间以棕榈树装饰,侧窗洞两边柱间对称设有壁龛,分别供奉耶稣四名圣徒的雕像;

 

     第五层牌坊最下层有3个入口,并有10枝爱奥尼柱式支撑及装饰墙面,正面两侧各3枝,而侧门一边各2枝。

 

澳门大三巴牌坊--澳门自助游(三)
    底层为三面门户,(上图)正门的楣额上用葡文刻着“MATER DEL”意即“天主圣母”。两侧的门楣上刻有耶稣会的口号“HIS”(意即:人类的教主)的浮雕图案。.

 

    大三巴牌坊上各种雕像栩栩如生,既展现了欧陆建筑风格,又继承了东方文化传统,体现着中西文化结合的特点,堪称“立体的圣经”,是远东著名的石雕宗教建筑。

   大巴山牌坊,几乎是所有去澳门的游客必去的地方,它是澳门的标志祥建筑。巍峨挺拔的大三巴牌坊前,广场上人头攒动,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都涌到这里,仰望着历经四百多年的大三巴牌坊,寻找着澳门沧桑历史遗留下的痕迹。

    澳门大巴山牌坊为圣保禄教堂遗址,“三巴”即“圣保禄”的粤语音译。该教堂始建于1637年,先后经历3次大火,屡焚屡建,直到1835年10月26日,最后一场大火将其烧得只剩下教堂正门大墙,此墙因类似中国传统牌坊而得名“大三巴牌坊”。

 

澳门大三巴牌坊--澳门自助游(三)
大三巴牌坊前,游人如梭,络绎不绝,等了很久想拍个大三巴牌坊全貌,最后不得不放弃了。


澳门大三巴牌坊--澳门自助游(三)
这是大三巴牌坊的背面,可以看到当年教堂的砖墙和残存的断壁及遗址。

 

澳门大三巴牌坊--澳门自助游(三)
大三巴牌坊的基柱。

相关资料:

     大三巴牌坊是西方文明进入中国历史的见证。400多年前,葡萄牙人侵占了澳门,也把天主教带到了澳门。1526年,葡萄牙人历经数年在澳门建起了这座哥特式教堂,取名“圣保禄”教堂。后来教堂两次毁于火灾。1602年,圣保禄教堂再次重建,历经35年于1637年完工。1835年的一场大火,使得教堂只剩下的前壁,圣保禄教堂前壁的遗址,也就成了眼前这个大三巴牌坊。

     教堂原本由一名意大利籍耶稣会神父设计,以日本工匠的鬼斧神工技术协助建成。圣保禄教堂是当时东方最大的天主教堂,号称“东方梵蒂冈”,附属于圣保禄学院。

    圣保禄教堂是远东最大的天主教石建教堂,耗资300两白金,可谓珍贵至极,当时享誉东南亚。因1602年惨遭大火劫难焚毁,仅遗留教堂前的68级石阶及花岗岩建成的前壁。因教堂独壁酷似中国牌坊,因而得名“大三巴牌坊”。2005年,已经回归的澳门大三巴牌坊,被中国政府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大三巴牌坊成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

     澳门拥有众多西式的天主教堂,其中圣保禄建造时代嘴久远、最著名,是当今澳门的名胜景观。“葡萄牙人建造的新七大奇观”建筑是指,分别从位于印度、摩洛哥、佛得角及巴西等16个国家27座建筑中,选拔出来七大奇观建筑。而澳门大三巴牌坊被列为”“葡萄牙人建造的新七大奇观”建筑之一。大三巴牌坊也是世界遗产“澳门历史城区”的组成部分。欧洲、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文化在澳门交融共存,造就了澳门与众不同的风格。

 

拍摄时间:2013年12月1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