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2013-11-27 18:27:07)
标签:

沈阳清福陵

隆恩殿

建筑特色

雕梁画栋

实景拍摄

分类: 历史记忆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位居方城正中的隆恩殿”,又称“享殿”,建于入关前。康熙十六年(1677年)重建。两侧有东西配殿。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隆恩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式建筑,立于单层石台基上,殿前开阔广庭,轴线上青石铺地,更显至尊地位。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大殿以雕刻静美的花岗岩台基为底座,上铺黄琉璃瓦,画栋雕梁。台基周围有石栏杆环绕,周围边廊。上盖黄色琉璃瓦,架梁全部为彩绘。隆恩殿四窗八门,周围12跟廊柱。外檐为最高等级的和玺彩画。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从隆恩楼往隆恩殿。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隆恩殿正脊西侧的正吻有个“日”字。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隆恩殿正脊东侧的正吻有个“月”字。(从大明楼方向拍的“月”字是反面)。在清福陵的建筑中,已经有几处都有“日”和“月”字了。有人说:日和月是同辉之意。有人揣测“日”和“月”,是把“明”字分开的意思,寓意当时的大清要让明朝各分东西,永不相合,具有破大明,一统江山的含义。总之,这“日”和“月”都是要保佑大清朝永享太平的寓意的。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隆恩殿的博风板、悬鱼、惹草,图案雕刻得非常精美。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出檐上的套兽。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隆恩殿戗脊上的套兽。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隆恩殿屋脊走兽造型生动活泼,曲线优美,气质精秀,朴拙浑厚,神态各异其趣。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隆恩殿屋脊上的走兽为清福陵中最高级别的5个。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忽然发现这个出檐的套兽上有字迹,于是仔细看出是“福菱大展”四个字,疑惑中,把这几个字给大家看,众说纷纭,最后把这四个字重新译为“福陵大殿”。

    回想前些日子去海城的“黄瓦窑”遗址,曾有朋友拍摄到一个琉璃瓦坯子,上书“西配展”,于是大家猜测到“展”就是“殿”,“菱”的谐音就是“陵”字。也许那个时期的“陵”和“殿”,就被写成“菱”和“展”。虽然大家的猜想也没有什么根据,但是这种猜测和现况还是符合的,因为这个套兽,巧好就是安装在隆恩殿上的。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隆恩殿的瓦当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隆恩殿的金字匾额,其书写方式十分有趣,即以满文居中,而蒙汉各列左右,突出强调满文的重要性。因为满文竖书的顺序是从左至右,而汉文竖书是从右到左,两者合璧不必为顺序的排列烦恼。

    清初所建石牌坊上的三种文字排列顺序是满文在左,汉文居中,蒙文在右。此时的隆恩殿的匾额,将满文居中,汉文在左。这大概是清人入关后在建筑上所反映出来的一个变化吧。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隆恩殿三间四门八窗,明三间以隔扇门为装饰。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隆恩殿的彩绘。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隆恩殿的朱红地丈和柱础。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精美的彩绘。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隆恩殿内为供奉清太祖努尔哈赤神牌之处,也是举行祭祀典礼的主要场所。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隆恩殿内无天花,梁椽裸露,梁柱上直接彩画,这种营造方法称为“彻上明造”,是关外早期建筑特点之一,也是满族的建筑特色之一。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隆恩殿内有一座大暖阁,所谓大暖阁就是由木隔扇。隔断板,天花板等在殿堂内建起一座小房子,上设黄云龙段罩顶,阁门两扇对开,门环为赤金制成,阁内设宝床,陈设有被褥枕等用品,均为帝王专用的明黄色云龙段。

    大暖阁内供小暖阁,小暖阁内供奉着清太祖及孝慈高皇后的神牌,小暖阁挂有帷幔,旁边有悬挂一幅的架子。

    大暖阁前陈列有龙凤宝座两座,前有供案,平时罩有黄云缎桌衣。供案两侧还有配案,配案后各有福金椅一把,配椅两对,两侧设朝灯四座。另外,供案前还有几张黑漆圆形几案,上面陈列有法郎五供一套,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制造。所有这些用品都是供清太祖及孝慈高皇后神灵驾临时使用的,设有专人布陈,专人清理,不能有半点闪失。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殿前西南处像庙宇式的小房子叫焚帛亭,,又叫“燎炉”、焚帛炉。它是用汉白玉雕制的正方形歇山式顶子。亭子前面有屏风二扇门,门扇已丢失。东西北三面山墙,有透花窗棂,也已不全。亭子的下部是须弥座,雕有各式花纹。整个亭子造型比例适中,雍容华贵,精巧细致,成为金碧辉煌陵寝建筑的一个点缀。此亭是大祭时焚烧祝版、纸张的地方。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隆恩殿前有隆恩门,后有大明楼,两侧各有配殿,均为歇山式建筑。东配殿建于清初,后曾改建,是祭祀时存放祝版和制帛的场所。

大殿凌云·隆恩殿---图解细说清福陵(八)
西配殿建于清初,后曾改建,逢陵主忌辰举行祭灵大典时,喇嘛在此诵经超度亡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