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坎大桥是沈阳浑河上一座景观大桥,独特的造型好像一朵玉兰花。

高坎桥为独塔自锚式悬索大桥,远远望去,有宛若浑河水面上的一艘方舟。

夕照映红了高坎桥,桥的造型又好像向上的火苗一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没有耀眼的璀璨霓虹,高坎桥在夜的沙曼中显得高洁而雅致。

夕阳背景中的高坎桥。

高坎桥的东面还未开发,原始的河边留下了我的足迹,单骑辛劳而快乐着。

遥望夕阳,西边的飘带式的佰官桥依稀可见。

夜幕下的高坎大桥。

这是新立堡大桥。从长青桥结伴出发,单骑10多公里经过了新立堡大桥、东陵大桥、鸟岛的凤凰桥、佰官桥,最东边的大桥是高坎桥。

东陵大桥。

鸟岛的凤凰桥。
拍摄日记:
眼看着夕阳西下,我连忙骑行追赶着斜阳,沿途中茂密的树木总是遮挡着视线,最后终于找到一个不到1米高的水泥墩柱,但是角度依然不很理想。为了拍摄夕阳背景的大桥,又匆匆继续东行,无奈大桥东面一无路可走,茫然中忽然发现一条斜坡施工的土路,顺其而下,只见前方的一条小路上,一只大狗虎视眈眈地望着我,我们对视着良久,它见我依然向前骑,终于转身后退了,于是我步步紧逼,大狗一点点后退了,望着两边杂草丛生的小路看不到的尽头,也无任何人影,回头看看同伴并没有跟随下来,我犹豫着没有继续前行,匆匆在浑河的河水边,静候着夕阳的辉煌,当夕阳的星芒卡在大桥上的时候,我连忙疾奔上桥了......
高坎大桥的人行道上,铺就着与奥运健身路一样的红色胶粒道,骑行在上面感觉软软的,顾不得细细体验,站在桥上远眺西边,好大好红的夕阳,已经临近水面了,夕阳美景是我永远不舍的主题,只是未能如愿把桥的影子镶嵌在夕阳美景里。
夜幕悄然落下了帷幕,华灯初上,虽然是很好的夜拍伊始,但我们望着少有人迹的沿岸小路,实在是不敢久留,幸亏遇到几位骑友,看到我们支立的三脚架,好奇地停了下来。我们匆匆整理好行囊,跟着这几个骑友往回骑了,夜色愈浓了,沿途的路灯很多路段都是黑的,幸亏遇到他们都有头灯,我们借光骑行着。可是他们都是很专业的骑行者,都是“大轮”赛车,我的折叠小轮车,我加速加频地使劲蹬着,渐渐感到力不可支,就是这样他们还十分友好地就和着我,终于看到前边又亮了,我歉意地说,你们先走吧。
当我和同伴慢下来的时候,依然眷恋着墨兰的天空,回望中然不住又停下来,可是那座美丽的高坎桥,已经离我们太远了,我的广角头已经拍不出大桥的气势了,我连忙换上百微,拉近了大桥,手动对焦拍了一张,终于拍到了一张很满意的夜色大桥。
回家的路上,小路弯弯曲曲缓坡悠悠,夜晚的树木,散发着舒心的味道,清新可人舒畅,夜骑真的很爽,只是没有头灯,沿着小路的路灯时有明暗,漆黑的时候,很难看情前方的路,影响了我们畅骑的速度,因为那天是全运会闭幕,我们还想去看看奥体中心体育馆的夜景。可是当我们辛苦地奔去的时候,“水晶皇冠”跟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南边不亮北边亮,尽管之前我们也猜想到今天的“水晶皇冠”有可能没有亮,但是前方奥体中心的灯火,给了疲劳已尽的我们一个希望,就是望着这片光明而来的,结果走近了才发现是这样的景观,好吧,还真的第一次看到“水晶皇冠”这样,竟然很搞笑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样子,我无奈地笑过之后,和同伴分手了,我慢悠悠地骑行流连看着浑南的夜色,大路无比的宽敞通畅,我边骑边开始解决饥渴了。
相关资料:
高坎大桥是一座景观大桥,为独塔自锚式悬索大桥,独特的造型像是一朵“玉兰花”又好像是向上的“火苗”,远远望去,高坎桥又宛若浑河水面上的一艘“方舟”
由钢丝“编成”的大桥外观和“吊床”相似,每张“吊床”有近千米长、10余米宽。在地面与95米高的主塔顶部之间搭起施工平台,十分壮观,大桥全长917米,桥的主塔高95米。 全桥共有2根主缆,主缆与桥梁间用60根吊索连接。这两根主缆,
1根就由37根索股组成,每根索股重达8吨。主缆、吊索等都是通过 “吊床”
上的滑轮运送到指定位置后安装的。
本着“安全、经济、美观、实用”的建桥原则,高坎桥是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锥形锚具)的拱桥。为独塔自锚式混合梁悬索桥,索塔采用混凝土结构,塔高81米,22节的白色钢壳主塔内部全部是“夹心”。外观像“火苗”,为了加强牢固,在夹心中灌注了钢筋混凝土,这种技术尚属国内首次使用。这种结构在浑河上是独一无二的,区别于浑河上的拱形桥、斜拉桥等,该桥主跨为360米,边跨为96米,是浑河上跨径最大的桥梁。
高坎浑河大桥位于沈抚新城核心地带,连接棋盘山与东凌,是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00公里,两侧还有人行道分离。设计提高了抗震能力,可抵御8级-10级地震,是一座百年寿命的桥梁。
高坎大桥是四环快速路上跨越浑河的景观大桥, 四环快速路上的另一座桥梁位于苏家屯,名为西淑堡大桥,该桥桥长为1.6公里,比高坎大桥还要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