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夏·梦醒的种子

(2013-05-05 08:13:44)
标签:

初夏梦醒

春播的种子

微距近摄

春苗茁壮

我家花园

分类: 我爱我家

立夏·梦醒的种子
     西红柿“粉太郎”品种的种子。


立夏·梦醒的种子  微距近摄黄瓜种子。

立夏·梦醒的种子
香菜种子在微距下像一个个小瓜,播种的时候应该用擀面杖弄破壳。我忘了这个环节,结果出苗会晚些。


立夏·梦醒的种子  微距下的小葱种子,好像小焦炭。

立夏·梦醒的种子
一点也看不出这些小豆豆,长大后就是绿茵茵的小白菜。

立夏·梦醒的种子
    西红柿“粉太郎”历时20多天,终于在初夏的暖阳里伸展美姿了。(不过“粉太郎”每粒种子0.5元,一共买了19粒,只出苗7株。在立夏的今天从花盆里移到地里了。)

 

立夏·梦醒的种子
茁壮的小白菜。

 

立夏·梦醒的种子
小葱是“弯着腰”出苗的。

 

立夏·梦醒的种子
这个不知道是什么种子发的芽,好茁壮。

 

立夏·梦醒的种子
仅仅过了两天,这棵小苗就舒展成这样了,连颜色都被阳光涂抹绿了。

立夏·梦醒的种子
  立夏的风吹落一地桃花瓣儿,宛若“豌豆公主”的芸豆芽儿,仿佛被惊醒酣然的沉梦,正在努力地伸展。

立夏·梦醒的种子  立夏的新绿。

立夏·梦醒的种子
一株无名小草迎候着初夏的阳光,夏风让每一株新绿微笑。

立夏·梦醒的种子
给点阳光就灿烂,一个角落中的无名小苗。

立夏·梦醒的种子    几棵果树春夏秋冬都没有精心打理过,其中这几棵小樱桃树,每年春花烂漫后,结满了红红的小樱桃,因为忽视自生自落,去年才摘下红樱桃用冰糖煮成甜美滋润的樱桃水,竟然成了清凉可口的上品果汁饮料。

 

立夏·梦醒的种子
簇拥的樱桃花,会结出密密匝匝的红红的小樱桃。

 

立夏·梦醒的种子
还有很多含苞欲放的蓓蕾。

 

立夏·梦醒的种子
很钦佩小草的生命力,在楼体地基的水泥面上,一道裂缝水泥地上,也绽放着无名小草的花儿。

立夏·梦醒的种子  园子外的迎春花。

 

拍摄日记:

   今年的春雪几乎占领了初春,已经是清明过后了,北国的春花还沉睡在冬梦里,我看着日历,有些急切地跑到农学院,先把那些种子买了回来。一共买个9个品种的种子,共花了50多元,其中的“粉太郎”是西红柿种子,每粒0.5元。一共买了19粒(呵呵,就剩这些了)。

    当小草倔强地顶着春寒的星点新绿的时候,我也急切地把“粉太郎”种子播种在阳台的花盆里,怎奈春寒令室内的温度才15度左右,在播种后一直期待小苗出土,直到晚春的某一天,忽然发现花盆里的新绿,还是将信将疑的难以判断是否就是“粉太郎”。

    姗姗来迟的烂漫春花在晚春才如梦方醒。早早就春播的种子,也许是早晚温差太大,而迟迟不出苗,在等待的日子里,日照的时间一天天地变长,气温一天天地变暖了,初夏止不住的脚步,终于催醒了种子的夏梦。

    什么都要学,尽管去年小花园里大丰收,但还是缺少经验,比如香菜和白菜的种子撒得太密,而且种子上面只铺了一层浮土,结果长出来的苗儿,是相当的孱弱,呵呵,甚至都要用冰果棍支扶才能站立。韭菜和小葱也都很纤细。,还有茄子收成不是很好。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播种环节,就是以前我是先把种子撒到地里,然后再浇水。正确的方法是,挖好播种的小坑,先浇水然后才撒种子,最后再铺上1、2公分厚的土,并用小铲子拍实,让种子充分地和土壤结合,这样才有利于种子的发芽。

    从去年播种得到的经验,应了那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真的很成功,什么黄瓜、芸豆、扁豆、南瓜、西红柿、辣椒什么的,都是硕果累累的,还有实验种的砍瓜长得好大。哈哈,说起来品种真的很多,还以为我家有多大的菜园子呐,其实每个品种都只是几棵,好像试验田一样,其实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似的,一小块一小块,但是从播种到收获,那种丰收的成就感,真是美滋滋了。

   今年重新给小花园划分了播种地,据说每块地每年都要种不同的品种才行。

     

播种日记:

   2013年4月6日种子购买日期。

   2013年4月17日播种了小白菜、香菜和生菜,因为春寒,出苗在观望中遥遥无期。一直到近五一的春雨之后,小苗才纤细孱弱的出土,很有意思的是,小苗刚出来的时候,都是小小的两瓣绿叶,看不出是什么苗。

   2013年4月29日,春雨潇潇、天气转暖后,播种了芸豆和黄瓜、南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