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2013-04-16 11:25:27)
标签:

阜新之旅

懿州城

张三丰故里

张三丰仙居

实景拍摄

分类: 旅行旅摄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据明史记载,武当宗师张三丰,是辽东懿州人,即现在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乡。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为了纪念独创武当太极神功的道教大师,张三丰的家乡人在故里修建了张三丰仙居。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张三丰仙居占地面积100多亩。庙宇的门匾上写着“张三丰仙居”。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两块巨大的工艺石分别伫立在张三丰仙居前的广场两侧。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张三丰仙居大殿内。仙居大概在今年8、9月份剪彩开放。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具有道教建筑风格的张三丰仙居。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从张三丰仙居外墙,能看到里面的钟鼓楼。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仙居大殿门前的双龙戏珠。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张三丰仙居内的大型方型场院。仙居的结构方正,对称严谨。这种建筑形象,充分表现严肃而井井有条,和道教追求平稳、自持、安静的审美心理。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张三丰仙居里的雕梁画栋都很精致。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后人举行祭祀活动。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这两位72岁和73岁的老人,都是张三丰的后人,在祭奠先祖张三丰。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张三丰仙居一角。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张三丰后人向我们大家讲述张三丰的传奇故事。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张三丰的后人在维护张三丰仙居。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张三丰仙居大殿。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祭奠张三丰的鲜花。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张三丰的后人每年都会祭祀先祖。

 

 

拍摄日记:

    辽宁志愿者团队一行10人,在当地文化部门的带领下,来到了张三丰仙居,这里是由私人投资上千万建造的。据说今年8、9月份“开光典礼”,所以这里显得很清静。

    在张三丰仙居,我们看到了张三丰的26代后人张义,张义今年73岁,据说他的名字是根据家谱起的。家谱据说在文革其间被毁。72岁老人张日良也是张三丰的后人。两位老人先后给我们介绍了张三丰的传奇经历,我以前只是知道张三丰是武当派的宗师,听了张三丰后人的介绍,还知道了张三丰不仅仅武功高强,而且在中医药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对很多中草药的活络经脉以及穴位通络都有很深的研究。

    张义说,他从来没离开过张三丰的故里,年轻时曾习武伤了腿,但是身体很好,医保卡几乎没用过,自己能够料理生活,连自留地都是自己打理。

    在张三丰仙居,我们看到了其后人为了祭祀张三丰,不仅建造了仙居,还每年给张三丰举行祭祀活动,传播有关张三丰的宗教文化。

 

 

相关资料:

    张三丰,本名通,字君宝,元季儒者、道士。善书画,工诗词,中统元年,汉族,辽宁人。曾举茂才异等,任中山博陵令。自称张天师后裔,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张三丰所创的武学有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支。

    张三丰少年时代,在懿州老家浓郁的儒家文化氛围中,专攻儒学,所读之书,经目不忘,年仅、14岁就考取了秀才;为以后融儒道佛于一身,创立健身御敌的内家拳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张三丰创立了武当绝技内家拳,为中华武学作出了很大贡献。内家拳是中华武术的一朵奇葩,自从创立就影响颇大广为流传了,和少林拳一起成为中华武术的两大门类之一,是遗泽后世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张三丰的内家拳同道家理论和道家修炼紧密相联,内家拳的定名、路数、打法和特征都有道家的烙印。张三丰精贯道教经书,他创立的内家拳技,诸如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纯阳拳、混元拳、玄武棍等的命名和路数,都是从道家经书中演绎引申而来的。内家拳博大精深,派别林立,但都奉张三丰为祖师,拳技也有共同的特征,即注重内功,阴阳变化,动作沉稳,姿势含蓄,劲力浑厚,神态悠然,讲究意、气、力的协调统一,体现在具体的应敌对抗中,则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这些特征无不与道家清净柔弱、淡泊无为的主张和道教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三宝”修炼相吻合。内家拳是道家哲学在养生之道和技击之法方面的一种实践体现。“内以养生,外以却恶”。

    张三丰还对道教修道场所进行园林建设,确立以环境修心的练功法则。在他看来,园林环境是对人的身心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中国道教宫园林增添了意蕴深远的哲学底蕴和美学内涵。张三丰曾三次到道教圣地崂山修道,当年在崂山移栽树木花卉至今犹存,引进的耐冬山茶植于太清宫三官殿,遮住山茶花高近7米,合围近1.8米,专家估算树龄约600余年。

   张三丰不仅是道教武当派的创始人,武学大师、园艺大师,还是一位文学家和诗词学家,一生留下了许多诗文。他羽化后,其门人编有《三丰文集》、《三丰诗集》和《三丰炼丹集》等书。张三丰知识渊博,还擅长书画,精通剑术,练就轻功,行走如飞,寒暑只穿一件道袍,一件蓑衣,是一位奇人。

    自张三丰赶考离开懿州后,只返回家乡两次。除至元二年(1265年)那次为父治丧外,另一次则是在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年),已经94岁高龄的他已经是名誉天下的名人“真君”了,由湖北回到懿州的积翠村扫墓,祭祀祖先和父母。并留下两首诗《辽阳积翠村二首》。其一:“手持长弓逐鸟飞,是谁知是老翁归?白杨墓上留诗句,城郭人民半是非。”其二:“纷纷景象乱如麻,身世粗完早出家。末待巢覆空累卵,功名势利眼前花。”。

    在张三丰诞生700多年以后,在他的故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企业家孙凤祥在县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他建造了仙居。大殿、侧殿、钟楼、鼓楼,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拍摄日期:2013年4月12日                                    

 张三丰故里·仙居-----阜新之旅(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