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2013-02-20 14:41:20)
标签:

南京之旅

雨中的明孝陵

沧桑岁月

历史的痕迹

旅行随拍

分类: 旅行旅摄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南京是六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很多。雨中的明孝陵沧桑而古老,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御碑亭里正中一块刻着“治隆唐宋”四个字,为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时亲笔题书。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方城的正门。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宝顶的石墙。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门钉九排九列,为皇家最高级别。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雨中方城的城墙。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升仙桥上的石雕栏杆上,有许多精美的龙纹柱头。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御河桥也称金水桥。为石砌桥,桥基和河两边斑驳的石构件都是明代原物。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明孝陵的宫门—文武方门,是陵园的第一道大门。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历史,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都已不存在了,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着。东、西配殿遗存基址中,还保留着柱础。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用来排水的石雕螭首。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北面神道上分别列着4对文臣武将的石象生,是明代石刻的艺术珍品。前方的棂星门,仅存石柱础6个。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明孝陵里的梅花含苞待放。


雨中的明孝陵(1)--------南京之旅(一)
明孝陵门前的梅花绽放着,散发着梅花独特的醉人花香。

 

拍摄日记:

  从黄山归来的火车上,听说南京的梅花节正是时候,后来听说南京雨后有大雪,正符合我们踏雪寻梅的意愿,而明孝陵也是我们南京之旅想去的地方,也是观赏梅花的好地方。于是在淅沥沥的雨中,我们一路寻来,走进了气势恢弘的明孝陵。明孝陵门票每人70元(我们错过了梅花节其间的网订每人52元)。

   南京是六朝古都,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名胜古迹,因为只有一天时间,所以我们重点选择了明孝陵。也许是雨中,明孝陵里很安静,没有多少游人。雨中的明孝陵,显得更幽静和古朴,那些有600多年历史的建筑,表露着岁月的沧桑与凝重。

    到明孝陵的交通不是很方便,必乘的20路公交车也不很多(也许是春节其间吧。),我们是在古鸡鸣寺乘坐的,往返的两个20路公交车站,距离好远,到了明孝陵,也是步行好远才找到入口的,出来的时候,想寻找地铁1路,也是打听了几次。才找到明孝陵的“3号门”,据说这里有景区的大巴(票价2元)可以到1号地铁站,因为下雨我们图方便打的士去的,出租车不打表,要价10元(起价9元)。乘坐地铁1号线我们回到了南京新街口,也是我们的住宿地。

 

相关资料:

   明孝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坐落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 2003年7月3号决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周边的常遇春墓、仇成墓、吴良墓、吴桢墓及李文忠墓等5座功臣墓也同时被划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

  

    明孝陵修建工程从洪武十四年(1381年)动工,于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体工程,先后调用军工10万,至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
 
 

明孝陵的建筑:

     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已不存在,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气派,地下墓宫完好如初。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陵寝建筑群,按照严格的等级规制营建,具有完整的地上、地下建筑体系,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建筑华美,工艺精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的丧葬制度。明孝陵是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明孝陵的帝陵建设规制,一直规范着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所以,明孝陵堪称明清皇家第一陵。这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显赫、规模宏大、形制独特、背依钟山环境优美而著名于世,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之一。

 

拍摄地点:南京明孝陵

拍摄时间;2013年2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