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2012-10-17 08:38:51)
标签:

香妃墓

喀什行摄

浩罕村民居

随遇而拍

分类: 旅行旅摄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香妃墓是一座伊斯兰式的古代建筑,尖塔高耸,琉璃生辉,气势不凡。主墓室为陵园主体,是新疆最大的穹顶式建筑。陵园占地约72亩。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主墓室通高26米多,四周墙壁全用琉璃砖贴面。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墓室四周各立一座半嵌在墙体的巨大砖砌圆柱塔楼,底圆直径达3.5米,柱顶各有一小“邦克楼”(即召唤礼拜的小楼),塔楼上饰以金色新月,行程整体建筑丰富的轮廓线。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墓门上面绘有彩色图饰,还有阿拉伯文警句。墓门两侧墙面石膏花饰古朴典雅,雕镂精细,线条流畅。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墓室内离地面半人多高的平台上排列着高低大小不等的墓包,一律用各色琉璃砖贴面,其中高大的为男坟,小巧者为女坟,葬有阿帕克霍加家族五代72人,现有58座墓包。第一代入葬者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另一个最为知名的人物就是一生传奇的香妃了。其中设在东北角的带有黄色花环的墓包就是香妃墓,用维文和汉文写着她的名字。据说墓包都用蓝色玻璃砖包砌上面再覆盖各种图案的花布,既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又有保护墓丘的作用。

    自古红颜多薄命,香妃也没能逃脱此运,刚到中年就撒手人寰了。伤心的乾隆为了满足爱妃的愿望,又不违反宫廷条例,只得用精致的木刻造就了一个假的香妃运到她的故乡喀什。于是檀香木雕制成的香妃假身被安葬在今天的香妃墓中,而香妃的肉身则被隐秘的埋藏在至北京125公里处的河北遵化县清东陵容妃园寝中。一个女人的一生,虽荣华富贵,得尽恩宠,但仍是远离故土,孤独而终。亏了乾隆帝有心,将她的木雕之身送回故乡,也算是完成她最后的心愿。

    有关香妃墓有很多传说,这里虽然名香妃墓,里面也确有墓室,但有传闻说仅仅为衣冠冢。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加满清真寺,始建于公元1873年,是一所平面三合院式建筑,由近百米长的敞廊和后殿组成,62根木柱由62位能工巧匠精雕细刻而成,其木雕图案和彩绘花纹没有一根是相同的,堪称维吾尔族木雕艺术的精髓。在伊斯兰重大节日期间,很多穆斯林群众在此做礼拜。现在也在维修中。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讲经堂》是景区最早的建筑,是当时玉素甫霍加和阿帕克霍加讲经的地方。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在景区入口处的高低礼拜寺,是个原始而古老的建筑。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高低礼拜寺虽然面积不大,但其建筑风格独特,装饰华丽。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寺内木柱精雕细刻,藻井式天棚彩绘、石膏雕花和砖雕结合的墙体装饰,图案组合多变,色彩搭配和谐统一,其建筑艺术之高超,工艺之细腻,堪称维吾尔建筑之精华,是维吾尔人民智慧和审美意识的结晶。敞廊的木柱上,沧桑的岁月没有磨平那些经典的木雕,每一根木柱从下到顶都有不同图案的精美雕饰。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以修旧如旧为原则,正在修建中的麻扎。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香妃墓是喀什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这是景区里唯一的一幅香妃的画像,据介绍是根据故宫博物院藏画临摹的。香妃画的旁边,站着三个漂亮的姑娘,游客可以和她们在香妃墓前合影留念(10元)。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每天这里都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园区里有一大片正在吐露芬芳的玫瑰园,飘散着浓郁的花香儿。

   据说一生传奇的香妃,为了成为天下第一个香女子,不惜麻烦,一年四季头戴月季花且在每年的春天,亲自去采摘各种花瓣花蕾,再用山涧清泉将它们捣碎,用开水煮沸后,用来洗脸擦身,久而久之,百花的香气渗入她的皮肤,令她全身洋溢着醉人的香气,怪不得乾隆也为之神魂颠倒,从此她也得了香妃的美誉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去香妃墓是从东湖溜达到喀什大巴扎的两亚市场,然后乘坐20路公交车(一元),一直乘坐到终点香妃墓。然后沿着一条不宽的小路---香妃路步行。只见周围也有一段正在拆迁的民居,使得每每过往车辆,便满眼都是扬起的黄土飞烟。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浩罕村的村舍和喀什市内的民居在外观上看,也是土黄色为主调,也是土砖房屋。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浩罕村民居的女主人很热情好客,虽然我们无法用语言沟通,但微笑是我们最好的交流。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这里的民居,虽然没有在喀什老城所看到的那样华丽,但是非常淳朴、大方、整洁,看得出维吾尔族女人持家的勤劳能干。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对维族人的生活用品很感兴趣,可是因为语言不通,到现在也不知道它们的用途和准确的名字。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这是浩罕村另一家民居。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院子里有好多鸽子,还有很多花儿。窗户蛮古朴的,还有一只铜水壶。

 

香妃墓------独旅近摄南疆喀什(13)
在香妃墓景区里,看到一间买画的小店,看到了维吾尔族画家的作品。
 

有关资料:

   一段无从考究的传说赋予了阿帕克霍加麻扎一个美丽的名字——香妃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妃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爱妃,本名买木热·艾孜姆,相传她自幼身体散发异香,被人们成为“伊帕尔罕”(维吾尔语“香姑娘”的意思)。她被乾隆皇帝选为妃子后,赐号“香妃”。后因在京城水土不服而病故。

    关于 香妃大致有两种传说:

     一种是,香妃在清廷的宫中生活了28年,深的乾隆皇帝的宠爱。53岁时病故,按照她的遗愿,她的嫂子苏黛香和一支124人的队伍护送香妃的遗体回到家乡喀什噶尔,路上整整走了三年半。

     另一种说法,香妃的身体能散发出迷人的沙枣花香,“玉容未近,芳香袭人”。她本是新疆回部酋长的王妃,酋长因叛乱被清廷诛杀,而香妃则被生擒并送与乾隆皇帝,但香妃誓死不从乾隆,结果被太后赐死。她死后,悲痛欲绝的乾隆皇帝将她的遗体送回了她的家乡喀什噶尔安葬。不过,根据考证,香妃的真正陵墓在河北遵化县的清东陵,而香妃墓里仅仅存放着她的衣冠。

    在香妃墓,一个导游这样对她的游客说:不知道香妃为什么到28岁才出嫁,可能是名门闺秀出嫁要求的条件很高吧。要知道那个时候维吾尔小姑娘13岁就出嫁了。呵呵,那个导游看来是现代择偶标准来衡量香妃了,讲究条件。

 

 

    拍摄日记:

     乘坐喀什20路公交车,来到位于喀什市东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也就是终点香妃墓下车,然后沿着有着参天白杨树的香妃路步行,就会看到一座满是琉璃生辉的建筑,那就是中国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著名首领阿帕克和卓及其家族的陵园,也就是香妃墓景区了。阿帕克,是曾经名震西域的人物。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因其中葬有明末清初喀什著名伊斯兰教依禅派大师阿帕霍加而得名。

     麻札为陵墓的意思,也理解为伊斯兰教圣裔或知名贤者的坟墓。 霍加,尊称,意为显贵,圣人后裔。

    第一代入葬者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他死于1693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霍加墓”。 传说,埋葬在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将其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不过据考证,香妃并没有葬在这里,她确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

   阿帕霍加墓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历史的洗礼,以其坚韧不屈的精神固守其古朴的建筑风格,来此地的游客有幕名香妃之麋,也有为朝拜而来的,更多的是为目睹阿帕霍加墓高超建筑技术和艺术风格而来。

   香妃墓是新疆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

    香妃墓门票:30元


拍摄地点:香妃墓、浩罕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