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沈阳文化遗产日·沈阳在行动(二)-----新乐遗址出土文物

(2012-06-09 19:36:54)
标签:

沈阳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日

新乐遗址

出土文物

实景拍摄

分类: 历史记忆

2012沈阳文化遗产日·沈阳在行动(二)-----新乐遗址出土文物

2012沈阳文化遗产日·沈阳在行动(二)-----新乐遗址出土文物

2012沈阳文化遗产日·沈阳在行动(二)-----新乐遗址出土文物

2012沈阳文化遗产日·沈阳在行动(二)-----新乐遗址出土文物


2012沈阳文化遗产日·沈阳在行动(二)-----新乐遗址出土文物

2012沈阳文化遗产日·沈阳在行动(二)-----新乐遗址出土文物

2012沈阳文化遗产日·沈阳在行动(二)-----新乐遗址出土文物

2012沈阳文化遗产日·沈阳在行动(二)-----新乐遗址出土文物

 

2012沈阳文化遗产日·沈阳在行动(二)-----新乐遗址出土文物
     这是二号房址,因为这里出土的文物最多,所以被保存下来了,其他的都被覆盖保护起来了。二号房址于1978年发掘,东西长11.1米南北宽8.6米总面积95.5平方米。房址内出土陶、石、骨、玉、细石器、木雕艺术品等文物540余件,初步认为这房址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成员集会、议事、公共劳动的场所。


2012沈阳文化遗产日·沈阳在行动(二)-----新乐遗址出土文物
     这是二号房址的内部。唯一的一个被保存下来的挖掘现场。很明显这里的地基比其他的房址要低。只见上面插了很多带号码的牌子,实为记录实际出土的文物的标志。

 

2012沈阳文化遗产日·沈阳在行动(二)-----新乐遗址出土文物
牌子上列出的是二号房址的出土文物。

 

网上资料:

   新乐遗址出土文物相当丰富。出土文物中有极为珍贵的煤精制品和木雕艺术品。 

   从1973年至1993年间,新乐遗址经过多次调查与发掘,有大量的实物资料证明在沈阳新乐地区共存在三种相互叠压的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即新乐上层文化教育(青铜时代,距今3000年—4000年)、新乐层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新乐下层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7000年)。其中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新乐下层文化,成为新乐遗址,新乐文化遗存的主要代表。

  其文化特征主要内容表述如下:(1)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压、磨、打均有,数量多,专业工具已形成,压剥的细石器和打制石器约占石器总数的一半以上。细石器多不做二次加工,细石镞多在腹面作二次加工。磨制石器精细,仅有斧、凿、窜珠、雕刻器等中小器形,但通体磨光,形体规正。(2)制陶工艺以发展到一个相当阶段。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器面通体压印“之”字形花纹和平行凹带纹为辅的陶器群,是新乐文化的突出特点。器形有大中小深腹罐、刻划纹高足钵及少量斜口器等。(3)半地穴式的房子建筑已发现四十余座,房子内均在中间设有火塘。房子之间相距很近,沿古河道北岸形成聚落居住状态。(4)出现木质雕刻品,玉质串珠等装饰品,并以煤精加工成工艺品。(5)农业经济处于原始阶段,谷物一黍,是发现唯一品种。采集、狩猎、渔猎仍是重要的经济部门。新乐遗址的发现为中国东北地区史前文化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科学资料。  

    沈阳出土的骨制品种类繁多,时代较全。其中主要是1978年新乐遗址下层房址出土的骨柄、骨锥为新石器时代骨制品。骨柄长11.2厘米。从侧面观察,很象两片骨板粘合在一起,有一道较明显的合缝,用以镶嵌细石片,作复合工具之用。骨锥长10厘米,顶端宽1.4厘米。体扁平,尖部弯曲且锋利,是钻孔工具。

  斜线纹高足钵1978年新乐遗址下层房址出土。高12.3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6.5厘米。红陶衣、高足,通身饰以抹压斜线和网格纹。是新石器时代的盛食器。

    1982年沈阳市人民政府将新乐遗址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位。1984年成立新乐遗址文物管理所。同年在遗址南部建成860平方米文物陈列展厅,9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 1986年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正式成立。 1988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将新乐遗址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