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就是北门——武定门。车夫说:就西、北两处有城门,其它的都没有了。

车夫跟着转,我拍起来有点着急,于是付了车夫10元钱,自己自由行了。我好奇地跟着过城门的人走出了这个古旧的两道的城门。

看到“城外”是一片片绿油油的农田。

当我回望着武定门的时候,一个水牛戏剧性地昂着头走进我的镜头。

用镜头拉近牛车,看清楚了低头默默前行的牛儿和那默默的赶车人。

渐渐地又有许多牛车慢慢地走过城门,我幻想着岁月回转,从古到今年不知有多少牛车从这里碾过岁月,走过沧桑。

木板城门在今天也许失去了作用,但是它却留下了历史的痕迹。

一个年迈的阿婆走来,我想问她古镇的故事,可我听不懂她说的话。走回两道城门,看清楚了是城楼门是各种尺寸的青砖横竖砌成的。

看到城门横砌砖墙上还有横花纹。

北城门旁边有一个看上去很古旧的房子,上前询问房主,才知道这里是关帝庙的前身。

这个“关帝庙”的庙门看上去有些古旧,还有上面的字迹看上去有些年代了。只是那个节能灯,让我拍摄构图时感到碍眼。

庙里依然供奉着关公神像。

向前走不远看到了这个颇新的关帝庙,还有一个很新的小塔。资料上介绍的明代魁星塔在对面的小学内,可惜大门锁着,没人进不去。

转了一圈,才觉得小镇并不大,原计划的宁济庙也忘了看看。

原计划行程中的“龙门激浪”,因路途较远且交通不便而放弃,小雨依然不停地下着,心忙想归途,而且已是午后三点了,来的时候看车上最后回三亚的时间是十五点(那大汽车站发车)。好容易拦了一辆三轮车,给了两个人的车钱(共4元),才肯拉我去当地人说的“十字路口”,到了那里才发现这里就是我来的时候下车的地方,司机叫东城路口。结果三轮车拉我一大圈,耽误了很多时间,看来在这个交通不便捷,没有“路书”无法兑现的地方,自游行是相当的费事。
我坐上了中和——那大的空调中巴,车上已挤满了人,我插空站好,看到车上很多人都是三人挤着做两个座位,我也学着挤了个座位,因为车程要一个小时。车票:7元。车上的屏幕播放着儋州调声。一路晕乎乎小眯了一会儿,终于到了大城市——那大,我的心也终于放下了。望着陌生的城市,因为没有了下一个自游行的目标,也因为衣单不防寒,不能继续前往海口,所以还是想回三亚。
于是打听那大的火车站,想坐火车回三亚。被打听的那个人用十分怪异好笑的样子,上下转圈打量着我,我被他的“表演”搞笑了“看什么看呀!”,原来他被我的问话逗乐了!最后他一本正经地说,火车站还在建!!!不会吧?我环顾四周和三亚一样的楼宇,虽不算高大,可城市景象也挺繁闹的。怎么会没有火车站!!!我不信,又问了一个学生摸样的人,最后我信了,那大这个儋州政府所在地还没有火车站。后来我才知道,海南岛东线有火车,西线目前还没有。
于是我还是往那大汽车站的方向走,因为印象中车站附近好找住宿的地方。真是老天有眼,在一长排已经出站,还在排队候客开往各个方向的车中,我突然发现有一辆那大——三亚的大巴。我高兴地奔了过去,确定是开往三亚的方向,车票比来的时候便宜,车票60元。这辆车次是最后一班车,16:10分离开那大汽车站在这里候客的,现在快16:40了,好像就是在等我,我上车后,大巴飞快地奔向了三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