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溪大石湖(四)——五湖四瀑

(2011-10-22 15:15:22)
标签:

本溪大石湖

枫染秋色

枫叶之旅

赏秋心情

行行摄摄

杂谈

分类: 旅行旅摄

本溪大石湖(四)——五湖四瀑
   大石湖,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兰河峪乡东南山麓的鹰嘴山下,距县城区约50公里处,它是太子河水系的发源地之一。

 

本溪大石湖(四)——五湖四瀑
昨夜(10月5日)大雨,把满山的枫叶冲洗的格外清新艳丽,溪水跌宕飞流成瀑。


本溪大石湖(四)——五湖四瀑
蜿蜒的石窟湖谭望不到边际,错落有致的枫叶点缀着山野峭壁,使得大石湖更显得原始自然。


本溪大石湖(四)——五湖四瀑
崎岖的山路。

 

本溪大石湖(四)——五湖四瀑
在峭壁上眺望不远处跌宕的山泉水路源远流长。

本溪大石湖(四)——五湖四瀑
   沿着太子河的水脉跋涉的游人,乐此不彼地奔波在原始森林中,让山风做伴,溪水助兴,尽情愉悦大自然的山野风情。

本溪大石湖(四)——五湖四瀑    大石湖,以其五个次第相连的湖潭而得名,湖潭依次承接,瀑布飞溅掩映,故又称之为“五湖四瀑”。

 

本溪大石湖(四)——五湖四瀑
崎岖的山路阻挡不了游人兴致勃勃地攀登。


本溪大石湖(四)——五湖四瀑 静与动演绎着大自然美妙的视觉盛宴。


本溪大石湖(四)——五湖四瀑 天然湖水波连波,像一个调皮嬉戏的孩子有笑有闹也有歌。


本溪大石湖(四)——五湖四瀑
潭心的小憩,感受着不一样的清凉世界。

本溪大石湖(四)——五湖四瀑
清澈不见底的深潭。


本溪大石湖(四)——五湖四瀑
游人与红枫的相约孜孜不倦。

本溪大石湖(四)——五湖四瀑
静默的山野,树欲静而风不止。


本溪大石湖(四)——五湖四瀑
    阳光灿烂的日子,不仅仅艳阳了飘落的红叶,也亮堂了徜徉大自然快乐的心。


    我们扛着三脚架,端着相机,顺着山路一直向上向前跋涉着,跳过小溪追逐枫树,沿着溪水一路寻着水源,几个小时过去了,最终也没有走到尽头,听一位当地人说,走到山的那边要将近7个小时,望着渐渐斜倚的树影,我们返回了,但那清清的溪水依然向前流淌着,一直潺潺流向我们望不到的留在心里的太子河源头......

网上资料 :  

    一湖命名为“天池湖”,湖水面积约180平方米,水势湍急,飞流直下,飞珠溅玉,形成一幅天然的大瀑布,瀑落之处,湖深水暗,因其居五湖之上,恰如“长白一天池”。二湖,湖水面积约65平方米,水面积虽居五湖之末,但其水流汹涌,湖水暗绿,漩涡翻滚急骤,水深莫测,景象大奇绝,神话传说之多而居五湖之首位,故称之为“水晶宫”。三湖流势渐缓,湖水面积约150平方米,湖水澄清,落叶入水不浮且清晰可见河底枫叶,素有“见叶潭”之称,据传说此湖是龙的理想栖息地,故称为“龙潭”。四湖湖面约160平方米,此湖相比之下有奇特独到之处,湖东崖壁上有一天然石洞,洞可容人。洞内冬暖夏凉,别有情趣,伫立崖边,俯瞰湖水咆哮,恰似巨龙奔腾,极目望崖洞,仿佛洞内有神佛静坐祈祷祝福。此湖称之为“龙神湖”。五湖人称之为“聚仙湖”,水域面积约165平方米,水从岩缝中依势随波逐流而下,水势渐弱浅平,缓缓流动,仔细观望,凝思遐想,正所谓群仙聚会于此,共商良谋于今霄。因此封之为“聚仙湖“恰到好处。

 

    大石湖位于本溪县蓝河峪乡大石湖村南五里的深山峡谷之中,五湖四瀑,阶梯相连,谷中两侧悬崖,谷底似高低错落的石槽。一条山溪从香水岭奔腾直下,在峡谷的一个转弯处形成一湖,水出一湖,因河床被巨石截断,形成落差二米的一个瀑布,水落处,形成第二湖,水出二湖,又从二米多高的石槽豁口中跌落,流入第三湖,第三湖湖水色墨绿,深不可测,枯叶不浮,故称“沉叶潭”,颇多神奇的传说,三湖之下为四湖,也有一瀑相连。再下,水流从岩缝斜坡流下,注入五湖,水流渐平。大石湖两岸陡峭险峻,山高林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