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续走在陌生的无人区域,视觉的好奇,带着莫名其妙的感觉,穿行在闷热无空调的桑拿般的迷宫中。支起三脚架自拍,作为独行之旅的留念。紧闭的漆黑大门里,是正在工作中的摄影室。

渐渐地我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很随意的无任何目标地行走,时常会发现在某一个不起眼的墙体或空地上,就能看到一个充满创意的玄机奥妙的门市或摆设。

又是一个无人的仿佛虚拟的空间,吊挂了许多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剪纸样的图形,走过带动的风,使得“剪影”流动,其投影飘移变幻,好像游动的皮影戏。

一个灵动的艺术空间。

粗大的喇叭形的水泥柱支撑出一个弯曲的通道,精美的餐厅被镶进没有任何装饰的斑驳的粗糙的墙面里,凸显着反差强烈得有些张扬的美。
隔窗可见优雅的餐饮环境。


一帘幽梦。
用框架框的构图拍摄。

建筑的正中央顶部,有一个圆形的宽敞的大厅,全透明玻璃地面。

大幅的影楼的宣传照片就镶嵌在斑驳古旧的墙体,无需加框。

有点疲倦有点颓废有点追忆有点遐想。


情侣的笑声给寂寥的空间带来了片刻的欢愉。

只是觉得这里很好玩儿,可我怎么也没想到,这里原来是昔日号称“远东第一宰牲场,乍听起来令人悚然!少顷的惊诧之后,我唐突地环视着四周,想象着可怕的场景,想象着刚才走过的不知是什么通道和场景?可嗅不到半点血腥,这已是近80年前的历史了,于是痴笑着自己的胆量。

这座“工部局宰牲场”俗称24角楼,始建于1933年11月,建筑面积达29491平方米,其气势雄伟,规模庞大,其布局好似一座重建的古希腊神话中的米诺斯迷宫,与它同等规模的宰牲场全世界只有三座,另外两座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它出自英国建筑设计大师巴尔弗斯(Balfours)之手,由当时蜚声沪上的余洪记营造厂建造完成,材料也都是从英国进口的。整体建筑外方内圆、高低错落、无梁楼盖、廊道盘旋、布局宛若迷宫,空间却又次序分明,算得上是建筑艺术与生产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谢晋的《大李、老李和小李》和周星驰的《功夫》都作为片场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