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是午后(7月30日)四点了,高温的热浪丝毫未减,走出凉爽的上海美术馆空调温度,望着户外似火的骄阳,我们“打的士”来到上海的新天地。三年前我们曾来过这里,只不过拍过的照片已让电脑的病毒吞噬消失。今天算是故地重游,让风景回转在记忆的影像中。

新天地石库门弄堂,依旧是青砖步行道,清水砖墙,依然保留着上海的城市记忆。如今这里已成为游人感受石库门文化的窗口,成为休闲娱乐的场所。这里有许多拥有中外饮食文化的酒吧、咖啡馆和茶座,是很多浪漫的性情中人喜欢的地方。我的镜头贪恋地追摄着这样的光影和场景。《共度好时光》的旋律已从心底翻唱。

闲逛了一小会儿,那持续的高温令人难耐,感觉有些疲惫,还是小憩片刻吧,买了两杯冰激淋(68元),安静地享用而无人打扰。这里原本就是休闲场,只是作为旅游者的身份,不停地在奔波,很难享受镜中情人般的优雅休闲。

冰镇了体温,凉爽了心情,接着用镜头扫景观。避开热闹走进幽静的小巷,这里好像情人坊,到处可见漫步的情侣。

旅行的时候,很难找到如家的那种闲情逸致的感觉。即使停下来,只是为了解解乏。哈,“驴友”自有享乐观,辛苦着你的快乐,快乐着你的奔波!

在新天地里,百年石库门,一片新天地。外国人感到这里很很“中国”,中国人感觉很“国际”。八方来客各自都能找到自己的感觉。

不同的人走进新天地石库们弄堂,会有不同的感受,或感觉新奇,或怀恋旧事,或享乐时尚。

这里还是摄影旅游者的乐园,好看的建筑,好看的美女,是个摄乐好玩的地方。

新天地小景。

每天都有许多匆匆的过客,带走了新天地的风景,和难以忘怀的风情。

傍晚时分,橘色的灯光星星点点地亮起,在又一个霓虹闪烁的夜降临的时候,我们却要不舍地离开了。路过的永远是是风景,飘摇的是前方是不定的旅程。
上海石库门建筑始于19世纪下半叶,是近代上海最普遍的民居住宅,最初由欧洲设计师设计建造,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外墙为欧式联排屋,内部房脱胎于中国传统民居三合院。其最大特色在门上,花岗岩石料做门框,黑色厚实木料为门扉,成为海派文化代表作和上海的城市记忆。如今,这片石库门建筑群的外表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石库门,但是,每座建筑内部,则按照21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世界度身定做,成为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
如今的新天地已经成为了上海的新地标。
上海新天地坐落在上海市卢湾区太仓路181弄,位于市中心,淮海中路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