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金色花—— 泰戈尔》教案
(2009-05-30 13:57:52)
标签:
七年级语文母爱圣树泰戈尔印度杂谈 |
七年级语文上册《金色花—— 泰戈尔》教案
洛阳市伊川县鸦岭一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二.
同学们: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泰戈尔的诗歌来感受这伟大的母爱吧。
二.题解《金色花》
三.走近作者: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四 .了解散文诗:
四.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五.美文美读
(一) 初读知情 :
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明确: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二)美读指导:
(三)美读欣赏:
听课文配音朗读,听后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四)美读悟情:
①诗中“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因为
而且还不让妈妈知道,是因为
朗读感悟:因为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的,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做了好事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
请用“当妈妈
朗读感悟 :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
当母亲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当母亲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③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
朗读感悟: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④诵读这首散文诗你感受到怎样的感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