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分类: IT杂谈 |
这年头卖家都是大爷,虽然说国美苏宁没有一口一句“亲”的叫得肉麻吧,人走茶凉的待遇却是一样一样的。只要你把东西买了,钱交到了他手里,那么好,他一抹脸就从弥勒佛变成了韦陀,亲?我不认识你,亲。其实消费者也够宽容的,只有叔可忍婶不可忍的时候,才硬着头皮找这些大爷讨个说法。
目前无论是传统模式还是风声水起的B2C模式,都存在较为严重的诚信问题,金字招牌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被诸位巨头毫不犹豫的抛到末席。商人重利本无可厚非,对于连锁卖场或是电商巨头,面对消费者的质量质疑,同样抱冤——我只是销售者,售后问题请找厂家啊亲。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循环,正像很多专家说的,要想给这潭死水带来希望,只有走M2C这条路了。
电子商务模式不外三数种,简单来说,B2B是企业之间的,B2C是企业对个人,C2C是个人对个人,M2C是厂家对个人,后三者在目前中国的电子商务领域比较吃香,其中C2C最为常见,整天亲来亲去的淘宝卖家和顾客之间就是这种关系,而B2C则是供应商直接把商品卖给客户,比如你在麦当劳吃东西就可以看做是B2C,当然了,真正的B2C不会只卖几种套餐,他们的货品更为丰富。至于M2C模式,在国内似乎还是个新名词,在国外却早已不鲜见,其中M2C模式的成功典型即是大家所熟知的DELL电脑。此外2006年走出国门的电视机品牌Pangoo,在五六年前开始将M2C模式引入大家电行业,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一次极为大胆且富有想象力的尝试。
B2C模式或许是制造商和消费者的福音——网络营销比起现实的门店营销或者代理营销来说,很大程度的节约了成本。然而这真的是一次美好的双赢局面吗?随着B2C平台的不断扩张,伴随销售额同时上升的,还有巨大的沟通成本。当新蛋当当京东这些B2C巨头横贯百货、家电的情况下,服务质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制造商期待和B2C平台达成双赢,将营销托付给平台的确可以省心。然而如果这样的双赢局面是建立在牺牲消费者售后环节利益的基础上,在消费者消费习惯日益分众的今天,是很危险的。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制造商独立控制营销平台、直面消费者的M2C模式的诞生,完全顺理成章。
当口碑、诚信。道德,都无法阻止某些无良商家对利益的疯狂追逐时,能够约束人的,只有规则。M2C模式的出现,让完全公正透明的市场规则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童话。正如那句话“婚姻是两人之间的事。”同样,M2C的销售过程,也仅仅是消费者和厂商两人之间的事,厂商1V1直面消费者的怀疑、挑剔、抱怨……在平等的环境中实现毫无障碍的沟通,一切推诿、搪塞、不负责任都变成过去式。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M2C模式让塑造品牌不再变成空话,它让不再偷懒的制造商直面消费者,真切感受消费需求,他不再只是一个制造者,而是回到了手艺人,品牌打造者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