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广告里那个小小的片段:孩子的妈妈给孩子洗完脚,然后给孩子的奶奶洗脚,孩子在门边注视着这一切。然后蹒跚着脚步给自己的妈妈也端来了一盆洗脚水,还要给妈妈讲小鸭子的故事……常常感动于这样的场景。这就叫潜移默化吗?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更多的时候远远比“言传”更重要。所以家有成长小宝,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也想把自己的孩子培育得极富爱心,极为孝顺,传承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礼节。
一直觉得自己算是极为孝顺的孩子,听话(就算有些是自己所不乐意的)、知暖知热……可是,自己却不是个好脾气的女儿和妻子。对璐路,我尽可能的做到耐心温柔,心里希望,闺女长大如妈妈一样孝顺、待人友善……更希望,有好的性格,至少不象我一样倔。可是,希望归希望,没想过那么小就灌输孩子,只想孩子再大一点,可以讲道理的时候告诉她,影响她。
可是,孩子的成长确实超乎我们的想象,宝贝的感知和模仿力也远远出乎我们的预料,所以常常有许多意想不到:
璐姥爷劳动回家,洗漱后穿着毛背心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休息。丫头正在吃饭,看姥爷坐下,“噔噔噔……”就往姥爷房间跑,我以为璐又调皮,端着丫头的碗边追边唤:
“璐乖,吃饭呢,跑那呢?不去了不去了……”
跟着丫头的屁股后边进了房间门,看到丫头直奔姥爷的椅子去,一把捧过姥爷的外衣就往客厅走。
喔!原来给姥爷拿衣服呢!!!
震惊!!!
谁教的???
没有!
自发的???
是!!!很肯定。
天啊,这闺女,咋这么会表现尼!!!
衣服大,小家伙拿得吃力,一只衣袖拖在地上。为了不打击俺闺女的积极性,我在后边悄悄的给抬着呢(人家还不乐意你帮忙呢)。
捧到姥爷身边,璐璐响亮的说一声:“nei(捏)—”(方言:给、那着的意思)尾音拖得老长。姥爷高兴的接过,穿上。
璐妈我在边上早美滋滋地乐开了花。
呵呵,这难道就是潜移默化吗?
http://s.sinaimg.cn/middle/4c2aa97d440a973d20198&00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