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勿以善小而不为

(2012-02-19 00:48:12)
标签:

杂谈

勿以善小而不为

民国六年(1917年)寒冬,一个人力车夫的车把挂倒了一个老妇,乘客以为她是故意“碰瓷”的,证据是老妇大冬天穿着开襟棉袄,要车夫不要理会。谁知车夫不仅停车扶人,还报警自裁。让乘客惭愧不已。

这个故事,是鲁迅以第一人称“我”记述的;这个作品的题目,凡是中国人都知道,叫《一件小事》。鲁迅把它收在小说集里,它一直是基础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因此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熟知。

在黄包车早进了历史博物馆和满街看不到破衣褴衫的今日中国都市,翻出90多年前的一件小事,并非无事生事。君不见故意碰瓷、找茬设局、骗人钱财的丑闻时见披露,路有危难,见伤不扶、有难不帮的陋行更是屡见不鲜。天津许云鹤和南京彭宇这两位“车夫”,在不能确定当事人是肇事者的前提下,他们出手相救“老妇”惹了一身麻烦。小悦悦先后被两辆车碾过,十八“看客”无人施救。

如“我”般冷漠的路人、如车夫般挺身施救者的进退两难。已是摆在当下中国人面前的道德难题。

如此严重的道德滑坡、良知退隐、善心泯灭,也许可以归之为文革时代摧毁传统价值的恶果使然,也许有市场经济时代一切以利益原则行事的社会风尚的影响,也许还与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者的机制不够健全有关。但我以为,它在根本上是一个公民素养问题。比如,国骂、汉骂司空见惯、不绝于耳,当然可以找出很多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文明素质不高的体现。

中华民族素有“扬善”的美德。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准则和深刻的人生智慧。生命的每一天都不会是轰轰烈烈的,它由一件件小事构成。一个心性健全的人,是既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又时刻在心中装着他人的人。面对一件件小事,他应有是非曲直,有道德评判,有善恶取舍。

当面对他人危困,不敢或不愿施以援手,法律奈之无何,但道德的拷问却不会停歇。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时候,“冷漠路人”多了起来,它反映了我们公民教育的缺失。是做一个冷漠的“看客”,还是做热心的“车夫”?每一个公民都该以如何面对每天的“一件小事”来自省。行善事尽善举,用每一个微小的善行,给他人以关爱和温暖,给自己的人生增添高尚感和幸福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健康快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