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如何运用迁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2007-03-07 21:12:29)
分类: 作业
 

论如何运用迁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从其效果来看,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间的干扰作用。按迁移顺序来分,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关于这两种概念可以这样来理解:假定学习A在前,学习B在后,学习A对学习B的影响即为顺向迁移,反之学习B对学习A的影响为逆向迁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迁移形成的条件,减少负迁移对学生记忆的干扰作用,提高正迁移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利用迁移进行教学。]

一、找到材料间的共同因素。根据桑代克的有关理论,两种学习之间要产生迁移,关键在于发现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比如教学过去进行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现在进行时进行教学。通过一些例子,引导学生找到其相似性。利用这样的例子进行教学:

I am watching now.

I was watching TV at 8:00 last night.

在这两个句子中,只有一个动词是不同的,而这个动词正是这两个词的区别所在,而且这两种时态的区别也不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帮助学生掌握这新的时态,同时利用已学习过的现在进行时的有关知识对比记忆过去进行时的知识。这是运用了顺向正迁移。

二、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对材料的理解程度是影响迁移产生的重要因素。当学生对某一种知识理解透彻时,原有的知识不容易对其产生顺向负迁移,后来所学的知识也不会对其产生逆向负迁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教师语言的表述是否清楚明了,逻辑思路是否清晰,学生的理解掌握是否到位。

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在教学实际中,我们要强调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学习。这些原理、概念抽象程度高,适用范围广泛,迁移效果明显,学习掌握之后可以用来解决大量的类似或同类课题。比如在英语时态教学中,我们在初一时就给了学生学习时态的基本思路。

学习一种时态要从五个方面入手:结构,用法,时间状语,助动词,基本句式等。这五个方面其实就是时态学习中的原理,掌握了这一个思路,学生学习任何时态都知识从何入手,并且能够掌握时态的关键知识。

四、定势。定势也称心向。它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活动对象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于知识的影响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在定势作用于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致时,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促进作用,反之会产生干扰作用。因此,在教学实际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的定势,克服消极的定势,从而提高知识的迁移效果。学生在小学时将现在进行时学得非常好,对is, am, are的用法也掌握得非常灵活。当他们在初中学习时,只是写句子都be动词。出现如: I am go to school by bike. She is went to Beijing last week.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抛开这种心理定势,将进行时与其它时态区别开来。

五、认知结构的清晰性与稳定性。认知结构是由人们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它的清晰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新知识学习的效果。其实就是要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纳入旧知识的框架中。当他能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掌握起来比较容易,记忆也能够保持长久。

迁移在学习中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利用学习中的正迁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也要减少负迁移对学习的干扰,使迁移成为我们教学的好帮手。

2006-8-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