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帮孩子改作文也能成为教育

(2012-03-21 19:44:07)
标签:

转载

 [转载]帮孩子改作文也能成为教育
案例回放

上个星期天晚上,儿子写完作文让我看。我一看,写的是上周六晚上的事。那天晚上,儿子去他同学家玩,妻子去接儿子,回来时很生气,儿子也不高兴。当时,我问儿子怎么了,儿子不说;问妻子,妻子也不说。看了儿子的作文,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我问儿子是不是真是他用小石头把李晓迪砸哭的,儿子先是说不是,后又说不知道,因为当时场面比较乱。我就告诉他:是自己把同学砸哭的,就应当有勇气面对;不是自己把同学砸哭的,就不要胡乱承认。如果不能确认,在作文中就不要说“我用石头把李晓迪砸哭了”,应该说“我好像用石头把李晓迪砸哭了”——作文如做人,要诚实,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

儿子听我这么一说,有点着急,说不要加“好像”。

我就问他事情发生了是不是也很苦恼啊,他说是。我就告诉他:那你就应当把你内心的歉意表达出来,对李晓迪说对不起。儿子点头。

我接着指着作文最后一段问他:你说这件事是你做得不对,不该拿石头砸着玩,你知道为什么吧?儿子有些迷茫,我就告诉他: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这是让人高兴的事,但是要注意安全,用小石头砸着玩,就很不安全,同学的头要是砸破了,或者……那就给你的同学造成更大的痛苦!如果你能想到这一点,我想你肯定不会拿小石头砸同学,是不是?

儿子又点头。

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知错能改就好,你应当做个知错能改、有礼貌、懂事的孩子。

[转载]帮孩子改作文也能成为教育

作文原稿:

改正错误

昨天,我、汪裕佳、许巍宝、赵衍举去李子轩家玩,在李子轩家下面的园里玩的时候,我们和李晓迪他们闹着玩。最后,我用石头把李晓迪砸哭了。

事情是这样的:一开始,我们捣乱,她们只追我们。最后还用石头砸着玩。我抓起一把小石头,一下子打到了李晓迪的头。她就哭着回家了。我们也慌忙打道回府。

这家事是我做得不对。我不应该拿石头砸着玩。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我应该改正错误。

 

修改后的作文:

改正错误

昨天,我、汪裕佳、许巍宝、赵衍举去李子轩家玩。

在李子轩家楼下面的园子里玩的时候,我们遇上了同学李晓迪她们几个,我们就在一起闹着玩。可让人苦恼的是,最后,我用石头把李晓迪砸哭了。

事情是这样的:一开始,我们捣乱,她们就追我们,最后我们还用石头砸着玩,我抓起一把小石头,一下子打到了李晓迪的头上,她就哭着回家了,我们也慌忙打道回府。

这家事是我做得不对,很对不起李晓迪,我不应该拿小石头砸着玩,这是很不安全的。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我决心该改正错误,做个知错能改、有礼貌、懂事的孩子。

[转载]帮孩子改作文也能成为教育

反思总结:

孩子做错了,我们当家长的怎么办?是放任,是批评,是呵斥,还是打骂?

我觉得都不可取,放任的错误自不用说,而一味的指责,往往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我觉得,还是应该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选择一个可接受的方式,以平等的意识和孩子耐心地交流,仔细地沟通。通过这样的交流和沟通,不但能了解事情的原委,还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并且能把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我不太赞成直来直去的教育,尤其是对未成年人,有些道理和人生经验是很难直接传递给孩子的。为什么好多孩子反映家长一见到自己就唠叨?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家长把喋喋不休地说教当成了关爱,当成了教育。再有,一部分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如同一个“暴君”,说一不二,不容孩子张嘴解释,申辩,直接导致了孩子对家长失去信任感,甚至是抵触情绪。出现一些极端的事情,比如孩子选择离家出走,其根本原因往往是他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习惯于居高临下,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不懂得与孩子作平等交流,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

因此,当家长的教育孩子,务必多动动脑子,讲究点方式方法,尤其是孩子犯错给自己惹麻烦时,更要冷静,想办法,不妨曲径通幽,寓教于其它事:要追求实际效果!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