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洪清博客
洪清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014
  • 关注人气:1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沙盘游戏中的生与灭

(2011-12-31 13:10:02)
标签:

转载

分类: 沙盘游戏
原文地址:沙盘游戏中的生与灭作者:如一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便开始要求个案自己收拾他摆的沙盘。曾经反思过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只是有一个朦胧并不清晰的感觉。今天的沙盘过后,特别的有了一些体验与冲动,要说一说这背后的东西了。

    首先是就沙游过程本身的。在收拾沙盘之前,当然要拍照留影。这也是使个案从他自己的沙盘中走出来,以第三视角观看沙画的过程。而他自己收拾沙盘的过程,也会带来一些别样的感受与体验。这也会使个案从沙游世界中走出来。能入能出,也算是一个完整的沙游过程吧。

    如果再引申发挥下去,古人说:世事如棋局。人生与我们的心性,其实也如同这沙盘沙画一样。沙画摆的再漂亮再好看,再深刻触动自己,该结束了总是要结束。收拾过后,平整如初,一如鸿爪踏雪泥,了无痕记踪影。无论怎样波澜壮阔,或者是惨不忍睹的人生与生活,也终究总会过去,成为过去时。就象我今天的个案,看着手中的沙子不断的从手指缝间滑落,就象那些过去的痛苦从眼下溜走。于是,她反复的叨咕着:还好,过去的都过去了......

    我们的心性与心理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心猿意马,念念相续,生了又灭,灭了又生,何曾停止过?需要注意的是区分心理的功能与内容的不同。其中,有我们心性的本来功能,随时观照,随时起用,随时休息。用时即有,用了即无。时光留不住,世事迁流不止,我们的心理能够反映一切,觉察一切。其中,也有心性功能显现的心理内容。这内容,使心理能留住过去,回到过去,沉溺于过去,停滞不前;当然也能眺望未来,沉浸于幻觉与幻想的世界而不能自拔。

    一般的心理习性,更容易牢牢的抓住些什么而不放手。一旦心理有所固着执着,便为形所役,为欲所牵,便不得自由安适,便失却了随缘而遇、随遇而安的自然天真。

    庄子讲:“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六祖坛经》讲,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即“于诸境上心不染”;无相即“于相而离相”,以把握诸法的体性;无住即“于诸法上念念不住”,无所系缚。所以,只要不停留于心理的内容上,随时观照,随缘生灭,便止于我们心理的本有功能上面。只是心里的各种观念、好恶情结会触景生情的被唤起,在不知不觉中控制了我们,抓住了对象,使心为相所念所住,便不得天然了。

    让沙游者自己收拾——亦是破坏、毁灭自己用心营造的沙世界,或许是我朦胧的期望呢!期望个案从沙画与沙游世界的生与灭中,感受人生,体悟心性,甚至是自然万物的生化返归奥秘。无论怎样的美丽或痛楚,沙子不会留下痕迹,所以才如如不动;岁月不会留下痕迹,所以才迁流不止;心理不为这些有形与无形的内容纠结羁绊,才会超越自我,穿越阴影,自由自在,生生不已。渐渐安住心理的真实本来面目,渐至证悟惠能所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的无念、无相、无住的自性本来境地。

    小小沙盘,奥妙无穷。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斯言至矣!

[转载]沙盘游戏中的生与灭

                              如一  做于绵阳北川中学  2009.4.21  版权所有

----------------------------------------------------------------
转发请注明作者: 如一  谢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