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托管不久,马老师出去给孩子们拿包子了,昕昕过来找我给他读课文的作业签字:“你读完完五遍了吗?”昕昕回答我读完了。一会儿马老师回来给孩子们发包子时问昕昕课文读完了吗?孩子说:“是呀,洪老师给我签字了。”马老师非常负责任的说:“10分钟就能读完这么长的课文吗?”昕昕不好意思的低头吃着包子。我看着孩子们边吃边说:“孩子们呀,你们手里的包子是有价的,老师对你们的信任是无价的呀!失去了别人对你的信任,你还能拿钱去买回来吗?!信任失去的不是一次,是一辈子呀!我们不能只看重有价、有形的,往往忽略了那些无形、却最有价值的!”昕昕看着我好一会儿,放下包子拿着书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您给我掐表,我去读课文。”我说:“孩子,你安心的把包子吃完,再读课文哈!”一会儿昕昕喊我给他掐表,32分钟后昕昕读完了,我走过去看到他的记事本上工工整整的写着一个“正”字。
不怕孩子出现错误,怕是错过引导孩子的好机会。如果我上去就指责他撒谎,并责令他重读的话,孩子一定会按照我的要求去做的,相信他会很快地读完的。我想一定用不上32分钟,因为我曾经听过昕昕像炒豆一样的读过课文。我相信今晚他是用心一遍一遍地去读课文!要知道,即使是想让孩子听话,独断的指令往往是教育者懒惰的表现。独断的、懒惰的教育者,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向孩子解释这些价值和规范背后的道理。只是简单地让孩子接受,即所谓的“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自以为孩子长大后就会理解,请不要忘记帮助孩子理解自己所信奉的价值和规范是做教育者的基本要求。当你逃避这种责任时,孩子就可能反叛。长大一点儿后,有重要的事情就不会找你商量,甚至隐瞒、惹出许多让你头痛的事情来。最后你省下来的时间,要加倍偿还。结果,让孩子听话的教育,常常造就很不听话的孩子。
当我重新给欣欣签字的时候,昕昕很认真的问我:“洪老师,您还信任我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