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了两天的时间,与“杜拉拉”牵手接近了尾声......
在阅读中享受着对以往工作的回顾,调动着昔日里工作场面的点点滴滴......借此机会感谢指导我的领导和老师,与我共事过的同事伙伴们!祝伙伴们拥有自我,一切安好!
非常佩服作者的职场功底!对自我工作的不断地学习、反思、总结、实践的超能力,以及坦诚的传播与我们中间!
首先作者的自序中关于:怎么样的书才算一本好书?就很是吸引我,打动我。
一引:以我个人来说,我经历过书本年代、电视年代和网络年代。书本年代,我贪婪的阅读到手的每一本有点意思的书;电视年代,每周六晚上8点到11点,我雷打不动的收看各种故事片;而到了充斥信息的网络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信息了,人们受到的是信息甄别与筛选的困扰。书应该提供怎样的帮助呢?我以为,好书应该做到集中的提供逻辑的、生动的、有效的信息。所谓逻辑、生动而有效,光是经验分享还不够,这些经验是要容易理解和记忆的,实用的,并且是有意思的,还要周到而通用,能上升到常识甚至原则的境界,以便于人们达观的遵从及现实的获益。我希望拉拉的故事,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二引:拉拉的BLOG里就有了下面这段博文:干了活还受气该怎么办?
1.我把每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安排都做成清晰简明的表格,发送给我的老板,告诉他如果有反对意见,在某某日期前让我知道,不然我就照计划走——这个过程主要就是让他对工作量有个概念。其中提出日期限定,是要逼他去看工作表(老板们很忙,你的mail他常常会视而不见,甚至有可能根本不看);用简明的表格来表述,是为了便于老板阅读,使他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就能快速看清楚报告的内容。
2.我刚开始接管这个部门的时候,本着尽量不给老板找麻烦的原则,我会尽量不把难题交给他,很多困难都自己想办法协调解决。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老板轻视我,他根本不了解工作的难度。
后来我就改变了这个策略,遇到问题我还是自己想法解决,但是每当这个时候,我会先带着我的解决方案去找老板开会。
每次开会,我会尽量挑一个他比较清醒而不烦躁的时候,单独地只讨论某一方面的一个大的困难。
我让他了解困难的背景。等他听了头痛的时候,我再告诉他,我有两个方案,分析优劣给他听,他就很容易在两个中挑一个出来了。
这样,他对我工作中的困难的难度和出现的频率、我的专业,以及我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技巧,就有了比较好的认识。
3.每次大一点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会主动地在重要阶段给老板一些信息,就算过程再顺利,我也会让他知道进程如何,把这当中的大事brief(摘要)给他。最后出结果的时候,我会及时地通知他,免得他不放心,我从来不需要他来问我结果。
这样,他觉得把事情交给我,可以很放心,执行力绝对没有问题。
4.在需要和别的部门的总监们,或者和president(总裁)和VP(副总裁)一起工作的时候,我特别注意清晰简洁而主动的沟通,尽量考虑周到。写mail或者说话,都非常小心,不出现有歧意的内容,基本上不出现总监们抱怨我的情况,这样一来,我的老板就觉得我很牢靠,不会给他找麻烦。
三引:杜拉拉有一个关于SMART原则的详细解说:
我刚来这家公司的时候,发现配给我的行政主管很年轻,心里不太情愿要这么个没有多少经验的主管。处了两周,感到她的潜力还是不错的,是个当官的好苗子,但实际工作经验太少。
在设定本年度工作目标的时候,我发现她的计划里几乎找不到可以量化的东西,这样势必导致到年终,工作到底算做得好还是不好就说不清楚了,而且她自己在日常工作对下属的要求也会不明确。于是我给她做了一次SMART原则的辅导。
——先解释一下SMART原则:该原则是在工作目标设定中,被普遍运用的法则。
S就是specific:意思是设定绩效考核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具体——也就是目标不可以是抽象模糊的。
M就是measurable:就是目标要可衡量,要量化。
A是attainable:即设定的目标要高,有挑战性,但是,一定要是可达成的。
R是relevant:设定的目标要和岗位的工作职责相关联。
T是time-bounding:对设定的目标,要规定什么时间内达成。
——举例说明一下。
1、关于“量化”
有的工作岗位,其任务很好量化,典型的就是销售人员的销售指标,做到了就是做到了,没有做到就是没有做到。而有的岗位,做任务会不太好量化,比如R&D(研发部门),但是,还是要尽量量化,可以有很多量化的方式。
行政主管和我说行政的工作很多都是很琐碎的,很难量化。比如对前台的要求:要接听好电话——这可怎么量化、怎么具体呢?
我告诉她:什么叫接好电话?比如接听速度是有要求的,通常理解为“三声起解”。就是一个电话打进来,响到第三下的时候,你就要接起来。不可以让它再响下去,以免打电话的人等得太久。
我又对她指出:你对前台的一条考核指标是“礼貌专业的接待来访”,做到怎么样才算礼貌专业呢?有些员工反映,前台接待不够礼貌,有时候来访者在前台站了好几分钟也没有人招呼——但是我们的前台又觉得她尽力了,这个怎么考核呢?
行政主管解释说:前台有时候非常忙,她可能正在接一个三言两语打发布了的电话,送快件的又来让她签收,这时候旁边站着的来访者可能就会出现等了几分钟还未被搭理的现象。
我告诉她:前台应该先抽空请来访者在旁边的沙发坐下稍等,然后继续处理手中的电话,而不是做完手上的事才处理下一件。这才叫专业。
又不如什么叫礼貌?你应该规定使用规范的接听用语,不可以在前台用“喂”来接听,早上要报:早上好,某某公司;下午要报下午好,某某公司;说话速度要不快不慢。
所以,没有量化,是很难衡量前台到底怎么样算接听好电话了,到底礼貌接待来访了没有。
2、关于“具体”
我告诉她,比如她的电话系统维护商告诉她,保证优质服务。什么是优质服务?很模糊。要具体点,比如保证对紧急情况,正常工作时间内4小时响应。那么什么算紧急情况,又要具体定义:比如四分之一的内线分机瘫痪等。
如果不规定清楚这些,到时候大家就会吵架了。
3、关于“可达成”
你让一个没有什么英文程度的初中毕业生,在一年内达到英语四级水平,这个就不太现实了,这样的目标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你让他在一年内把新概念第一册拿下,就有达成的可能性,他努力地跳起来后能够的果子,才是愿意所在。
4、关于“相关性”
毕竟是工作目标的设定,要和岗位职责相关联,不要跑题。比如一个前台,你让她学点英语以便接电话的时候用得上,就很好,你让她去学习六西格玛,就比较跑题了。
5、关于时间限制
比如你和你的下属都同意,他应该让自己的英语达到四级。你平时问他:有没有在学呀?他说一直在学。然后到年底,发现他还在二级三级上徘徊,就没有意思了,一定要规定好,比如他必须在今年的第三季度通过四级考试。要给目标设定一个大家都同意的合理的完成期限。
基本上,做到这5点,人们就能知道怎么样算做得好,怎么样是没有做好,怎么样算超越目标,从而考核者和被考核者能有认同的清晰的考核标准,可以避免很多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和争执。
四引:早日实现退休理想――你需要眼光和资格
李都回到北京不过两天,还真收到“蓝裤子”的邮件,里面有个WORD附件。
李都打开一看,题目是:早日实现退休理想――你需要眼光和资格
正文如下:
机上遇一男人,操北京口音,三十二三,婚否不详,容貌体面。
优势:技术好,聪明,没坏心,乐观。
劣势:有点懒,自傲,责任心与意志力指数一般。其所谓“恰当的活法”,即早日退休。自称懒得跳槽,却每遇猎头怂恿,对好职位的标准心生疑惑。要早点退休,没有办法,除非早日获得财务自由。说来说去,还是个钱字。获得钱的路子很多,要合法地多赚点钱,谋个好职位、打份好工是条路子。
怎么才能谋个好职位呢?首先,得搞明白什么样的职位算是个好职位;然后,你得让自己有足够的资格去谋取那个职位。
一、关于什么样的职位算好职位。
1.你得找一家好公司。
什么是好公司?
1)产品附加值高,生意好,并且从其业务线看,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前景;2)有专业的/聪明能干的/经验丰富的/并且为人现实的管理层,在把控着公司;3)有严格的财务制度;4)崇尚客户导向/市场导向/结果导向/执行力的公司;5)有专业严谨全面的流程和制度,并且其执行有利于推动业务的良性发展;――总结起来,就是一家具备持续赢利能力的牛B的公司2.你得找一个好的方向。什么是好的方向?永远不要远离核心业务线。你得看明白,在企业中,哪个环节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环节。有时候是销售环节,有时候是市场策划环节,有时候是研发环节,有时候是生产环节,视乎你所在的行业而不同。
最重要的环节,总是最贵的,最牛的,最得到重视的,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部门。它拥有最多的资源和最大的权威――你应该依附在这样的核心业务线上发展,至少能避免被边缘化,而成为关键人才的可能性则更大了。
3.你得跟一个好老板。
好老板的标准很多,比如他愿意教你,对你很和蔼,不限制你,给你加工资大方等等。
但是,要想有个好前程,关键的是,你要设法跟上一个在公司处于强势地位的老板。他强,你才能跟着上。跟了一个弱势的老板,你的前程就很容易被跟着给耽搁了。
二、关于具备谋取好职位的资格要具备怎么样的资格呢?一般情况下,你得是用人部门眼里的优秀者。
怎么样才算优秀呢?1.对上级1)你要知道与他建立一致性,他觉得重要的事情,你就觉得重要,他认为紧急的事情你也认为紧急,你得和他劲往一处使――通常情况下,你的表现和能力好还是不好,主要是你的直接主管说了算的;2)你得具备从上级那里获得支持和资源的能力――别你干得半死,你的老板还对你爱搭不理的,那你就不具备本条的能力。
2.对下级1)要能明确有效地设置正确的工作目标,使其符合SMART原则;2)要能有效地管理团队内部冲突;3)要能公平合理地控制分配团队资源;4)要有愿望和能力发展指导下属,并恰当授权;5)恰当的赞扬鼓励认可团队成员;6)尊重不同想法,分享知识经验和信息,建立信任的氛围。
3.对内、外部客户1)愿意提供协助和增值服务(不然要你干嘛);2)善意聆听并了解需求(搞明白人家需要的到底是啥);3)可靠的提供产品和服务,及时跟进(千万注意及时);4)了解组织架构并具影响力。及早地建立并维护关键的关系,使这样的关系有利于你达成业绩(专业而明智的选择)。
比如你想取得一个内部职位,你得搞明白了,谁是关键的做决定的人物,别傻乎乎不小心给这个人留下坏印象。
比如你要去客人那里拿订单,你找了一个关键的人物A,可是你也别忽略做购买决定环节上的另一个人物B,没准B和A是死敌,本来B会同意给你下订单的,就因为A同意给你单子,B就是不同意给你单子。
4.对本岗任务1)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职责――别搞不清楚自己是谁,什么是自己的活,知道什么该报告,什么要自己独立做决定;2)结果导向――设立高目标,信守承诺,承担责任,注重质量、速度和期限,争取主动,无需督促;3)清晰地制定业务计划并有效实施;4)学习能力――愿意学,坚持学,及时了解行业趋势/竞争状况和技术更新,并学以致用。5)承受压力的能力――严峻的工作条件下,能坚忍不拔,想办法获取资源、支持和信息,努力以实现甚至超越目标;6)适应的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风格来适应不同个人及团队的需要(工作重心会变化,老板会换人,客人也会变,别和他们说“我过去如何如何”,多去了解对方的风格)
早日实现退休理想――你需要眼光和资格。共勉2007。
记录下这些,主要是为了将它于我现有的工作相结合,迅速地运用实践,吸收!
加载中,请稍候......